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贾蓉初抵鞍山堡

  广正十二年,十月。
  就在贾蓉完成武进士为期半年的培训。
  并开始进行结业考试的时候。
  宁国府袭爵人贾珍,也开始了第一次日常吐血。
  由于贾蓉在学习中表现确实优秀,再加上属于勋贵中人,顶上有人。
  所以最后贾蓉考核评语十分优秀。
  再次升职,升为了从六品总督事!也算结束了贾蓉在神都五军都督府的整个学习过程。
  接下来呢,就是对武进士的具体职务的安排,由于贾蓉提前打过招呼,要到东北前线。
  所以作为神都从六品总督事。贾蓉依照规矩本应成为从五品副千户,到达东北前线任职的。
  但是,因为贾蓉出身勋贵,朝堂以及广正帝为奖励贾蓉这种不怕危险、直面前线的态度。也想贾蓉影响更多的人。
  于是又把贾蓉提一级,变成了正五品千户。
  最后,贾蓉的职位被变成,鞍山堡驻堡千户所千户。负责鞍山堡周围三县数百里的兵备事宜。并日常的防备、巡查等。
  鞍山堡与贾蓉选定的三个市舶司中的两个的位置都极为接近。
  算是贾蓉几经挑选中最合适他的地方。
  而且鞍山堡接近沈城,在广宁后方。交通极为便利。同时,距离辽阳城只有600多里,也算是半个前线,满足了贾蓉的战争二线的要求。
  而且此地,地广人稀。其中山、林、水、湖相间,土地肥沃。是个建立基地的好好地方。
  贾蓉要在此建立一个,最少能容纳三万人的临时移民中转站。
  到达地方后,贾蓉先到地方守备府。
  领取了有定额七成半的粮食、兵器等物资。
  这还是因为贾蓉出身新贵,提前被打了招呼,其他人能领到五成以上,就是非常不错的了。
  贾蓉也知道规矩,并无过多的纠缠,领到物资。就来到了鞍山堡驻地。
  新官员先领物资,也是上级为其能够收取军心。所特意做的支持!
  随后就是点名、见面发饷而已。
  众鞍山堡的军士,见贾蓉一下子把七成五的军饷全部发放。除了副千户与几位百户表现得不太高兴外。其余人等都非常高兴。知道,新千户不仅不贪,还有门路!不然拿不到这么多军饷。
  鞍山堡说是驻兵有千户,但是实际上只有300余户。
  问及原因,有百户答道,原来千户所,是有一二十位精兵强将,但都成了原千户的家丁。现在随着原千户调走,已被带走。
  而且空余的千户位置,本来副千户正在活动。
  却不想,被朝廷指定,安排了贾蓉下来,所以副千户对贾蓉是有些不服的,但是也探听到贾蓉出身不凡。
  所以不满只能存在心里,只能在以后想办法。在具体行动中给贾蓉,穿一双小鞋而已。
  贾蓉看到偌大的千户所,只有兵300余位,而且都是不能说完全是老弱病残,也是基本上都是,不能当做战兵的兵员。
  算是知道,为什么在东北战线上。明明按照兵部名册,本应仗着人多势众的大庸,为什么面对老奴新崛起的女真,并未占据优势的一大原因!
  依照鞍山堡的例子。1000人只有1\/3的满额,那么整个东北战线一线的15万兵额满打满算,也就是5万多人。即使再加上东平郡王府的10万兵力,算满额。也只是老奴女真人口的两倍多点,还不到三倍。再加上大庸的战力松弛,需要防御的地方又多。
  占不了优势是很正常的,占了优势才是不正常的。
  再看看其他装备,贾蓉便觉得。这差不多就是要自己,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了。
  又见副千户与几位百户,似乎又都有些阳奉阴违的意思。
  如果是平常,贾蓉也许会静下心来。然后,或是拉拢,或是打压。最后再拿出一部分利益,来收买这些收买、收服副千户与这些百户。
  但是,现在已经十月了。首先,最晚到明年3月,府中的楚夫人将会离开。一旦楚夫人离世,贾蓉必须要回府一趟。
  而且,贾珍的状态,也不一定能比楚夫人多活多长时间。要不是怕楚夫人伤心,贾珍绝不会被留到楚夫人逝世后。
  所以,满打满算只有五个月的时间。贾蓉必须要在五个月之内,把这个鞍山堡打理清,为未来打好基础。
  即便作为武官,没有所谓的夺情一说。但是贾蓉至少也要离开一到两个月。
  如果到时候,这些副千户与百户起了其他心思。那将极大程度上,影响他的移民准备。会打乱贾蓉的整个计划!
  与其到时再后悔,不如提前挖出钉子。
  于是贾蓉便摆下酒菜,私下叫来副千户。
  直接开门见山说可以把副千户,调到金陵为官。不过要降一级。
  副千户闻之,神采连连。表示只要能离开前线,到达富裕的金陵!别说是降一级使用,就是降两级,他也完全毫无怨言。
  随后,贾蓉又联系了几名百户,除了唯一一名根在当地的百户没选择离开。其他几个百户,也纷纷愿意降职调离鞍山堡。如果是金陵这样的南方繁华地带。降两级也无所谓。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贾蓉一边从神都和其他地方,调集自己的培训的学生,以及收养的孤儿们。同时也写信告知军中勋贵,帮忙把副千户与几个百户调到南方其他地方。同时也把自己这些年培养的人中,达到百户、总旗的几人。调到了鞍山堡。
  其中一人定为副千户,其他几个分别从总旗升为了百户。
  这下,贾蓉才算是基本上,完全掌握住了鞍山堡。而原副千户则被贾蓉调入了金陵,成为了百户。贾蓉也出资,接下了几人在鞍山堡的私产!
  贾蓉这才开始在鞍山堡,组织堡中居民、与临近县民和附近的山民,开始开荒屯田。并根据鞍山堡的矿产,建立了一个临时铁矿、武器作坊和布坊等作坊,以及其他的相关军民产业。并逐步建立一些其他的民生配套措施。
  一副要大干一番的样子,惹得鞍山堡周围的三县县令侧目不已,不时派人探查。在经过一番接触后,贾蓉发现,这几个县令,也是不得不暂时坚守在这个地方。都是能够当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钟的样子。
  于是,贾蓉便慢慢的与之建立了关系,在源源不断吸引三县居民的同时,也让三位县令老爷手中的财富增加了不少。你好就是我好。县令也开始主动的配合,毕竟也没违反大庸律。
  一时间,可谓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最后就是鞍山堡的堡中兵力。贾蓉不断招募居民、山民、流民,汰弱留强。由于时间尚短,现仅有兵五百余。并且未训备完成,远远算不得强兵!但也打好了基础。至于原先的兵备,则只留在了名册上,暂时作为开荒兵,发半响。由原来唯一剩下的百户带领着开荒。由于贾蓉提前说,有新开荒的新田奖励,他们倒也并无怨言!
  于是,贾蓉的鞍山新基地,便顺风顺水的建立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