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真正的成长(3)

  木青云站在院里望了望天空,日头已经落下去,但天还没完全黑下来,遂决定到外面去转转。
  他先沿着族人的聚居地转了一圈,然后去了那棵歪脖树下。他站在树下向远方眺望,山野间弥漫着一层薄薄的烟霭,望去如梦似幻。
  过了今夜,他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了,他想。离开他的父母、他的妹妹、如月和族人,离开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树和这里的土地,想到此他心里突然袭来一股莫名的忧伤。
  他对要去的地方一无所知,他想,叹口气摇了摇头。真是的!不过离开两个月罢了,又不是不回来了,至于吗?他转而想到,同时松了口气。
  心里没底又怎么样?他总不能因为心里没底就不下山吧?那样惹族人嗤笑不说,也显得他自己太窝囊了!正如父亲对他说的那样:
  人这一辈子总会遇到难以把握的事,一旦遇到这样的事,不能因为心里没底就不去做。相反,应该硬着头皮做下去,道理很简单,不做那就永远做不成,而硬着头皮做下去,说不定前面就会柳暗花明。其实是否能做成并不是多么重要,重要的是得去做。
  对,不就是下山做工吗?有什么可怕的?也许他能克服期间所有的困难,最后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呢!一无所知又有什么关系?谁也不是生来就对什么都熟悉,时间长了自然就熟悉了。
  至于掌柜的和伙计?只要他交之以心、待之以诚、处之以礼,想必他们也不会太为难他的。如此一想顿觉心里轻松不少,他站一会转身回去了……
  李青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如月给木青云送药他全看在眼里,问她为何对木家小子那么上心,如月却笑而不语。女孩子大了,他想,有了自己的心事,她不愿意说,他也不好过问。
  不过话说回来,不问他也能猜个七八分。如月从小便很喜欢木家那小子,这点他是知道的,不过一直以来也只是小妹妹对大哥哥的喜欢罢了。
  可现在却不同了,如月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如今她的心里难免会多些男女的情愫。这是没办法的事,他想,因为这是每个女孩子都会有的经历。
  但他并不喜欢木青云:不是因为他说话结巴,而是因为他平时太过忧郁了。据《黄帝内经》记载:情志对人的身体有很大影响。即便撇开内经不谈,据以往的人生经验,他知道忧郁的人往往活不长。
  可话说回来,他不喜欢有什么用?如月喜欢!如月虽性情温和,但她骨子里却有股倔劲,如果他强加阻拦,她头脑一热不定会做出什么事呢。再说他也不想让她伤心,真到那时他也只有妥协了。
  青云那孩子看着是不开朗,但其实这也没什么,只是如月对他有那心思,不知道他那边怎么样?男女之事向来不好说,真担心如月的一片真心将来会付之东流,唉……
  现在想这些还为时尚早,他转而想到,同时翻了个身。再说感情这东西谁也说不准,先慢慢看吧!
  明天就是那些年轻族人下山做工的日子,此事虽然已经交给了大长老,但毕竟事关祭祖大典,他最好还是去看看,到时即便一句话不说,但对那些年轻族人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他突然感到心里轻松不少,又把身体翻了回来……
  一来族人大都认为赶早不赶晚,加之此事又与祭祖大典挂钩,故而对这事十分重视。特别是那些有孩子要出去的父母,一到这天简直就跟过年似的,天不亮就起来做饭。
  他母亲自然也不例外,这不,天刚蒙蒙亮便把他喊了起来……
  吃罢饭母亲便催着走,他只好跟母亲去了,妹妹和如月跟着也去了。天色微明,族人都在通往高岗的那条小路上流动,他们也融入了人流之中。
  等到高岗下面,只见那里早已站满了人,后边还在源源不断地涌来,不一会儿高岗下面便人头攒动。
  “安静一下!”上面突然传来大长老的声音。他抬头一望,只见族长和大长老并排站在高岗上面,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族长朝下面打量一眼,缓缓说道:“咱们青木族自上古时期得伏羲帝君和女娲娘娘青睐,成为守护天下苍生的四大部族之一,这一切都是咱们祖先的功劳!而族里举办祭祖大典就是为了感谢咱们的列祖列宗。
  “大家也都知道咱们青木族如今是四大部落中最穷的,族里的收入只能维持平常的日常开销,故一遇到重大事件就有些捉襟见肘,于是便有了让年轻族人出外做工的提议。
  “至于是谁提出来的现在已无从查考。其实谁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提议解决了族里祭祖大典的花费问题。正是因为那些年轻族人的付出,咱们族里的祭祖大典才能得以顺利举行,故而这种做法一代代传了下来。
  “下面的年轻族人们,现在这副担子已经落到了你们的肩上,希望你们能好好挑起来!虽说下山做工累是累了点,但却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特别是那些尚未下山历练的年轻人,对你们来说此次下山做工意义非凡!因为你们还没有任何江湖经验,你们可以把此次下山做工当成一次小历练,学学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待人接物,怎样处理江湖纠纷等。
  “这对你们以后的成长很有帮助,那样等到你们下山历练时多少懂些江湖经验,不至于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再说你们都是年轻小伙子,累点怕啥,是吧?将来咱们青木族这副重担还要交到你们手上呢,如果这点苦都受不了,又怎么能挑得起咱们青木族这副重担呢?
