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雁栖城

  今日,军营里早早地就开始拔营准备启程,张婶她们三人也是早早地起身洗漱,她们带的东西不多,都是张婶前几日为她们做的几套新衣,还有一些宣王赠送的盘缠。
  “姐姐,你回家后千万不要忘了我,我会一直念着你的!”小妹走到苏苒湘身前,在她的手上轻轻地写着。
  “小妹,你放心,我家在垣巷城,离宣王府在的雁栖城很近的,而且我爹和哥哥一定会带上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王爷,答谢他的救命之恩,到时候我们一定会在王府相见的!只是我一直不知道你的名字,我想让我的家人认识你、喜欢你,你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吗?”
  “我不记得自己叫什么了,要不你帮我起个名字吧。”小妹用手快速地写着。
  “嗯……我一直都很想有个妹妹,可惜母亲早亡,只留下了爹爹、哥哥和我,如若你愿意的话,可以跟我的姓起个名字,这样我就真的有妹妹了!”苏苒湘满怀期待地看着她说道。
  小妹的心里很是愿意,她早已忘记亲人是何种模样,打心里想要这样的一个姐姐,她努力地点着头,等着她为她起名。
  “嗯……我们大靖国的女子多爱花,你可有喜欢的花吗?”
  小妹看了看远处想了片刻,回过头来写着:“我不懂赏花,只想做这山间的一抹青绿,自由自在。”
  “你是一个简单善良、心思细腻的姑娘,就叫苒青吧,青草的青,愿你永远都能简单自由、随心所欲地活着,这个名字怎么样,你喜欢吗?”
  小妹听着这个名字,心里甚是欢喜,她开心地写着:“苏苒青,我喜欢这个名字,谢谢你如此懂我,以后我就有姐姐了!”
  张婶看着拥抱在一起的两人,心里也甚是高兴,嘴里嘟囔着:“苏苒青,真是太好了,小妹终于有了家人有了名字,以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赵昀还未走进营帐,就已听到了里面欢天喜地的笑声,他慢慢地走了进去,很不好意思地打断了她们的欢乐,说道:“军队马上就要启程了,你们若收拾好了,就请随我来吧。”
  里面的三人顾不得高兴了,赶忙拿起行李跟着赵昀走了出来。几人走到宣王为苏苒湘准备的马车前,没想到宣王会来亲自送她,她激动地说:“多谢王爷为民女考虑的如此周到,改日定当让爹爹亲自拜访王爷,感谢您的搭救之恩!王爷,我与小妹今日义结金兰,从此她就是我苏家的人了,她的名字叫苏苒青,还望王爷日后对民女的妹妹多加照拂,民女定当感激不尽!”说完,便向宣王施了一礼。
  “哦?苏苒青?是个很美的名字,恭喜二位姑娘了!”说完,宣王就让信宴上马车了,随即看向苏苒湘说,“苏姑娘,这几位是本王亲自挑选护送你回去的人,你就安心地上马车吧,他们一定会将姑娘平安送到家。你们几个一路上一定要小心谨慎,本王在雁栖城等着你们平安归来!”
  “属下一定不负王爷所托,王爷,属下不在您身边,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啊!”信宴不舍地说着。
  苏苒湘上了马车,与小妹分别,小妹不停地挥着手,用一个超级幸福的笑容让她安心的离开。看着马车越走越远,宣王说了句:“赵昀,传令下去,大军即刻出发!”
  “是,王爷!”
  宣王命人带着苏苒青和张婶去她们的马车,待所有人准备好后,大靖国军队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不远处还有许多村民,甚至是当初进过集中营的流民,都在路两边目送着他们离开,大家都在叩谢宣王的救命之恩,有些还送了好多的东西给军队,宣王和众将士也是不舍地挥手告别了百姓们……许多年后,宣王的功绩也在这里代代流传,致使很多到了年龄的男孩子,都以能参军而感到自豪,甚至很多寒门、贵族学子们纷纷去到雁栖城求学,为此寒窗苦读想,想着有朝一日可以与宣王共事。
  远在雁栖城大靖国国君—沐珏熠,这几日看到宣王命人传来的捷报和一些密信,心中甚是喜悦,他的弟弟走了这么些年,从年少时的懵懂逐渐成长成一个独当一面、人人称赞的好王爷,真是让他好生欣慰。这次他能主动回来,并且承诺回城后要交出兵权,不似当初那般倔强的怎么也不肯留在雁栖城内,倒是让沐珏熠心中疑惑,这次回来可要好好聊聊。
  这一路上还算平坦,可以回家了,士兵们赶起路来很是兴奋,不知不觉竟已走了半日,宣王询问了下赵昀情况,便下令全军原地休憩。他走下马车,看到不远处的苏苒青和张婶俩人正在下马车,对赵昀说道:“军中只有她们两个女的,本王常年在外带兵,也不甚清楚要怎么照顾女眷,这次的路途较远,怕她们不习惯,你派人勤问着点她们的情况,有什么需求让她们尽管提。”
  “是,王爷,末将这就去办!”
