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臣,要弹劾容国公府

  婢女小心地看着月清霜的脸色,小声道:“听说这件事是容九公子亲口承认的,昔日容国公夫人相中了谢姑娘,想要聘娶她为儿媳。”
  “便是曹国公夫人也站出来说话,说是当初确实是容国公夫人看中了谢姑娘,请了她做媒人,同谢家商议这桩亲事,待是两家同意了,又问过九公子和谢姑娘的意思,这才请的圣旨。”
  月清霜闻言一阵眩晕,脸色白得没有半点血色:“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若是赐婚圣旨是陛下的意思,容国公府无奈接旨,那就娶谁都是娶,可若赐婚圣旨是容国公府自己求的,那就不一样了。
  这两家定然是通了气的。
  而且又有曹国公夫人站出来作证,外面的流言便能清了一大半了。
  “假的!假的!定然是假的!”月清霜不肯相信,“定然是那曹国公夫人串通了容国公府,这才站出来做这个假证的!”
  “假的!都是假的!”
  月清霜不肯去想,若是证实一切都是她的谎言,她将会遭受到多少人的指责,甚至会连累家里。
  “都是他们串通好的,你去,你便让人说,都是容国公府和曹国公夫人串通好的,是容九公子始乱终弃,曹国公夫人为了帮他掩盖真相,这才站出来说这样的话。”
  婢女瞪大眼睛:“姑、姑娘...这怕是不好吧?若是如此,连曹国公府也一并得罪了?”
  月清霜脸色苍白,一双眼睛却一场尖锐阴冷:“你怕什么?又不是让你传是咱们说的,就找些人传一传这些话而已,怎么就是咱们得罪曹国公府了?”
  “还不快去,快去。”
  “是是。”
  月清霜看着婢女离开,手指死死地捏紧帕子,唇瓣咬得都要出血。
  月清霜不知道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子了,以前她用这些言论做事,用得多顺利啊,不管是徐娉婷还是别的姑娘,哪个是她的对手?
  那些人除了一个仗着家世好还在坟头蹦跶的徐娉婷,不是死了便是离开帝城,便是有留下来的,也早就躲藏了起来,根本不想见人。
  可是没想到竟然在这里栽了跟头。
  一步错,步步错。
  她竟然没算到容国公府不吃她这套,也没算到这桩世人皆以为是陛下赐婚的亲事,竟然是求来的圣旨。
  她原本以为容国公府‘娶谁都可以’,变成了他们早已相中的姻缘,如此,她昔日说的那些话,闹的那些事,如同笑话一般。
  她想要嫁入容国公府,已经是不可能了。
  可是她又走错了路,亲口承认了她与九公子有私情,如今早已没有回头路走了,如今要不是站出来说是她自己胡说的,便是要鱼死网破死磕到底。
  若是前者,她和月家将会被世人嘲笑讽刺,没什么好结果。
  若是后者,若是输了,便是同样的结果,可若是死不承认,不管是谁人站出来作证,一概说成是与容国公府串通一气,为容九公子遮掩,将容九公子说成那始乱终弃的恶人,还有一线生机。
  若是容国公府被逼得只得让她进门,那也行,若是不能,月家也能站在道德之上,指责容国公府的不好,别人也只有可怜她的份。
  月清霜闭了闭眼睛,眼下,月家也无路可走,只能是这样了。
  当天夜里,她与家里的人商议了此事,月家人沉默良久之后,只得是硬着头皮同意下来。
  就算是此举会彻底得罪容国公府,但是若是低头了,也没能落着好的。
  。
  次日便是大朝会。
  晨钟响起,百官依次踏上太极殿的阶梯,按照官职依次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宫殿之内庄严辉煌,周边装饰雕龙画凤,绘制日月星辰,红色的大柱子上头还有金龙盘桓,高位之上金座雕金镶宝,威严冷冽让人不敢直视。
  一如那位帝王。
  在宫殿两旁各有一对丹顶鹤香炉,那香炉之中有轻烟袅袅升起,香气清雅提神,令人清醒清明一些。
  “陛下至——”
  有宦官高喊一声,身穿明黄龙袍、头戴金龙冠帽的皇帝从御座左边的大门走了出来,跟随在他身后的是同样身穿明黄蟒袍,头戴金冠的太子,以及是身为禁军副统领的容寻。
  百官跪地参拜:“臣,恭迎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登位坐下,太子与容寻各站在御座左右,太子居右,容寻居左。
  “众卿免礼。”皇帝的声音不高不低,平平淡淡,但是也传入百官耳中。
  “谢陛下——”百官谢礼,而后站起来。
  皇帝道:“今日大朝会,诸位爱卿皆在,若是有什么事情,且说吧。”
  皇帝也不是每天都上朝的,如今东明的规矩,是五日一大朝会,三日一小朝会,小朝会按照规定,三品以上官员需得参加,其他官员都是有事,便提前一日递帖子参加。
  大朝会便人数比较多了,处理的事情也比较多。
  “禀陛下,臣有奏。”有人站了出来,“陈所奏金州暴雨一事。”
  “一个月前,金州治河一带突逢暴雨,百姓遭了水祸,治河决堤,房舍塌陷,粮食所收甚少,受灾严重,臣恳请陛下宽免此地百姓税收三年,休养生息。”
  金州治河一带突逢暴雨,导致治河决堤,周边百姓遭了罪,先前朝堂也派出过人去救灾,如今一个月过去了,洪水也退了,也该休养生息。
  皇帝点头:“准,此事便交由爱卿去办。”
  “臣领旨。”
  “禀陛下,中秋将至......”
  “禀陛下,重阳祭一事......”
  百官将自己的事情禀上,下到下半年的耕种良种,上到各国邦交朝贡,都拿出来说了一遍。
  皇帝想答的时候便答,不想答便问太子,让太子处理。
  持有不同意见的官员为此还吵了起来,你来我往,言语犀利,杀人不见血。
  时间在袅袅轻烟之中悄然而逝。
  转眼一个半时辰都过去了。
  到了这会儿,事情总算是处理得差不多了,皇帝便道:“今日若是无事,便退朝吧。”
  此时,有言官站了出来:“陛下,臣有事要奏。”
  “臣,要弹劾容国公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