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陆知劝服新老师

  向乾是真觉得自己疯了。
  时间回到昨天下午,他刚以精力不足拒绝了陈婷,在出学校的路上被两人拦下了。
  他认识其中一个,一入学校就成了风云人物的校花嘛,不过成绩不怎么样。
  “向老师。”
  嗯,增加一个印象,挺乖巧的。
  “有什么事吗?”向乾在高三数学老师里是出了名的严师,被学生称为鬼见愁,可能因为陆知看着更像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自觉柔了声音。
  “我想邀请你来带三十二班。”
  向乾以为她是陈婷的说客,便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她。
  陆知微微一笑:“向老师,您觉得在高三数学组里谁的教学质量是最高的?”
  这问题……
  向乾看了眼面前的小姑娘,他能说自己吗?他肯定不能。
  所以向乾拿出了成年人的那一套说辞:“周老师的教学当之无愧是排在前列的,还有六班的刘老师,八班的江老师以及其他几位老师都不错,都能排在前列的。”
  陆知直接道:“周老师您呢?”
  向乾又看了她一眼,这小姑娘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他没想好怎么说,陆知再次逼近。
  “我觉得向老师您的教学质量也不错,与周厚义老师不相上下。”
  好听的话谁都爱听。
  向乾笑着道:“哪里哪里。如果没事了,那我就先走了,好好学习啊。”
  他左移了一步,陆知旁边的人也移了一步。
  “所以,向老师来带我们班吧。”
  向乾心想,好听的话果然都是糖衣炮弹,他微微一笑:“你刚才
  提了,我也拒绝了。”说完越过两人离开。
  “你带我们班,我帮你拿下优秀教师的评选!”
  向乾止住了脚步,转身,一方面觉得陆知说这话狂妄得很,另一方面又因为她话里的笃定和脸上的神情有了莫名的…不能称之为相信却又有那么一点起了听下去的兴趣的情绪。
  待自己站定,向乾不禁觉得有点好笑:“说说看,你怎么帮我拿下优秀教师的评选?”
  路遥都忍不住扯了下陆知,这话夸大了!
  “往年评选占比分最大的是所带班级平均分的提高。”
  向乾忍不住接过话来:“对,没错。不过不是指单科,而是指班级整体水平,只是对于各学科老师而言,各学科占比不同。”
  荣华中学评选优秀老师的标准,分数的提高是最容易看到也是占比最大的一项。所教学科占比80%,其他学科共计占比20%。
  即使他向乾又天大的本事,让三十二班的数学成绩提高了,但若是其他科没提升,他的评分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这是一个难上加难的事情。
  “不要跟我说什么,一班的成绩再提高也就那样,而三十二班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种话。”
  路遥心里是这么想的,她也以为这是陆知的想法,不过目前看来,向乾已经将她们的话堵死了。
  “向老师只用管数学就好,其他科目的不用您操心。”
  向乾忍俊不禁:“看你这么笃定,我都不忍心打击你。”
  陆知的表情始终没变过:“那向老师敢赌一把吗?这三年来,您每次的评分都只是比第一名的周老师差一点,而且就差在这一项上不是吗?”
  “今年是这一届的最后一年,按照惯例,学校也会根据这一年的结果向市里提交市优秀教师的名单。三年一度,错过今年,您就又要等三年了。”
  向乾的表情僵了一瞬,陆知说到了他的痛点。他自认为教学能力不比周厚义差,周厚义只是好在分配到了一班,那是个学生能干老师轻松的地方,假如他去,也能拿下前年和去年的优秀老师。
  这算是向乾心中的一个结。
  向乾沉思了一会,笑道:“我确实精力不够,你们还是另外找老师吧。”
  说完就离开了。
  路遥有点急了:“知知,他不答应!”
  陆知看着向乾远去的背影,道:“没事,他会同意的。”
  路遥想说看这架势不太像,但又怕打击到陆知,毕竟她担心陆知揽责到自己身上。
  班上已经有些同学说周厚义不愿意教三十二班最大的原因是陆知,这些话她当然没让陆知听见,还特意让马力去警告了一番。
  夜晚,向乾家里,他一口饭吃了三次都没吃进嘴里。
  五岁的向小乾指着他笑哈哈的:“嘻嘻,爸爸是笨蛋,不会吃饭。”
  向乾回过神来,笑了一下:“是呀,爸爸是笨蛋,我们小乾最聪明了。”
  听了这话,向小乾十分开心,又嗷呜地吃了一大口饭。
  饭后洗完碗,向师母提出下去走走。
  月光正好,有风吹过,有点凉,向师母拢了下身上的外套。
  “有心事?”她柔声问。
  向乾嗯了声:“今天有个学生找我。”
  他将陆知说的那些话重复了一遍。
  向师母问他:“你想试试吗?”
  “这不是想不想的问题。”
  向师母笑:“可我看你想呢。”
  向乾沉默了。
  “其实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就算这个小孩说的话是假的,你也相信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不差不是吗?”
  向乾想也不想:“你不了解他们的情况。”
  “最差的班级嘛。”向师母停住了脚步,“可是你以前也是最差的班级出来的,不仅成为了当时全班唯一一个成功考上一本的大学生,还成为了数学老师。”
  “向乾,”向师母目光柔和,“你当初成为数学老师不就是想要给你自己这样的人一个机会,跟范老师一样。”
  向师母说的范老师是向乾高中时期的数学老师。
  向乾家里是农村的,当时教学条件不好,他日学夜学好不容易考进了县里的高中,却也只能被分到较差的班级。
  是范老师当时完全不嫌弃他的家庭条件差,拿不出补课费,在放学后给他以及其他几个同样是农村的同学开小灶补课。
  那个时候他就发誓,自己也要当一个老师,一个跟范老师一样的老师!
  可这么多年下来,言犹在耳,却已物是人非。
  不仅学生要根据成绩排个三六九等,老师也是要的。
  能够进实验班的学生至少证明底子不差,老师只要稍微好好引导,要进步的机会就很大。相反,带平行班意味着事倍功半。
  没有老师愿意花时间去试错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