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骑兵(2)

  “报——!”
  就在此时,传讯兵单膝点地,满脸焦急的来禀报:“还有援军,远处还有援军!”
  沈煊耳边“嗡”的一声,下意识顺着传令兵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果见远方旌旗摇曳,尘土飞扬。
  似有数万军队正在疾驰而来。
  眼见得此番绸缪功亏一篑,完颜将军眼底闪过了一丝沉沉的阴鸷之色。
  他皮笑肉不笑道:“齐王此番还真是送了我戎狄好大的一份礼。”
  沈煊被对方这话说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只恨得几乎咬碎了一口牙:“好你个薛子期,枉我兄弟素日里待你也不薄,你竟与昏君同流合污,来坏本王好事,待本王亲自出城去——!”
  “不可王爷!”
  黄龙飞的小眼睛在夜色之中看起来格外奸诈:“万万不可啊王爷!”
  “几十人已经恐怖如斯,更别提后头的大部队!咱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未免被人堵在陵豫关中,速速撤退才是上策啊!”
  由于薛远道从未带他出征,薛子期的名头在边关军没有那么响亮,边关的将领们最多听说过薛远道有这么个儿子,没有见过真人。
  可盛京来的军队对他却是如雷贯耳,如今又见了这等骇人声势,早就已未战先怯,谁也不愿意冲上去做给薛子期垫马蹄子的炮灰。当下齐齐应是——
  “黄将军说的对!黄将军说的有理!”
  “请殿下和完颜将军速速撤退!”
  …………
  “不好,沈煊小儿和戎狄蛮子要逃跑!”
  李铁塔目眦欲裂:“待老子领人去把他们给杀个片甲不留!”
  敢献关!
  王爷他也照杀不误!
  哪知薛念却摇头道:“李将军,陵豫关要紧,穷寇莫追。”
  说着,他凑到李铁塔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李铁塔蓦地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敬佩和不可置信的神色。
  片刻后他又狠狠地向着地上啐了一口,顿足捶胸道:“只可惜便宜沈煊这个畜牲了!”
  他这辈子最恨叛徒。
  还远远超过恨敌军。
  更别提因为沈煊开城投降,让他的兵损失惨重。
  他恨不得生啖其肉,生喝其血!
  薛念目光落在城墙上,缓缓道——
  “那也未必。”
  此次出京时,他带来了那把由沈建宁所赐,后来大周再也没人能够拉开过的硬弓。
  此时薛念将弓取下,干脆利落的弯弓搭箭。冰冷的箭矢瞄准了城楼上最位高权重的两个人。
  “嗖——!”
  弓如霹雳弦惊!
  如此远的距离,羽箭势头不减!
  不分先后射中沈煊和敌方首领!
  敌军登时大乱。
  英雄只会敬畏英雄。
  哪怕在许多年之后,人们也无比清晰的记得这一幕。
  记得有如天降的神兵!
  记得射杀仇人的离弦之箭!
  战斗在这一刻达到高潮,人人感到热血澎湃,军队成了一锅煮沸的水,在李铁塔的带领下,齐声高喊——
  “万岁!”
  “陵豫关万岁!”
  “少将军万岁!”
  数万人发出了同一个声音。
  声震长空。
  这个才不过二十出头的青年,以摧枯拉朽般的绝对实力,征服了这群铁血军汉的心!
  …………
  十日之期转瞬即至,可沈燃非但没有表现出任何放过袁济舟的意思,反而从谢今朝掌管之下的户部拨出一大笔银子,开始紧锣密鼓筹备太后的寿辰,并且派人去各地搜集奇珍。仿佛把袁济舟这个人给忘在了大牢里。
  可此时明明距离太后的寿辰就还有七个月。而且沈燃和太后关系不睦,往常这件事儿都是作为贵妃的柳如意在张罗,沈燃就是在寿宴上露个脸而已。
  沈燃的这种做法,在其他人看来无疑就是因为查不出任何证据,想要借此来拖延时间了。
  于是到得第十三日,沈建恒领着各位身份显赫的沈氏宗亲和王公贵族齐聚未央宫,打算给沈燃施压。
  这其中至少有一半的人还是沈燃的长辈,甚至比沈建恒辈分都高。
  年纪最大的一人今年已经有八十五岁,跟老忠勇侯袁旭乃是一辈人。
  算是沈建宁和沈建恒的曾祖父辈。
  此人叫做沈砾。
  在数十年前亦是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曾为大周皇室立下汗马功劳,可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手上一柄打王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只不过如今年纪实在太大了,又深知功高震主的后果,所以在沈建宁那一朝就不再插手政务,只专心在家里含饴弄孙。
  先帝沈建宁非常满意他的识时务。
  特下恩旨,准许他豢养府兵三千。
  其余王孙贵族最多几百。
  而且还许沈砾见君不跪。
  一则对方辈分实在是高,二则沈砾无大事基本就不进宫。
  沈建恒这个人虽然不务正业,但是却油滑的很,他不愿意总是由自己来做这个出头鸟,唯恐到时候遇到什么变故时难以抽身,所以特地三顾茅庐请出了沈砾。
  让他来主持大局。
  毕竟沈砾别的事不管,可对无故屠戮沈氏宗亲的行为,他亦是不能忍的。
  这也关系到他的子孙后代。
  虽然沈砾年纪的确是大点,但也正因如此,对方的身份威望都足够。
  而最厉害的是他那柄打王锏。
  别人打皇帝那是死罪,沈砾打了可就是白打了。
  至于沈燃会不会私下里怀恨在心……
  那不在沈建恒考虑范围之内。
  再说了,沈砾和沈煜沈烨还不一样,要杀这么一位年事已高,德高望重的老王爷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否则就会担上不孝的罪名,说不定甚至连帝王之位都要受到质疑。
  众人等了有一会儿,宫门外忽然响起太监尖利的声音——
  “陛下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