  “好,我就说这么多,希望你们下山做工期间都能踏实认真地干活,与人处好关系,争取为咱们族里的祭祖大典出一份力!”
  他看到族长雪白的胡须在晨风中飞扬,还是那张脸:宽广的额头、长长的睫毛、深邃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岁月的痕迹依然诉说着往日的沧桑,但他却突然觉得族长老了很多。
  是啊,他想,他身上肩负着我们青木族的重担,多少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我们青木族的宁静和祥和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他从小就很崇拜族长,如此一想,族长在他心目中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跟他老人家相比,我们的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
  “好,我再补充两句!”耳边突然响起大长老的声音,他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只见大长老清了清嗓子,说:
  “你们下山做工期间,若是与人发生了冲突,一定要尽量忍让,他骂你就听着,骂几句有什么?是吧?他打你也不能还手,你们是会功夫的人,挨几下又伤不了筋骨,是吧?
  “你们要时刻记着身上的责任,不能因为一时之气就跟人大打出手!我先把丑话说在前面,族规你们都知道,下山做工期间,谁要是给我灰溜溜地跑回来,我定按族规加倍处罚,希望你们都能牢牢记住这点!
  “好,就这些,接下来我公布一下带队的人选:东边一路由郭长兴带队,西边一路由郑克明带队,南边一路由苑庆喜带队,北边一路由胡宝成带队。”
  这时从人群中走出四个中年男人,下面的年轻族人也随之分成四队,他则去了苑庆喜那队……
  队伍出发了,一路过松树林小木桥来到镇上。日头刚从东方升起,古青镇沐浴在一片绯红之中,街边蹲着几个小摊贩,街上行人寥落。
  家人只能送到镇上,所以出镇便是话别时刻,母亲一把拉住他的手,说:
  “云儿,为娘只能送到这里了,以后就要靠你自己了。在外面不比在家里,一定要学会照顾好自己,平时要吃好睡好,干活勤快点,但也不能太累着,生病了要及时抓药,不能硬挺着,知道吗?
  “云儿,乍到一个陌生地方,你可能会有些不适应,这你不用担心,过段时间自然就好了。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做工期间一定要尽量与人搞好关系,你们相处融洽干活才会顺利。
  “另外待人要真诚,但也不能什么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凡事多留点心,别到时候人家把你卖了还不知道。
  “倘掌柜的和伙计都不好,记着不用管什么族规,该还手时就还手,人善被人欺,倘若你一味忍让他们只会变本加厉。
  “若实在待不下去就回来,挨几棍子总比受窝囊气强,这几两银子你带着以备不时之需,总之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免得为娘担心。”
  母亲慈爱地望着他,说着从腰里取出一个小布袋塞到他手里。
  妹妹走近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哥,在外面不要想家,好男儿四海为家,你就把红谷县城当成咱们雾青山,什么也不用怕,该干嘛就干嘛,要是有人欺负你就打他,不用费话!
  “嗯……另外没事时多练练武功,你越厉害别人越不敢欺负你!嗯……哥,你虽然不爱说话,但妹妹还是会想你的!”
