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汇合广陵

  次日。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一艘客船从曲江向北驶去。
  往北去则进入大河的另一条分支,进入广陵郡的地界。
  广陵郡位于陵州东北方向,与陵州的州治宜城郡相邻。
  船头站着两人,都是二十三四岁的模样,正是王诚与吴飞龙。
  “大人,老郑他们不会有事吧?”吴飞龙担忧道。
  王诚道:“放心吧!老郑这人你还不了解吗?走南闯北这么多年,早就成精了,况且先生也跟在身边呢!”
  吴飞龙听后,这才把心搁进肚皮。
  那位将军府长史也是一位智慧近妖的人物,王诚的很多场大战都有他的谋划,想来离开高密县应该很轻松。
  吴飞龙接着道:“大人,陵州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变故?”
  王诚点头,从高密县码头高价收取停泊费,他就看出这里出了问题。
  昨日为了抓他,更是不惜动用上千水军封锁江面,完全不把他这位当朝四品的破虏将军放在眼里。
  这只能说明一点,朝廷的力量已经被另一股势力代替了!
  “宁侯!”
  王诚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他,也唯有此人在陵州有这么大的能耐。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宁侯是一位野心勃勃的人,整合了天都府力量之后,下一步一定会把手伸向周边。
  三川郡就紧挨着天都府,江湖势力只有一个“神行镖局”能拿得出手,但在宁侯眼里什么都不是,翻手可灭。
  所以,综合考虑,宁侯一定会先拿下三川郡。
  “看来给我传信的十有八九就是玄卫中人。”
  王诚想到在无量县一位神秘人给他留的信件,劝他改道,之前还猜不出对方身份,现在他已经可以断定必是玄卫中人。
  只有玄卫才更清楚宁侯的底细,也清楚他王诚的底细,也有理由去救他。
  就在这时,二人身后传来一声质问。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会在我的船上?”
  只见,一名身材有些臃肿的男子快步走了过来。
  四十来岁的模样,一脸的横肉,因为长时间风吹日晒,脸又红又黑,胡子拉碴,凶神恶煞,有几分门神的样子。
  见王诚二人站在那儿不为所动,他扯着嗓子喊道:“问你们话呢?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在我的船上?”
  吴飞龙悄悄靠近王诚,他们都是偷摸上船的,跟贼一样,现在被人家正主发现了,多少有点尴尬。
  他红着脸小声说道:“大人,我身上的银子昨天都用了,现在是身无分文。”
  王诚拍了拍他的肩膀,从怀里掏出袖里乾坤袋,随手取出一锭金子,丢给船老大,道:“够不够?”
  船老大掂了掂金子的分量,少说也有十两,顿时喜笑颜开:“两位客官有什么要求吩咐老何一声,老何必定照办。”
  “给我们准备两间干净的房间。”王诚面无表情道。
  “哎哟!两位客官!你们来得好巧,老何手里正好有两间上好的客房。”船老大拍手说道。
  王诚道:“带我们去看看。”
  当下,船老大领着二人来到艏楼,直接上了二层。
  他指着两个空荡荡的房间,笑着对王诚二人说道:“就是这两个房间,不用出去就能看到外面的风景,两位客官可还满意?”
  “还不错!”王诚点头道。
  “那老何就先走了,有什么您二位叫一声老何。”
  船老大识趣地退了出去,转过身后,就拿着金子咬了两口,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
  王诚也没管他,让吴飞龙挑个房间先休息,他自己也挑了一个。
  昨日二人在水中游了那么长的时间,王诚倒是没什么,因为体内有五彩蛤蟆的内丹,来到水里就跟回到家一样,吴飞龙却是累的不轻。
  不过,吴飞龙的水性确实跟他说的一样,不是一般的好,水流那么急,他仍旧能鱼一样自由游动。
  王诚来到房间,盘膝而坐,定了定神后,开始修行。
  随着《伏虎拳》心法运转,真气运行大周天,修为渐渐增长。
  这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待睁开眼时,天色已经大亮。
  他感受着自己体内几乎没有变化的真气,不由叹了口气。
  没有沟通天地之桥,大成境界的武师凝练真元果然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
  王诚断定那一晚在他身上绝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让他无意中沟通了天地之桥。
  可是,刚才他摸索了那么久,仍旧没能找到天地之桥,更不知道如何去开启。
  “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一为地,一为天,一为阴,一为阳,贯通天地,沟通阴阳,是为天地之桥……”
  王诚想着关于天地之桥的记载,只记载了天地之桥是存在的,至于怎么贯通,从哪儿贯通没有明确的说法。
  “如果说,任脉是地,督脉是天,大成境界的武师,任督二脉早已贯通,天地之桥也已经形成了。”
  王诚暗暗思索,他觉得书中的记载多半是有问题的,天地之桥绝不是贯通任督二脉这么简单。
  联系那夜的经历,他忽然想到:“也许天地之桥并非具体的东西,而是一种状态。”
  想到此处,王诚双目顿时放出精光,他一下子有了思路。
  “只要能再现那晚的状态,就有可能再现天地之桥!”