  江篱从马车上下来,走到了他的身边,意味深长地说:“我正要过去看看她们,你要不要一起去?”
  “你怎么走路都不出声的!本王要去还用的着跟你一起吗?”
  “呦,气性这么大,要不要我先给你把把脉,看你是不是最近忙的有点肝火燥热?这不是怕你不好意思嘛,我还不是为你好,毕竟人家是个柔柔弱弱的小姑娘,你也没什么经验,万一哪里说的不对,露出了马脚,可是要吓到小姑娘的。”
  “别拿本王打趣,什么露出马脚,本王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宣王有一种被看穿了的感觉,没好气地说着。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不就是想关心人家一下,又碍于这么多人,不好意思过去嘛,我给你个大夫搭脉、王爷在旁询问的理由,难道不好吗?”
  “本王何时……你……快闭嘴,本王跟你过去就是了。”
  “哎,这就对了嘛,跟着我走准没错的,我的这层身份才是你当下最值得利用的!走吧,我的好王爷,别扭捏了,哈哈……”江篱一脸骄傲地说完,自顾自地笑出了声来。
  俩人刚才只顾着斗嘴,当走到张婶的身边时,已不见苏苒青的身影,江篱一本正经地问道:“张婶,这一路的马车奔波,您还习惯吗?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我给您看看。”
  “没有,民妇当年也是跟着亡夫东奔西跑地买布料,这点路程不算什么的,就是青儿好像有些不习惯,先是在马车上吐了,后来又睡着了,她……”张婶还要说什么,就被宣王打断了。
  “她吐了?为何不找人告知本王,本王下令停下来就是了。”
  张婶无奈地说着:“回王爷,青儿怕耽误大家的时间,没敢说,只是硬逼着自己睡了会儿,这才缓过来些。”
  “那她现在去哪了?”江篱问道。
  张婶用手指了指苏苒青走的方向,俩人看到她正在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盯着什么,快步朝那边走去。
  “苏姑娘,在看什么呢?”江篱见她看着大树出神,都没发觉有人来了,便先开口问道。
  “江大夫,你们怎么来了?”苏苒青用手比划着,她记得江篱和她说过自己是大夫,能读懂她的手语。
  “我是来给你把脉的,都走了半日了,我怕你身子吃不消,只是不知道你在看什么,这么入迷,我们走近了你都没听见。”
  “真是不好意思,我在看两只蜗牛爬树呢,你看,就在这里,它们爬的可有意思了!”苏苒青笑着用手指了指。
  “可真是个孩子,这都能让你看高兴了,快来吧,我先给你把脉看看。”说完,江篱就拉起她的手,开始把脉,随后又仔细看了看她的气色,觉得还是不错的,便放开了她,说,“嗯,据我所看,你的身体还不错,倒也是年轻了好呀,身体恢复的如此神速,我一会儿给你端碗参汤补补,里面再加点养心安神的药就好了。那我就去准备了,你们聊吧。”
  江篱说罢,一把将宣王扯了过来,宣王一时不察,还被拉了个踉跄,马上整理下自己的衣袖,重重地说道:“你怎可如此猛撞?”
  江篱才不管这些,心想:你个大男人,怎么还不好意思上了!要不是看在你这个万年铁树好不容易有了发芽的迹象,我才懒得费这劲呢,还是我的药材好呀,不声不吭的还能治病,人心真是太复杂了!
  “你……听张婶说你吐了,现在好些了吗?”宣王在看向苏苒青时,询问的语气瞬间变的轻柔,他还没学会手语,只好将手抬起放在她的面前,等着她回话。
  “我已经没事了,多谢王爷挂心!”苏苒青看到这一举动,心下已是感动万分,她没想到一个对敌人杀伐果断的王爷,竟还有这么细心的一面。她来回转了转头,突然萌生了逗趣之心,在他的手上轻轻地写着,“王爷,难道您也是来陪着我看蜗牛爬树的吗?”
  宣王心里一怔,一种苏苏的感觉油然而生,他一下子就被她的话给逗笑了,尴尬又无奈地说:“你倒是聪明,才一会儿功夫,竟也学会了江篱的贫嘴,拿本王逗趣!”
  苏苒青听后更是笑的前仰后合,完全没有了女儿家的矜持,如若不是她不能出声,怕是老远都能听到她大笑的声音了。宣王也跟着她笑了起来,他想着:天底下怕是没有哪个女子敢如她这般,在本王的面前放肆了!
  “你在这里站了好一会儿,该回去好好休息了,想必江篱的汤药快好了,我们回去吧!”宣王和苏苒青就这样安静地聊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江篱说的参汤,便带着她走回去了。
  江篱带来了几道他亲自做的药膳,给苏苒青和张婶吃,他指着张婶递给苏苒青的吃食,说:“那些东西都是给他们那种糙汉子吃的,你们女人怎么能一样呢?尝尝这是我专门做的药膳,对调理女人的身子最有帮助,你们快吃吧,那些吃的就交给他们去解决吧!”
