第390章 以后的合作,一定会非常愉快

  跟司徒贺府上一样,萧瑜夫妇也是急匆匆地出来迎驾。
  萧瑜的夫人,是荥阳郑氏。
  兰陵萧氏和荥阳郑氏,都是六大门阀中的一员,联姻起来,自然是门当户对。
  当然,也不是说,六大门阀就必须内部联姻,一等门阀也必须内部联姻什么的。
  六大门阀跟一等门阀联姻也很正常,一等门阀跟二等门阀联姻的也有,二等门阀和三等门阀通婚的则更多一些。
  但是呢,六大门阀几乎不会与二等门阀联姻,更别说三等门阀了。
  除非是特殊情况,如其中两人的交往极深,或者低门阀的对高门阀的有过什么恩情,等等。
  秦王杨铭的王妃也是荥阳郑氏出身,二女之间是三服的关系,尚不算远。
  大楚国的规矩,同父为一服,同祖父为二服,同曾祖父为三服,同高祖父为四服,同太祖父为五服,同太高祖父……
  嗯,作者突然想起来,五服之后,基本上就不再有亲缘关系了,已经称不上亲戚了。
  当然的话,若是硬凑,也能攀亲带故。
  书房内。
  萧瑜、杨枫和萧呈、萧祥,一起聊天。
  在萧瑜跟前,萧呈和萧祥就彻底规规矩矩,神色严肃,不敢有半分的放肆。
  子畏父,在大楚国是太常见的情况了。
  叛逆期?
  对大楚国的男儿来讲,是不存在的。
  你敢叛逆?
  好啊,棍棒伺候,打得你三天下不了床。
  然后呢,对名声还不好,如,某某家出个逆子,某某家出个不孝子。
  所以,古代的男人是很痛苦的,尤其是世家门阀,会几十年如一日地生活在父亲的严厉阴影之下。
  哪怕是司徒贺、萧瑜这样的,儿子那么大的,女儿都成婚了,在司徒南和萧广元跟前也必须是唯唯诺诺的,不敢有丝毫犯错。
  当然了,等儿媳妇熬成了老婆婆,当司徒贺和萧瑜把司徒南和萧广元熬到地府的那一天,阴影也就随之消失,转正成老大了。
  萧瑜放下茶碗,笑着说道:“那日,殿下舌战群臣,让太子颜面扫地,让崔景浩无言以对,让崔广瑞等人尽皆授受首,老臣对殿下真是钦佩啊。”
  萧瑜也是御史,却是比普通的御史要高,是殿中侍御史。
  在大楚国,殿中侍御史只有六个名额,可以随时进宫弹劾人。
  而普通的御史,只是上奏折弹劾人。
  除非遇到什么重大之事,这些普通的御史才能请旨入宫,当面弹劾,例如杨枫大闹云州,杀伤云州官员。
  当日,萧瑜也在楚风殿,只不过他没有开口。
  那种情况下,萧瑜对云州的情况不太了解,是不能轻易帮杨枫开脱的。
  杨枫笑着说道:“多谢岳父大人谬赞,皇祖父早已下旨,故而本王心有底气,自然无所惧。”
  “果然,此事乃是赵永水作怪。”
  萧瑜明白,杨枫没说实话。
  赵永水有多大的胆子,敢私藏圣旨不宣?
  再说了,就算赵永水真这样做了,在杨枫第一次大闹云州之后,赵永水还能不赶紧向杨显请罪,赶紧将圣旨颁布了,非要等着杨枫再闹一次?
  这不是摆明了是故意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惹得龙颜震怒,赵永水会有那么傻?
  萧瑜立即就误会了,认为这事是杨枫与杨显的私下约定,不能向任何人透露真相。
  萧瑜笑道:“不管怎么说,东宫吃了这个大亏,必然看出陛下对殿下之圣宠,当朝无二。”
  “再加上,雒王复出,虽然对东宫之位不再有影响,但其势力仍不可小觑。”
  “殿下素来与雒王亲善,东宫对此必然忌惮,想必接下来一段时间,应该会消停一二。”
  “如此一来,殿下便可以全力经营燕州,解决北境争端,积攒实力,以应万变。”
  杨枫不得不暗暗点头,不管是司徒贺,还是萧瑜,这两个老丈人果然都是老奸巨猾,眼光犀利之人。
  杨枫笑道:“岳父大人所言甚是,雒王复出,可为本王牵制东宫一二,于本王而言,还是大有好处的。”
  萧瑜点了点头:“殿下,既然雒王已证清白,殿下可与之多多往来。”
  “雒王昔日曾为东宫之主,麾下亦有不少人才辅佐,其中更有惊世之才。”
  “如今,雒王既然与东宫之位无缘,其麾下人才自然可为殿下所用。”
  “毕竟,雒王于太子之恩怨,已无化解之可能,雒王一门日后必将会庇护于殿下,自然会全力支持殿下。”
  杨枫不得不承认,萧瑜的眼光确实还是很长远的,而且很敏锐。
  司徒贺没有提及这一点,未必是他想不到,或许是司徒贺想先表忠心。
  不然,杨枫还无法确定司徒贺的忠心,怎么可能会接受司徒贺的献策呢。
  杨枫点了点头:“多谢岳父大人提醒,本王离开雒阳之前,会去雒王宫拜访的。”
  雒王宫?
  其实就是以前的甘水宫。
  正常情况下,但凡是王爷,都是王府。
  但杨显特别恩准,改甘水宫为雒王宫,让杨铮一家仍可以在那里居住,也算是杨显对杨铮的一点弥补,也是故意抬高一些杨铮的地位。
  毕竟,曾为太子,虽然日后不可能再为太子,至少还是比别的王爷要高出半格的。
  萧瑜笑着说道:“原来殿下早有定计,倒是老臣多虑了。”
  杨枫笑道:“岳父大人言重了,其实是伯父主动邀请本王的。”
  “其意,正如岳父大人所料,伯父只能庇护于我燕州之下。”
  萧瑜又说道:“既然雒王邀请,殿下正可方便行事。”
  “雒王有三子,长子杨李与次子杨桦皆为一郡之郡王,唯有三子杨桐尚且白身。”
  “老臣素闻,这杨桐有神力,武艺高强,殿下何不将其讨去,在燕州为将,如此则雒王与殿下必将一体也。”
  杨枫大笑道:“岳父大人之言甚善,本王受教了。”
  萧瑜明白,以杨枫的智慧和眼光,肯定也已经想到这一点了。
  不过呢,萧瑜提出这一点,也算是在杨枫跟前显露了智慧。
  而杨枫呢,情商极高,没说自己已经想到了,而是给足了萧瑜面子。
  这一番谈话,老丈人对女婿很满意,女婿对老丈人也非常认可。
  以后的合作,一定会非常愉快。
  至少,杨枫的容人之心,杨枫的胸怀,绝不是杨钦可比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