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西厢记》新书发布会?

  燕州。

  蓟城。

  百姓们在争先恐后地奔走相告,竞相在传播着一件事情。

  三天后,在才子擂上,燕王杨枫要举办一场《西厢记》新书发布会。

  《西厢记》新书发布会?

  不错。

  杨枫的《西厢记》在他从雒阳回来之后不久,就已经彻底定稿了。

  定稿之后,自然就投入到了印刷之中。

  跟《燕州风云录》不同,《西厢记》采用了彩印技术,成本制作高出了一个档次。

  彩印技术,是杨枫的匠人刚刚突破的一个新技术,可以说是开创了这个世界印刷史的新纪元。

  当然,新突破的彩印技术,色泽方面还是比较简单的,跟后世的彩印技术相比,绝对是小巫见大巫了。

  可对于这个时代,绝对有着划时代的影响,绝对能让所有人都爱不释手啊。

  伴随着彩印技术的新突破,造纸技术也有了新突破。

  以前的纸张,要想拥有柔韧度,纸张就会很薄,而且还很稀,合称稀薄。

  这样的纸张,柔韧度是有了,但结实度不够,翻看多了,卷皱多了,就容易烂掉,也就是不利于使用。

  技术突破之后,杨枫造出来的纸张不但厚,而且滑溜,更兼顾了柔韧性强的优点,跟后世的那种画报有很大的相似性。

  所以,这两个技术结合在一起,无疑就可以使得新书《西厢记》的质量有了一个飞跃式的大提升,保证能让所有人爱不释手。

  为了《西厢记》的发行,杨枫特意安排了这一次的新书发布会。

  新书的发布会,一共有三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个环节,就是杨枫讲话,简单谈一下《西厢记》的创作思路和过程,以及对下一部言情小说的简单介绍。

  第二个环节,就是一场《西厢记》的戏曲了。

  将戏曲搬上舞台,这也是杨枫筹划已久的,早在《燕州风云录》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杨枫就打算将《燕州风云录》改编成戏曲,在大楚国各地轮回演出。

  编排一部戏曲,须得事先写好戏词,还得谱成曲,还得有伴奏等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还好,燕王府里不缺才女,不缺舞女,不缺乐女,不缺歌女,几乎是样样齐全。

  只不过,对于这个世界的人而言,戏曲是一样新事物,杨枫须得让她们彻底接受这个新事物,然后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和改进。

  《燕州风云录》的戏曲,已经改编了好几部,排练得也差不多了。

  但是,杨枫想将戏曲正式从燕州推出去,却是打算以《西厢记》为开始,为首场。

  所以,这一次的《西厢记》新书发布会,杨枫看得格外重要,更是亲自发表讲话。

  第三个环节,自然就是签名售书了。

  因为磁石门的出现,使得燕州的安保工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只要圈出一块场地,四面封围,只留下一道磁石门,几乎可以杜绝任何的刺客。

  当然,如果刺客不带任何利刃,赤手空拳刺杀,那就防不住了。

  但杨枫的身边有沈蛮牛和圣战洋子,以及燕州十六虎的保护,哪有赤手空拳的刺客能够近身刺杀杨枫呢。

  三天后的巳时三刻。

  也就是上午九点四十五分左右,《西厢记》的新书发布会正式开始了。

  才子擂附近,圈出了一大片的区域,被两千个燕州女兵团团围住。

  原本的燕州女兵营是七百多人,后来又从匈奴、铁勒和高句丽招募了一部分,凑足了两千之数。

  两千女兵,围成一个大圈,两人之间相隔不足三步,绝对是一幅很壮观的场景了。

  关键是,这些女兵中,有不少人颇有姿色。

  哪怕是长得不是太漂亮,但一身盔甲在身,兵器在手,绝对的飒爽英姿。

  《西厢记》的新书发布会还没开始,场面就已经很热闹了。

  燕州女兵营,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全都未婚。

  而且,杨枫给燕州女兵营定了规矩,服役时间不得超过三年。

  三年的期限到了,必须要转业回家,嫁人生子。

  在封建王朝,生产力低下,战争频繁的情况下,人口是社会发展和王朝稳定的第一要素。

  女兵们,十四岁可以进入预备营,十五岁可以正式服役,最迟十八岁退伍。

  十八岁,对于女孩子而言,嫁人确实有些晚了,算是老闺女。

  可对于女兵不一样啊,因为她们身上有军人的荣耀,无上的光环。

  燕州的百姓,最感激的人是杨枫,最感激的人群就是军人。

  是杨枫的统治政策,是军人的保家卫国,才使得他们能够过上如今的盛世生活。

  所以,别说是十八,就算是二十八,恐怕一旦有女兵退伍,提亲的人也会踏破门槛的。

  等女兵退伍再去提亲?

  黄花菜都凉了啊。

  聪明人早就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打探女兵营的消息,尤其是同郡的老乡。

  自古有女子不远嫁的说法,出郡就是远嫁了,同县的婚配是最多的。

  而燕州女兵营刚开始的招募,就是在蓟郡之中。

  所以,两千女兵营,除了匈奴、铁勒和高句丽人之外,几乎全都是蓟郡的本地人。

  而匈奴、铁勒和高句丽这三个地方,燕州也有通婚的照顾政策啊,实惠得很。

  以至于,《西厢记》的新书发布会还没开始,一场空前浩大的相亲大会就已经开始了。

  当然,这一场相亲大会不是刻意的,而是无意中形成的,倒也出乎了杨枫的意料之外。

  几乎每个女兵的跟前,都会有很多的人,或者是单身男子自己,或者是老母拉着男子,还有姐姐带着弟弟,以及妹妹推着哥哥的。

  “这位将军,你是蓟郡哪里人啊?”

  “这位将军,你是匈奴,还是铁勒,还是高句丽人啊?”

  “这位将军,这是老身的儿子,今年十六岁,我家有一百亩良田,一家商铺……”

  “这位将军,你长得真美啊,他是我弟弟,我觉得你俩真配呢。”

  ……

  快到巳时三刻的时候,杨枫准备登台上场呢,得知了这个消息,登时哭笑不得。

  于是,杨枫临时决定,将《西厢记》新书发布会的时间向后推移。

  同时,杨枫又命令才子楼和英雄楼为现场的百姓准备盒饭和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