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胡牛 和李斯的隔空交手

  蒙武听了以后脸色发黑,这小子腹黑的厉害呀,这样的处罚比杀了更可怕,更加折磨人。
  “夫君说得对,吃了我们家的,就应该加倍偿还回来。”在秦风一旁的麻姑随声附和。
  麻姑看到西乞赵氏的悲惨样子,本来就意难平,秦风的处理方法很符合麻姑的心意。
  真是夫唱妇随,秦风怎么把公主教成这样了。蒙武暗暗叹气。
  公主发话了,那就这样判决吧。
  小婵取了五百钱回来,手里还拿着帛书,服务真是周到。
  蒙武知道自己推脱不了,只能拿起手边毛笔写了判罚书加上签上名,盖上内史府大印。
  这毛笔真好用,吸汁饱满,书写流畅,不错呀,好东西,装到了袖子里。
  秦风就当没有看见,蒙武帮了大忙,拿走就拿走吧。
  蒙武吹干墨迹,交给了秦风一份,自己收起来一份等着归档。
  秦风收起来交给小婵,让小婵拿给西乞赵氏好好保存。
  做完这些,秦风立刻变成了人畜无害的少年郎模样。
  “蒙伯伯来找我到底是有什么事情呢?”
  蒙武把这几天的事情和秦风说了一遍。
  秦风想了一下说道:“其实这也不难,反正律法上没有关于胡牛的规定,廷议没有用。
  李斯是法家集大成者,那就让他修改律法,只要他把律法改成所有的牛都不许伤害,那你就执行呗。”
  “那些皇族、勋贵们吃不到牛肉,那还不疯了!”蒙武沉声说道。
  内史掌管整个秦川,相当于以前的秦王,不是谁都能做的。
  首先第一个条件就是值得信任,比如秦腾是秦始皇发小,两个人关系莫逆。
  蒙武人老成精,精通人情世故,平衡勋贵关系。
  秦风这样的白身帝婿他都亲自过来讨主意,可见蒙武的处事原则。
  秦腾整治了咸阳城勋贵们的嚣张气焰,蒙武安慰了功勋们受伤的心。
  始皇帝治理天下的韬略可见一斑。
  蒙武很懂人性,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怕什么呀?这和你没有关系吗?内史大人处理胡牛的事情很得民心。
  大家有怨气也是埋怨李斯,怨气到不了你头上。”
  秦风显得云淡风轻,根本不当一回事。
  在西市看到胡牛的时候,秦风恶作剧地想起了李斯,他就想看看李斯这个法家的守护者会是什么反应。
  事情发展到这里,从蒙武的话里话外知道,李斯是打算一刀切。
  也不怎么样嘛,和他的前世处理方法差不多。
  “咱们就先说胡牛,其实这只是一个开端。
  大秦一统六合之后,这里将会变成人间仙境,没有战争,粮食会迅速充盈起来。
  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就想吃更好的东西,比如说牛肉。
  牛大致分三种:耕牛、肉牛、奶牛,咱们秦川的牛属于耕牛,楚地以及吴越之地也有一种耕牛叫水牛。
  胡地的牛算是肉牛吧,还有更好的肉牛,一头牛三千斤。
  在极西之地还有一种牛叫奶牛,一头奶牛一天产奶一百斤,最低也得二十斤。
  现在的大秦不只是秦川了,大秦的律法还是针对秦川的……”
  蒙武听了之后,感觉自己的格局再次开阔,视野更加宽广了。
  “那又怎么样,还是解决不了当前的问题,律法的修改可没有那么简单。”
  “把耕牛改成牛,解决不了问题,大秦律法的漏洞多了去了。
  李斯要是改,整个大秦的律法就全部推翻,重新再写。”
  秦风站起身,从书架上拿出大秦律书简,一条一条的地方给蒙武讲了一遍。
  里面有多少漏洞,怎样规避大秦律法,当然了秦风只是把那些大的条文梳理一下。
  蒙武听了之后额头就开始冒汗,大家真要是这么做的话,他这个内史就没有办法干了。
  这小家伙真的成精了,闷头在家里,都琢磨了一些什么!
  走出秦府,蒙武感到浑身有些虚脱,他真的不敢想象,秦风成年之后走入仕途会引起怎样的狂风暴雨。
  秦风和麻姑站在府门口,看着脚步虚浮的蒙武上车离去。
  “夫君,你把蒙将军吓着了。”
  “我说的有错吗?要不是收了他的礼,又把西乞满的事情解决了,我还懒得跟他说。”
  麻姑听了抿了抿嘴,没有再说什么。
  她冰雪聪明,秦风给蒙武讲解大秦律法的时候,她就听出秦风搂着说呢,要是细说,那真就漏洞百出了。
  两个人刚回到墨云苑,赵无极就来了。
  赵无极不同,脸皮厚,又是赢氏宗亲,随意了很多。
  秦风好奇地看着赵无极脸,赵无极古铜色的脸上有数道伤痕。
  这些伤痕上用胭脂做了掩饰,远看还行,近看没用,非常清晰。
  “看什么看,那是你伯娘,也就是我的老婆抓的,那个疯婆子简直是不可理喻!”
  赵无极也不掩饰,说的理直气壮,看来早已经习惯在老婆手下受伤。
  秦风嘿嘿笑道:“不可理喻那也都是你老惯出来的,打一顿不就好了。”
  “说的容易,我现在60多岁,那婆娘比我壮实多了,你以为我不还手?
