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几府奏疏

  老朱直勾勾盯着朱允炆。
  李持在这件案子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心知肚明。
  但是这个孙子,他又知不知道呢?
  若是不知,老朱会很失望,这不是被这帮文官耍着玩吗?
  以后还如何掌控朝堂?
  若是知道,那就是单纯的坏。
  老朱不是什么好人,为了手中的权利他也是混蛋一个。
  但作为帝王,心里就要清楚,什么人可以用,什么人不可以用。
  像苏谨这种没有根基,但能力很强的官员,哪怕不喜欢,也要好好用一用。
  决不能因为一己之私,或用个人喜恶来决定一个官员的生死。
  无论哪一种结果,都是老朱不愿看到的。
  他失望的摇摇头,不再理会朱允炆,将目光转向百官。
  “张大人、赵大人、杨大人,你们确定这件案子人证、物证确凿,没有疑义?”
  张、杨二人对视一眼,心中有些疑虑。
  平时陛下一般不是称呼他们爱卿,就是称呼他们的表字,
  而这一句‘大人’之中,他们似乎听出其中隐隐包含老朱的愤怒。
  但苏谨一案已到这时,必须坐实!
  孙启文命人私会李持,诱导改口供的事,这俩人并不知道,或者说猜到了也权当不知道。
  “回陛下”,张庭兰咬牙道:
  “据刑部审问李持所得口供,及截获苏谨与苏根生私信,
  皆可证明苏谨移库一案所查俱实,请陛下定夺!”
  “果然如此?”
  看老朱等着自己,杨靖赶紧说道:“启奏陛下,臣是根据证词、证物据实禀报,不敢说谎!”
  “好。”
  老朱看向苏谨:“苏谨,你有什么想说的?”
  苏谨冷笑:“陛下,这俩人说的不能说假,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苏谨,大胆!”
  “罪证确凿,死到临头还在胡说八道!”
  “陛下当面,你还要抵死抵抗,拒不认罪吗?”
  堂下群臣吵成一片,老朱怒吼一声:“都给咱闭嘴!”
  ‘歘!’
  随着老朱一声怒斥,瞬间堂下鸦雀无声。
  苏谨看向张、杨二人:“
  二位大人,三司会审时我说过的那些话,在此就不再赘述了,是真是假,陛下自然能明辨是非。”
  说完他又看向赵勉:“
  赵大人,你不是一直想知道那批粮食去向何处吗?那我今天就给你句实话。”
  最后面向朱元璋,苏谨朗声道:
  “陛下,去岁兖州流民迁入凤阳之后,臣派人走访得知兖州、莱州、徐州等地皆受灾情影响,存粮不足。”
  “于是,臣命主簿苏根生将之前从百姓手中回购的屯粮,全部运往几个府县,以备粮荒,
  这是几个州府给臣打的欠条,请陛下过目。”
  苏谨从怀里拿出一沓欠条,递给身边的马忠良。
  老朱看过之后,微微点头:“是真是假,朕自会查明...”
  正说着,就看到门外有个太监,鬼鬼祟祟招呼马忠良出去。
  老朱不悦:“怎么回事?”
  马忠良回来后赶紧说道:“回皇爷,是莱州、兖州、徐州、开封等府的八百里急报。”
  “怎么,难道这些地方又出事了?”
  这些年这几府两年遭灾,快成了老朱的心病了。
  遭灾、赈灾、流民安置。
  本来应该是产粮大地的几个州府,却需要朝廷年年接济,搞得老朱头疼不已。
  今年要不是苏谨搞出这个国债,怕是北伐的军资都凑不齐。
  可等他看完奏疏,却高兴的一拍龙案:“好!好!好!”
  赵勉纳闷,看向老朱。
  老朱瞅了他一眼,淡淡问道:“赵大人,你看一下这封奏疏。”
  赵勉接过一看,顿时眉头皱了起来:
  “开封又遇水灾?兖州、莱州去岁雨雪不足,恐有旱灾之危?这...”
  想了许久,他才抬起头来:“陛下,臣回去之后马上召集户部官员,尽快拟一个章程上来。”
  “哼!”
  老朱淡淡看了他一眼:“需要几天?”
  赵勉咬咬牙:“给臣三天时间!一定拟出一个章程来!”
  老朱哼了一声:“三天?咱看就不必了,指望你们,灾区不知又要饿死多少百姓!”
  赵勉有些傻眼:“陛下,这...”
  老朱斜睨他一眼:“赵大人岁数也不大啊,这么早就耳聋了,还是你记性不好?
  难道你忘了苏谨刚刚才说过,已经借给这些州府粮食了吗?”
  这话犹如晴天霹雳,迅速劈在他们的身上!
  哪怕到了此刻,他们都认为借粮不过是苏谨的托词。
  谁知道他许给那些地方官什么好处?不过是帮他脱罪而已!
  可这奏疏一上,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为帮苏谨脱罪,搭上自己的性命?
  他们又不是苏谨的亲爹!
  “这这这...”
  赵勉摇头不信:“陛下,臣以为...臣以为此事还要仔细盘查一番,不能轻言结论...”
  张庭兰也走上前:“陛下,臣附议,此事太过蹊跷,还需要仔细彻查才能下定论。”
  老朱忽然冷笑:“这个时候就要仔细了?
  那李持翻供的时候、三司会审笔迹对不上的时候,你们怎么不去仔细查验了?”
  张庭兰心中犹如一道惊雷劈下!
  看向人群中的李仕鲁,张庭兰暗骂这老头真是多事!
  就在这时,老朱淡淡开口:“带苏根生、王越、刘永,哦,还有那个‘人证’李持上殿。”
  锦衣卫将几人迅速带上堂。
  与苏根生几人憔悴中带着从容相比,那李持的脸都是绿的,
  此时他两腿战战兢兢,若不是有锦衣卫拽着,恐怕早瘫在了地上。
  在张、赵等人的疑虑目光中,老朱龙目在几人身上上下逡巡许久,才淡淡的开口:
  “李持,咱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苏谨真的私截了税粮、贪墨贩卖吗?”
  赵勉狠狠瞪了李持一眼,暗示他最好老老实实的承认。
  人群中的孙启文,却忽然觉得事情有些不对。
  这几人不是关在刑部吗?怎么被锦衣卫提上来了?
  除非...
  果然,在朱元璋的威压下,李持马上跪在地上:
  “陛下饶命啊,不是罪臣要冤枉苏大人,是户部的张健、史春雷威胁罪臣!
  罪臣才不得不做伪证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