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顺天之约,西夏归宋,天下归宋!

  建炎十三年 春
  大宋,汴梁城灯火璀璨,亮如白昼。
  行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诗曰: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要说这汴梁夜游,最热闹之地便是汴京最有名的一处酒楼—樊楼!
  惊堂木一声拍响,
  一说书人身着长衫,侃侃而谈,食客们纷纷侧耳:
  “话说,自那靖康二年,二圣北授遭难,我大宋当世圣君应天登基,扶大厦之将倾,斩奸佞重贤臣…”
  说书人口技惊人。
  将这些年的事情描绘的有声有色,当说到那“杀金令”令金人丧胆,太上皇马踏中京金归大宋之时。
  叫好之声不断,皆是举杯畅饮。
  再谈及那点将出征日,汴梁的满城雏菊冷香,那上万坛美酒芬芳犹如再现鼻间。
  “后我宋朝圣德太上皇单人单骑再闯西夏,在那西夏皇宫与西夏皇帝、百官群臣对峙大殿之上!”
  “嘿~”
  “你们猜后面怎么着?”
  说书人卖起了关子,底下众多食客开始起哄。
  “那还用说,天下人都知道,,那李乾顺以志收吐蕃征西域,以他殡天之后举国相赠为约,我朝太上皇与其立下了顺天之约!”
  “没错!\"
  \"就是那顺天之约!”
  “我等生而有幸,生在这煌煌大世,更是有幸生为宋人!”
  “诸国君王皆是能名留史册的雄主,先说那前金皇帝完颜晟,三策定天下,雄才大略,此三策为我朝沿用至今,而其今日仍在我大宋身居高位!”
  听到说书人夸赞金人皇帝,在座的有些不乐意了,不满地说道:
  “切,完颜晟再雄才大略也不是我朝圣君之对手!”
  “没错,再厉害还不是我朝的手下败将。”
  说书人看众人情绪被调动了起来,一拍惊堂木。
  “金朝完颜献三策,北辽耶律谪仙落。”
  “西夏李乾顺天约,盖世雄主又如何?”
  “天佑大宋有二圣,一统天下万事昌!”
  说到此处,说书人画扇一折,双眼满是炙热,呼吸逐渐沉重。
  “诸位可知...就在前日,那收吐蕃征异域的西夏皇帝李乾顺殡天了!”
  “殡天?当真?”
  “你个说书人怎会知道这些事,你莫不是诓骗我等!”
  说书人讲完底下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震惊,有欢欣,更有愁眉者。
  “李乾顺殡天,那...战事怕要再起了...”
  顺天之约,顺死而天命归宋,是李乾顺生前与大宋太上皇赵桓之约。
  可如今西夏如此强盛,又怎会易主的如此轻易。
  “哈哈哈,汴梁樊楼天下知,樊楼尽知天下事,若无朝廷允许,我这一说书人又怎敢在这里论此等大事。”
  说书人大笑,走下高台,拿起一个食客的酒杯就大声道:
  “诸位,我大宋太上皇早就在月前奔赴西夏,接手那夏皇位,自此天下一统,皆为我宋人江山,为大宋贺!”
  众人纷纷拿起酒杯共同畅饮,
  “为大宋贺!”
  “哈哈哈,你这说书的,你拿小生酒杯作甚,我用什么喝!。”
  ...
  西夏皇宫
  李治和刘邦推杯换盏,李治面色红润一点也不像不久于人世的样子。
  刘邦一只胳膊撑着半躺在榻上,拿着精致的玉酒盅滋溜呲溜地喝着,一副醉醺醺的模样。
  而李治则是仍正襟危坐,两个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
  “小李啊,你这是准备啥时候走啊,我看还是择日不如撞日吧。”
  刘邦说着就拿着酒杯伸向李治,两人轻轻碰杯,李治喝完轻笑道:
  “你这大宋太上皇与西夏皇帝饮酒,当日对方就殡天了,你就不怕有人说...帝死有疑?”
  “怕?嗝~这有啥好怕的。”
  刘邦醉眼朦胧打了个酒嗝儿,随后眼神凌厉单侧嘴角上提:
  “再说了,你这不还特意昭告天下三日必亡了么。”
  李治伸展了一下身体,从软榻上站了起来。
  “哎呀,这话听着还真是古怪,若非经历这一场,当真从未想过我能和催着朕去死的人畅饮畅聊如此久。”
  “滋溜~”
  刘邦又喝了一小口,催促道:
  “差不多行了,事儿挺忙的,瞧你那恋恋不舍的样子,这是舍不得谁,还是怕死啊?”
  怕死...
  是!
  李治暗自苦笑,虽然只是一个副本,但是他在这副本生活了十三年。
  在这个副本里,经历了许多事,遇到了很多人。
  灭西域诸国,收复吐蕃、大理,立下了千秋伟业,而今让他履约赴死,心里很是挣扎。
  “哎...也罢,哈哈哈。”
  李治摇摇头,叹了口气大笑离去。
  ...
  次日,
  西夏皇帝李乾顺于寝殿长眠。
  顺天之约,禅让皇位于大宋太上皇帝赵桓,自此西夏归宋,天下归宋!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