  “是啊云哥哥,我和青姐姐都会想你的,你在外面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否则我们会担心的。平时要是能偷懒就偷会懒,不用那么拼命,族人也不差你一个,其实挣不挣钱无所谓,只望你能平安快乐。你能好好的,我们就放心了。”
  如月说,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眼里满含柔情……
  队伍沿着林荫路往前走,日头挂在天空,金色的光辉遍撒大地,晴空万里无云,阳光明媚,清风徐来。
  这时,先前那种离别情绪已去了大半,队伍开始渐渐变得活跃起来,一些族人开始闲聊起来,起初他们只是交头接耳,后来大声说笑起来。
  苑庆喜为人比较随和,因而并没有出来制止,所以队伍里一直话声不断……
  正午时分来到一家酒肆,走了一上午他们都有些饿了,苑庆喜还没发话,族人便一窝蜂似的进去了,他只好笑笑跟了进去。
  里面摆着七八副桌凳,族人一下占去了大半,一张桌子坐四个,六张桌子少两人,总共二十二个人。
  那老板是个中年男人,忙过来笑着问他们吃点什么。不用那么麻烦,一桌上两个菜,另外再来一些馒头,苑庆喜说,老板答应一声走了。
  没一会回来了,先上的是馒头,一上来便被族人哄抢了,他只抢到一个,好在还有小菜。
  吃罢饭,一行人接着继续往前走,一会儿到了红谷县城,走出城门洞,他顿觉眼前一亮:
  迎面一条宽阔整洁的大街,街上行人络绎不绝,街边商铺林立:什么酒楼、客栈、粮米铺、估衣铺、糕点铺、杂货铺……
  街边挤满了小摊贩,总之其热闹程度自是古青镇所不能比的。族人都开了眼,一个个都很兴奋,甚至还有一些不禁欢呼雀跃起来,如此一来难免吸引不少目光。
  先去的是三才酒楼,苑庆喜让他们在外面等着,领着一个族人进去了,一会儿出来了。第二个是粮米铺,过程和前面一样,接着便是富贵客栈……
  掌柜的是个年轻人,体型微胖,留着髭须;老板娘看起来三十出头的样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一身的脂粉气。另外店里还有三个伙计,老板娘向他做了介绍,分别是宋云龙、陈铁柱、齐海。
  宋云龙:他是红谷县的秀才,过两年就要进京赶考了,因家里穷凑不出路费,故而在店里做些活挣几个盘费。
  别看他才二十出头,但却志向远大,加上胸中又有学问,总之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陈铁柱:他是客栈里力气最大的,遇到搬不动的东西尽管去找他,他们搬不动,也许对他来说简直轻而易举。
  他小时候上过两年学堂,因此认识几个字,没事的时候喜欢下象棋,有事求他时只要陪他下盘棋,他没有不答应的。别看他五大三粗的,干起活来却很麻利。
  齐海:别看他长得猴精就以为他干活麻利,实话告诉他,客栈里数他最会偷奸耍滑,干个活磨磨唧唧,她和掌柜的若不催,一个时辰就能干完的事他能干到日头落西。
  另外他还有一个臭毛病,一看见漂亮女人就走不动道,恨不能把眼珠子贴到人家身上。记得有一次店里来个妙龄少女,一进门他就色眯眯地盯着人家看,谁知那个姑娘会武功,上去一个耳光,接着噼里啪啦揍一顿。
  尽管这样他仍不知悔改,不过倒是记住了一点:以后再看到带剑的女子,他有所收敛了。总之他没别的能耐,就长了一张好嘴,平时能说会道的,而且还善于察言观色、溜须拍马,故而很得客人的欢心,要不是看在好嘴的份上她早把他赶出去了。
  接着带他熟悉客栈的环境,老板娘指着说:看到了吧,东边那八张桌子,还有西边那八张桌子,他顺着她手指方向望去看到了四排黄木桌。
  那十六张桌子坐的都是吃饭喝酒的,平时只要送酒送菜勤快点,再就是别忘添茶续水就行了。另外记住一点:客人之间起了争执不要去管,特别是那些江湖人士,他们爱怎么闹怎么闹,千万不要去管。
  以前就出过这样的事,两个江湖中人来店里吃饭,不知为什么吃着吃着突然打了起来。
  有个伙计好心过去劝了两句,他猜怎么着,那两个人倒是不打了,反过来把那伙计揍了一顿,之后他们继续喝酒。那伙计则被打个半死,幸亏请大夫及时才保住一条命。
  再就是柜台,老板娘说,突然回过头,柜台就不用多说了,那是她与掌柜待的地方。后面架上那些坛子看到了吧,那些都是陈年佳酿,什么女儿红啦,一口闷啦,杜康啦都在那里,客人要酒时就到那里拿,记住了吧。