  她们听到后都被他给逗笑了,在用过江篱的药膳之后,宣王叫来了赵昀,两人又在说着什么,赵昀听后连忙找人吩咐下去。他们约摸着休息了两柱香的功夫,大家又打起了精神,开始赶路了。
  再坐回马车,苏苒青的身体好像真的许多,看来江大夫的药是真的好,虽然还是不习惯如此,但她感觉较开始要缓解了许多,心想:江大夫可真厉害,怪不得他那么信誓旦旦地承诺可以让我重新发声呢,我更应该好好配合他,好想早点能发出声来,我早已经忘记自己的声音是怎样的了!
  大靖国的军队就这样走走停停,在赶了几日的路程之后,终于来到了肃山村附近,再过了这个村子就能到雁栖城了,为了能让大家以饱满的精神进入回家,宣王下令大军在此处安营扎寨,等休整好了,明日再动身进城,他还需要给皇上修书一封,说明自己的情况,也好让城内做好迎接这些英勇战士的准备。
  在路上的这几日,苏苒青也没闲着,她跟着张婶学起了女红,虽然手上的布料有限,但也足够她先学着做个荷包之类的小玩意了。她也属实不是一个手巧的徒弟,教的要领都明白,上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经过多日反复的练习,苏苒青终于做出了一个还算能看的小荷包,张婶也很是为她高兴,虽不算精美,但也是她亲手做的第一个荷包,值得鼓励!她告诉张婶,自己一定会勤加练习,等她长大挣了钱,一定要为张婶做一套最精致的衣服,张婶看她这样乐观,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夜里,她跑去问江篱要了些安神草药,想着戴在身上会让她在夜里更能安心入眠,江篱看了眼她缝的小荷包,一时间语塞,又怕打击她的兴趣,只好挤出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小苒青,你看你这手扎的,我给你带些消肿的药回去涂上吧,实在不行你找个别的再学学,每个人都有所擅长,你有没有想过你确实没有这个天赋啊?”
  苏苒青听后忿忿地瞪了他许久,带着东西头也不回地走了。她走过宣王营帐的时候,碰到他正在与人谈话,本想悄悄走开,却没想到宣王远远地就已经看到她了,看到她居然不打招呼地走过去,便叫住了她,问道:“小小年纪就学的如此不礼貌,见了人怎么不打招呼呢?”
  苏苒青连忙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并未看见他,宣王更是眉头一紧,说:“怎么还学会撒谎了呢,我就站在这里,你经过我的营帐怎会没看见我?是不是有什么不能让我知道的?你今晚的表情甚是奇怪!”
  苏苒青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脸好热,她摸了摸脸颊,心想:完蛋了,这么个小慌都不会撒,自己这个样子怕是早已羞红了,被王爷看了去。
  宣王看她这样更是觉得有趣,低头看着她说:“好了,我怕再说下去,你都要哭出来了,让别人看见还以为是我欺负了你呢。”
  她正想用手在他手心上写字,袖口里的小荷包不小心掉了出来,她正要低头去捡,怎料被宣王抢先俯身捡了起来,他拿到手里在昏暗的月光下看了看,又用手拍去了上面的浮土,问她:“这是什么?”
  苏苒青不好意思地在他手心里写着:“这是我缝的荷包,只是,只是……”
  宣王好似明白了什么,笑着说道:“听说这几日你一直在跟着张婶学女红,现在都能做荷包了,你有点爱好挺好的,慢慢来,别累着自己!”
  苏苒青没想到宣王没有说它不好看,而是在鼓励她,她又写道:“我可能没有这个天赋,做的不够好!”
  宣王看了看手里的荷包,真诚地说道:“这个我挺喜欢的,可以送给我吗?”
  苏苒青惊讶地看着他,在他手心里快速地写着:“真的吗?你真的觉得它很好?”
  “嗯,我是不是横刀夺爱了?”
  苏苒青摇摇头。
  “那就当作我打了胜仗的礼物,送给我吧!”
  “嗯,这是我缝的第一个荷包,送给你,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荷包里是我跟江大夫要的安神的药材,你可以放心用的!谢谢你喜欢它,以后我会缝更漂亮的荷包送给你!”苏苒青开心地在他的手上写了好多话。
  “好,那咱们一言为定!”说完,两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宣王送她回了营帐后,也回去准备休息了,明天可就要进城了,他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一早起来,将士们整装待发,迈着更加坚定的脚步,向着回家的路走去。不到一个时辰,他们就到了雁栖城下,城门大敞,城墙上高喊着:“大靖国将士凯旋……”
  皇上带着一众官员在城门下,准备迎接他们入城,宣王与众副将下马,全体将士们都跟着单膝跪地,皇上快步走到宣王面前,想扶起他,听到他说:“臣见过皇上!天佑我大靖国,臣终是不负皇上所托,带着将士们胜利归来!”
  沐珏熠心里很是高兴,他说道:“三弟快快免礼,众将士免礼!我大靖国军队一路披荆斩棘、英勇无敌,将敌军一举歼灭,护我百姓、扬我国威,朕定将好好犒劳全军!”
  “谢陛下!”
  宣王起身,沐珏熠将他狠狠抱住,我的好弟弟,你终于回家了,走,随朕入宫再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