  好了,好了,不提也罢,提起来就伤心。
  不就是那些花花草草的吗?被一群小孩子薅秃了,她应该高兴呀,证明大家都喜欢她种的花草。
  那个疯婆子发那么大的脾气干嘛,还和我发火,结果我的小暴脾气也来了,打了一架,不输不赢。
  不过王动那些小子太坏了,竟然教唆那些小孩子们把我们家的花草全部给拔完了。”
  赵无极嘴里说不提也罢,自己倒是絮絮叨叨说了很多。
  和秦风预料的一样,现在麃公府绿幽幽一片,没有其他颜色了。
  秦风苦笑着应和,麃公府的鲜花都在他这变成香精油了,残渣晾晒了正在喂他的大白牛。
  “好了,咱不说这些大煞风景的事情,我找你是为一件事。
  听说李斯说动陛下明天要廷议,严禁勋贵们宰牛吃。
  这简直是欺负人嘛,宰杀的又不是耕牛,胡牛就是用来吃的,
  北边的匈奴人、东胡人成天杀牛吃?他们那些野人都能吃,我们怎么就不能吃了?李斯太欺负人了!”
  秦风又把对蒙武说那一些道理又说了一遍,指点赵无极怎样应对。
  赵无极听了之后立刻开怀大笑。
  “哈哈哈,没有想到这大秦律竟然还能这么使用,贤侄,你也够损的。
  还只对李斯用,这样好,陛下知道了也不会发火。”
  秦风这样做是有目的的,他是过来人,知道大秦的统治时期很短,秦始皇死了没有两年,大秦就没有了。
  秦始皇那么多子女,没有一个幸免,绝后了。
  他作为大秦的帝婿,当然要谨慎对待,别到时候自己也被咔嚓了。
  法家治国是没有错,但是法家决定一切就不对了。
  人是活的,都有情感,陈胜吴广起义,不就是因为大雨赶不到服劳役的地方就会被斩首?
  这就是大秦律太简单粗暴,只注重结果,根本不管过程。
  时代在前进,事情在变化,律法也要跟着变化,这就是律法时代规律。
  律法要时常修订,保持律法的灵活性和时代性。
  如果法律不灵活了,会出现很多问题。
  大夏统治天下,使用祭祀统治了五百年,不知道变通,被大商取代。
  大商以武力治国,统治了五百余年不知道变通,最后被大周取代。
  大周以礼仪治国,统治了八百年,最后也分崩离析。
  这就是不知道变通的结果。
  大秦也到了这个时候,李斯想疯狂的废除百家独尊法家,后来也这么执行了,最后的就是大秦帝国分崩离析。
  再后来董仲舒吸取教训,废除百家独尊儒术,那时候的儒术也废了,其实那不是废除百家而是融合了百家。
  商鞅制定大秦律是根据当时情况制定的,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
  法家的后人们太懒了,竟然不知道与时俱进。
  赵无极不懂这些,他知道牛肉香,用这个混不吝打击李斯,绝对妙哉。
  讨到了对付李斯的主意,赵无极很满意的走了,临走留下一千溢黄金。
  秦风看着一千溢黄金不由得感叹:“没有想到赵无极这么有钱。”
  麻姑回头看看秦风,她也没有想到秦风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哪怕秦风说赵无极为老不尊放荡不羁,这都在她接受的范围之内。
  结果秦风来了这么一句,一下子把麻姑说的不会了,不知道怎么搭话。
  麻姑张了张嘴,最后还是选择闭上。
  小婵却接过话头:“我听麃公府的家丁悄声地讨论,说是这些黄金都是咸阳城的功勋贵族们筹集起来送给麃公,让麃公到你来这里讨主意。”
  秦风点点头,这就对了,赵无极虽然放荡不羁,但是也是有名的吝啬。
  虽然花钱如流水,也不会轻易给别人东西。
  估计这一千溢黄金没有一两是他自己出的。
  赵无极总是在外面吹嘘和自己很熟,而且在他家的宴会上提出上他的孙子拜自己为师。
  秦腾夫妇拗不过面子已经答应了,只是这些天还没有举行拜师礼。
  秦腾很少和功勋贵族来往,和这些人若即若离,即便是王府的王贲也是因为秦风和王动的关系才有了走动。
  胡牛的事情是秦风挑起来的,找秦风讨要主意是最佳选择。
  这些人当中赵无极和秦风最熟悉。
  秦风自然不会让他们失望,明日朝堂上估计要热闹了。
  赵无极有了主意,走路的脚步声都有战鼓的节奏。
  秦风对于李斯这个人观感并不好,秦始皇病逝沙丘,传旨将皇位传给大公子扶苏。
  赵高和扶苏不对付,惧怕扶苏做了皇帝杀了自己,想把圣旨改成了胡亥。
  李斯惧怕死亡,竟然向赵高妥协了。
  两个人一个负责写圣旨,一个负责掌管玉玺。
  扶苏自杀了,蒙恬防御匈奴的三十大军散了,这直接导致中原陷入混乱,大秦灭亡,四年的时间中原百姓死了五百万。
  秦风很看不起李斯,一个掌管律法的法家集大成者,在权势面前妥协了。
  通过这些事件把李斯废了,大秦可能会延续下去。
  秦风并不知道,在远处的柳荫下,一位身穿绿袍的人,正背着手,看着秦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