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五.悟道

  碧色竹笛躺在手边,岳织罗身上仍有热气,死去未久。
  全身数处致命之伤,血污了半边脸颊。那张向来毫无情绪、比雕塑都像死物的脸,此刻凝固住了她最后的神情,却比生前任何时候都要生动而鲜活。
  然而,并非恨意或遗憾,竟似蕴着某种释然。甚至,是安宁?
  可是分明,曾经携手追逐的那个目标还尚未达成?教坊遗志,也未及亲眼见证……
  江朝欢一拳砸在雪地上,有一蓬烈火在他心口焚烧。
  与君山大家慨然赴死、早已做好一切准备不同,自拜火教以来,事情总是那么猝不及防,完全不在掌控之中。这种无力感,他真的受够了。
  “这真是难忘的一天,对吗?”
  唯一还站着的、还能说出话的,是笑吟吟望着几人的谢桓。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死的会是岳织罗?!
  太荒谬了。
  见江朝欢几乎维持不住冷静,顾襄用仅剩的理智勉强吐出几个字:“……顾柔呢?”
  “这不是显而易见吗?”谢桓不再理会他们,转身开始处理这堪称惨烈的现场。
  大片的血迹在他手中被掩埋,又一点点恢复了白色的纯净,手法娴熟。即使是在做这种事,他身上仍有种光风霁月的大侠风范。
  当他把重伤昏迷的谢酽拖到一边,开始埋岳织罗时,与他咫尺相对的江朝欢忽然一凛,一把拉住他正在认真动作的右手,翻了过来--
  在他的掌心,沿着正中的掌纹,有一道极细的疤痕,横贯了整个手掌。只是大概年代太过久远、又正好与掌纹重叠,很难辨认罢了。
  但江朝欢确定,从前万不同手心没有这个。
  他们终于明白了:
  “小缙,也是你害死的。”
  原来小缙在自己手上留下的印记,也是他屡次欲言又止的内容,的确是在暗示那个掳走他、逼迫他、最后又残忍虐杀了他的人。
  可笑,那个人真的就是曾因时间悖论被他们排除了的神秘人,谢桓。
  在这一瞬间,江朝欢下定了决心:
  一定要杀了这个人,就在现在。哪怕付出一切代价。
  因为,他的危险、他的疯狂,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想象。继续与虎谋皮,只是害大家徒劳送命。
  几乎同时,顾襄心中也只剩了一个念头--这场失控的游戏,决不能再陪他玩下去了!周旋越久,只会把越多的人牵扯进去,直到那个深不见底的漩涡彻底吞噬一切……
  此刻手腕脉门落入江朝欢手中,谢桓却浑不在意,只是盯着江朝欢的神情,专注地品读着他的心理变化。似乎这比任何事都要有趣。
  当终于在江朝欢脸上看到不加掩饰的杀意时,他的笑容僵住了。
  “我们,不是朋友了吗?”
  说完这句话,他的身形已经在一丈之外。仍是那出神入化的千面阵法。
  不愿再和他浪费一句口舌,江朝欢慢慢起身,横握长剑在手,剑鞘的硌硬让他久违地感到了安心。
  柳营、小缙、岳织罗、父亲……新仇旧恨,他无日或忘。
  真气自内府萌发,他敛聚心神,认认真真抽出剑刃,抬起头来。
  此刻,他眼里只剩下了一件事。
  剑,动了。
  倏然,剑光飒沓如流星,森森雪影,倏然照出无数寒芒,难以逼视--
  这是快到极致的一剑。剑刃急遽流转,一息间已笼罩谢桓周身,江朝欢拈动剑诀,千万幻影化而归一,冲向谢桓咽喉!
  “山吟泽唱!”
  谢桓罕见的微露惊疑,登时身形疾拧避过。而凤箫吟中变化最为繁复的这一招出其不意,连抹十二次,配合“踏莎行”轻功,只一眨眼,江朝欢翻过剑尖逆循而上,一招“景星麟凤”,锋芒尽现!
  长剑分花拂柳、直抵谢桓后心,江朝欢却觉一股强大劲力阻滞,再难挺进半分--谢桓双袖鼓荡,暴喝一声,运起了纯湛内力盈在周身,同时,他也终于反手一掌,出招相抗。
  宛如滔天巨浪扑面,江朝欢呼吸一凝,内力亦自然而然充盈护体,却不得不退开数步,再度变招。顾襄见机亦挺剑上前,二人双剑合璧,招招致命。
  而与和顾云天的决战一样,谢桓出手也不留任何余地。
  只见他掌风迭起,脸上神情变得晦暗莫测,森然盯着二人,仿佛透过急遽变化的剑影看到了凤箫吟与穿云破交织的纵横剑气。
  这场激战虽不比方才精彩,但也堪称旷古绝伦。
  江朝欢自练成风入松后吸了不少内力,经过近日修炼定风波,已尽数化为己用,内力进益数倍,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剑法也开悟到了新的境界。尽管一直隐藏实力,但他武功已不逊于沈雁回和顾柔。
  顾襄亦练成了风入松,内力大增,近来更是开始修习定风波,已经初窥门径。
  二人肆意倾泄着积郁已久的怒火,合力之下,竟能在谢桓手中走过十几招,方落入下风。
  酣斗刹那,萧思退已带着昏迷不醒的谢酽离开,三人自然腾不出手来阻止,也无意阻拦。
  谢桓并不用水龙吟,依旧只以肉掌对双剑,看不出路数,但已从见招拆招变成了引两人变招出手,攻守之势易也。
  好在他中毒后两条经脉受损,身形时而阻滞迟缓,给二人留了些喘息余地。否则全盛之时,怕是他们也没有还手之力。
  激亢的内力引得风烟摇动,十六峰应声呼啸,一时天昏地暗,层云蔽日。
  极致的悲恨……多少条人命,那是堪比曾经对顾云天的恨意!
  江朝欢将凤箫吟变化到极致,定风波亦为根基支撑,相辅相成。这是他此生从未有过的挑战,然而正因对手太强,他反而在这场实战中得以窥到武学至高境界的一隅:
  谢桓的每一招都是破绽百出,但又浑然天成,无法真正突破;而他的真气浩如烟海,用来却是催发如丝,难以捉摸。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与拜火教中,主教霍祁的大傩十二仪是如此的异曲同工:无形无相,万道归一。
  唯有无招,才能破解所有精妙繁复的招式;唯有虚空,方能压制无论多么强悍的内力!
  原来这就是定风波的最终境界!
  在这一刻,他彻底明悟:
  定风波,本就只有七章,从来都没有第八章!
  或者说,与前七章的复杂工巧大相径庭,第八章是空白,是虚无,皆留给人去塑造……
  虚位以待,书写的答案自然各不相同,因为留白是为了自身的投射,那才能最契合每个个体。但共通的是,心与外物合而为一、相生相融,万物皆可为我所用,一切所求即为所得!
  没有任何文字能叙述这番奥义,图像亦不堪承载这种境界。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有第八章……
  至于打破桎梏、还是止步于此,全凭各人机缘,也唯有自行悟道。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定风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