  还有东北角那个小门,看到了吧,她回身指着说,那里便是客栈的后厨,是他以后要常去的地方,必须得说一下:
  里面有一个厨子,长得胖胖的,个不甚高,平时也不怎么说话,可脾气却不小,发起火来摔锅砸盆的,因他做得一手好菜,她和掌柜的也就没怎么计较。
  记住端菜时他做好那个端那个,千万不要催他,他最烦人催,一催就急。他还有一个徒弟,瘦高个,长得很腼腆,平时帮他打个下手什么的。他徒弟脾气却很好,无论怎么说他都不还嘴。
  另外里面还有一个仆妇,五十多岁年纪,平时负责刷洗碗筷什么的。她干活倒是很麻利,就是有一点,嘴太碎了,整天喜欢说三道四的。以后听到她嘟囔千万不要还嘴,不还嘴还好些,一还嘴她更来劲,记住了吧。
  西北角那个小门也要说一下,老板娘说,旋即转过目光,看到了吧,就那个小红门,那个门通向后院。后院里有马厩,还有茅房,茅房就在马厩旁边,那个门平时是不上锁的,以后他方便时可以直接过去。
  另外后院还有一些房屋,那些房屋相对比较便宜,是供那些贩夫走卒住的。好,下面就这些,她带他去楼上看看。
  楼梯在柜台右边,他跟着老板娘过去了。很快来到楼上第一间,老板娘指着说那间是他们伙计住的地方,他们一会再过来,她先带他熟悉熟悉客房。
  随即一挥手:看到没有,那四个房间门口挂的牌子:天、地、人、和。那四间是上等客房,里面住得客人非富即贵,平时一定要小心伺候。
  他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他说就听着,千万别还嘴,更不能甩脸子。他们都是客栈里的财神爷,伺候好了不仅客栈挣钱,他也能落几个小费。反之,吃不了兜着走,就连客栈也有可能受到连累,有些人她和掌柜都不敢得罪。
  特别是那间,看到没有,天字一号房,那是客栈里最好的客房,里面住的不是达官贵人就是富商巨贾,再就是江湖上那些威望特别高的人,因此更得小心伺候。
  屋里一天至少要扫三遍,窗台桌子都得擦得一尘不染,被褥两天晒一次,后院里有晾干,到时候抱过去就行了。
  另外还得记住一点:必须随叫随到,即便当时在忙其它事,一叫就得赶紧跑上来,要知道下面那些客人跟他们是不能相比的。
  若门开着可以直接进去,倘关着得先敲门,这点一定要记住,因为那些客人往往脾气很大,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得罪他们。
  最后是车马的问题,那些客人来的时候不是骑马就是坐车,一定要照顾好他们的马。客人把马交给他后,牵着从街上绕到客栈后门,他们的马都很金贵,过程中不能磕着碰着,牵到马厩里就行了,喂食有老杨头照管,知道了吧。
  另外有一点:那些客人一般在屋里吃饭,不能因为下面忙就把他们忘了,他们点的饭菜一定要及时送上来,她刚才已说过店里厨子做菜没章法,所以要尽量把他们的菜单放在前面。好,大致就这些,她再带他去看看其它客房。
  二人继续往前走,那四个房间看到了吧,老板娘指着说,别看牌子上写的也是天地人和,但比刚才那四间要次一些。
  那是客栈里的二等客房,看到没有,那间天字二号房,里面的客人虽没有上等客房里那些尊贵,但同样也不能怠慢。他们也是客栈里的摇钱树,屋里虽不用像上等客房那样,但要保证一天打扫一次。
  另外窗台桌子也要擦干净,被褥五六天至少晒一次,总之不用像上等客房那样小心翼翼,但也不能马虎。
  那六个房间门口挂的牌子看到了吧,壹、贰、叁、肆、伍、陆,老板娘边说边往前走。那是客栈里的普通客房,也是楼上最差的客房,里面住的不过是普通客人。
  虽然是普通客人,但也不能太怠慢了,苍蝇再小也是肉,屋里地面尽量要保持干净,被褥十天半月晒一次就行。
  客房就这么多,另外有个地方得给他说一下,老板娘突然停下脚步,继而指着前面说:
  看到了吧,前面那个小红门,最尽头那个,那是她和掌柜住的地方,平时有事可以到那里找她或者掌柜的。当然,没事也可以去,平时多找她和掌柜说说话,对他学习说话有帮助,不过有一点,不能半夜听墙根……
  他们伙计的房间很简单:南边窗下摆着一张四方桌,靠北墙根那里是一溜大通铺,除此之外空空如也。
  他朝房间打量一圈,取下肩上的包袱放到床上,老板娘望了望他,说:他刚来先熟悉一下,下午不用干活,好好歇歇,明天早上开始干,有事可以找她或者掌柜的,说罢转身走了。
  晚上,老板娘抱来一床被褥,他便算是安顿下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