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镇压士子暴动

  当然李党的骚操作还不止如此,居然把江南籍的士子基本给削掉了,这肯定要犯众怒。
  果然这李党骄傲自满,肆意妄为,最终肯定是取死之道。
  面对五百多江南籍士子聚集起来,准备闹事。百官顿时沸腾了,这次不说让李大人下台,也得让李大人尝一尝苦头。
  要是顺便把几个浙江籍的考官给拉下马,那就完美了。
  得益于杨廷鉴的告密,礼部尚书施邦曜当即得到了消息,知道江南籍士子要闹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赶紧来到隔壁的户部衙门找到李适,
  “李大人大事不好了,江南籍的士子聚集起来,准备要到午门去闹事去了。”
  没有想到李适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只是轻飘飘的说道,
  “这不是预料之中的事吗?放心,他们过不了承天门。”
  施邦曜却是急在心头,
  “李大人啊,这数百士子闹事,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要是朝廷顶不住压力,此次的一切成果都将报废。”
  “再说要是这事不妥善处理,传回江南地区,江南地区不得不和朝廷离心离德?”
  李适只是淡淡一笑,
  “稍安勿躁,本官不是说了吗,他们过不了承天门。还有便是我们就是朝廷,根本不存在顶不住压力一说。”
  “至于江南地区,朝廷的手也伸不到那里去,管他那么多干嘛。”
  施邦曜只得目瞪口呆,果然无法无天,三观尽碎。
  只见陈名夏裹挟着杨廷鉴带领着数百士子,风风火火的赶到承天门,便被五城兵马司的士兵给团团围住了。
  面对五城兵马司的士兵,士子们那是一点都不害怕,他们敢对我下狠手?
  陈名夏当即便要以肉身为武器将五城兵马司的士兵给冲散,然后冲进皇城,到午门闹事。
  但是没有想到,五城兵马司的士兵不等士子们动手,就率先动手,将这些士子给擒下。
  一些蹦跳得比较欢的,当即便被一顿拳打脚踢,马上就乖了起来。
  然后全部被抓走了。
  在后面围观的一些江南籍士子,顿时一阵后怕,还好没有冲动。
  既然朝廷我惹不起,那我总躲得起吧。
  当即便有一些士子收拾行囊准备回乡,还有一些人则留在京师准备看看后续发展。
  于是看起来一个惊天大事件就这么快被处理完善。
  百官顿时目瞪口呆,还等着看热闹,这还没有开始就结束啦,这些士子真踏马废物啊。
  施邦曜也是再次目瞪口呆,果然李大人的办法就是好,简单有效快捷,就是有点毁三观。
  这关键整个京师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反而舆论一面倒得说朝廷干得好,对这种想要闹事的士子就应该重拳出击。
  什么科考有内幕,暗箱操作,什么有违公平,肯定都是谣言,肯定是居心叵测者故意为之。
  我都考中了进士,这次春闱肯定是公平公正公开的,绝对不存在任何问题的。
  一甲第一的杨廷鉴现在是肠子都要悔青了,自己当时要是勇敢一点,劝解同年们冷静一点,现在也不会落得这个下场。
  不管结局如何,自己这次的状元肯定是没有了,搞不好进士的名额也不会有了。
  辛苦数年的成果眼看就要到手,结果直接飞了,真是欲哭无泪,何其无辜啊。
  当天夜里杨廷鉴一脸绝望的缩在监狱的一角,这时来了狱卒,将杨廷鉴提了出来。
  杨廷鉴顿时吓得魂不附体,这是要干嘛?
  狱中的其他同年见领头的要被提走,顿时开始阻拦,被狱卒们一顿拳打脚踢,马上老实了下来。
  一个个蹲在墙角,低声抽泣,太尼玛黑暗了,我们可是大明的举人,居然被胥吏如此对待。
  请你告诉我王法在哪里,法律又在哪里?
  杨廷鉴瑟瑟发抖的被带到一间房子,只见一名蓝袍的官员正悠哉悠哉的坐在椅子上。
  高尔俨淡淡一笑,
  “本官户部郎中高尔俨。”
  杨廷鉴顿时一惊,这是崇祯十三年的探花,于是便恭恭敬敬的行礼,
  “学生杨廷鉴见过高大人。”
  高尔俨还是淡淡一笑,
  “本官听闻你心向朝廷?”
  杨廷鉴赶紧说道,
  “学生对朝廷的忠心天地可鉴,今日事件学生也是被胁迫而来的,感请高大人为学生主持公道。”
  高尔俨站起身来,走进杨廷鉴的身边,小声的说道,
  “你只有一条选择,投靠李大人,此次科考的状元还是你。”
  杨廷鉴顿时浑身一颤,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始终不敢开口,这就给了一个选择,要是拒绝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啊?
  高尔俨见杨廷鉴,磨磨蹭蹭的,当即狠狠的说道,
  “时间有限,要是不答应,明天的太阳也不知道你还能不能看见。”
  杨廷鉴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哭哭啼啼的说道,
  “学生答应,学生答应。。。”
  高尔俨满意的点点头,
  “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李大人便是朝廷,为李大人效力就等于为朝廷尽忠。李大人知道你们江南籍士子肯定不都是冥顽不灵之辈。”
  “现在正好给你们一个报效朝廷的机会。”
  “虽然进士名额已出,但是再加上一点人问题不大。本官现在给你一些进士名额,你自己选一些忠于朝廷的两日后参加殿试。”
  “但是这些人要是在殿试上闹事,你的下场那就可想而知。”
  杨廷鉴顿时哭丧着脸,这是要自己去劝诫一些江南士子投靠李大人,可是江南籍士子对李大人的印象可不好。
  关键还不能随便选一些人,这监狱里面的五百余人肯定不能选,那就只能在外面选择。
  这外面的人是人是鬼谁知道呢,万一背刺在殿试上闹事,自己也要被连累,真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
  杨廷鉴只得弱弱的问道,
  “高大人,这士子的人数有没有个说法?”
  高尔俨淡淡一笑,
  “当然有说法,你拉来的人越多,那么就代表你对李大人越忠心,以后仕途顺畅,任你遨游。”
  “要是人数少了的话,后果你自己琢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