  他立刻起身,走出房间。
  隔壁的吴飞龙在听到动静后,也醒了过来,跟着王诚一块儿出了房间。
  两人出了艏楼,迎面碰见一名男子。
  这是一位二十三四岁的青年,身着一袭白色长袍,容貌俊朗,腰悬一柄价值不菲的宝剑,剑鞘上镶着宝石。
  “是他!”
  王诚与吴飞龙彼此看了对方一眼,认出了这名青年。
  当初他们留宿无量县一个小镇的客栈时,碰到一名从无量观回来的万姓青年,就是眼前之人。
  “原来是二位兄台!”
  万姓青年也认出了王诚二人,当先拱手道:“常言道,有缘修得同船渡,看来咱们是真的有缘。在下万江,见过二位兄台。”
  “杨四!”
  “吴六!”
  王诚与吴飞龙也报出了名号,但任谁一听也知道不是真名。
  万姓青年也没在意,行走江湖,又有几个一上来就报出自己身份的?
  他看着王诚二人道:“二位兄台也是去广陵的?”
  “不错!”王诚点头道。
  “那咱们又顺路了,小弟也是去广陵的。”万姓青年笑道。
  “既然这么有缘,两位兄台可愿陪小弟喝一杯?”
  他向王诚二人发出邀请,王诚与吴飞龙也没拒绝。
  反正在这船上闲着也是闲着,有个人聊聊天也挺好。
  三人就着甲板上的一张小桌子坐下,然后又让船老大让人烧几个菜。
  万姓青年先打开话题:“看二位兄台气宇轩昂、英气逼人,小弟斗胆猜测,二位兄弟身份不一般!”
  王诚与吴飞龙彼此看了对方一眼,心想这姓万的眼睛好毒啊!
  “那请万兄再猜一猜,我们是干什么的?”王诚笑道。
  万姓青年打量着王诚,道:“杨兄目光如炬,静如处子,动如迅雷,此等气质唯有军中才能养成。”
  王诚目光一凝,原本他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此人竟然真的看出一些东西了。
  吴飞龙一只手暗暗握成拳头,目光有意无意地瞄向王诚,大有要出手的样子。
  万姓青年眉头一挑,“呵呵”笑道:“小弟是胡乱猜测!胡乱猜测!”
  “不要紧张!”
  王诚笑了笑,起身接过船老大端过来的酒食放在桌子上,随后给万姓青年斟了一壶酒,道:“万兄也非常人那!”
  “我……我……”
  万姓青年面露尴尬,道:“我就是个初入江湖的新手。”
  “新手可不敢随意带着一柄价值不菲的灵剑。”王诚摇头道。
  万姓青年愣了愣,取下腰间的剑,指着剑鞘上的宝石,道:“杨兄误会了,这就是一块发光的石头,根本不是宝石。”
  吴飞龙看向这柄剑,剑鞘看起来确实很华丽,虽然镶着一块宝石一样的东西,但难掩做工的粗糙。
  实际上就是唬人的东西,稍微有点眼力劲的人都能看出来。
  “是吗?”
  王诚笑了笑,随即神情一肃,目光看向那柄剑。
  “吟!!”
  下一刻,一道寒光闪过,剑突然从剑鞘中飞出。
  万姓青年吓了一跳,因为剑刃几乎就要划过他的脖子。
  没了剑鞘遮掩,这柄剑终于露出了它的真容。
  剑身长一米有余,通体光亮,散发着乌光,犹如墨玉打造而成。
  “这是乌晶剑?”
  吴飞龙两眼突然放出精光,他认出了这柄剑的材质。
  并非什么金属,而是由一种叫作“乌晶”的矿石打造而成。
  事实上,说“打造”并不准确,整个剑身基本上是天然形成的,只有剑柄、剑锷是后天加工的。
  乌晶本身就罕见,硬度大、韧性高,在所有灵材当中属于上品。
  自然形成的乌晶剑锋利无比,什么吹毛断发、杀人不见血、削铁如泥都是小儿科,最重要的是它能将武师打出的真气强化,威力堪比武宗的真元。
  吴飞龙看着万姓青年,道:“没想到万兄竟有如此灵剑。”
  万姓青年尴尬笑了笑,一只手小心翼翼触碰乌晶剑,道:“剑再好,也比不得杨兄那一身神通莫测的修为。”
  王诚不语,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而后故作诧异道:“万兄怎么不喝啊?”
  听到这话,万姓青年如蒙大赦,赶紧将乌晶剑收回剑鞘。
  “对!喝酒!喝酒!”
  他将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但怎么也喝不出酒里的滋味。
  因为出现这事,这一桌饭吃得没滋没味,很快就结束了。
  万姓青年没聊几句,怀抱着乌晶剑,跟躲瘟神一样上了艏楼。
  等他背影消失,吴飞龙道:“大人刚才是在威胁那姓万的?”
  “行走江湖,防人之心不可无啊!”王诚道。
  “大人是怎么看出那姓万的身上有乌晶剑的?”吴飞龙问出压在心里的话。
  王诚自然不会说他有透视眼,故作高深道:“环境影响生物,一个人在某种环境中生活的时间久了,身上就会养出不同的气质,耐心去观察,总会看出来的。”
  吴飞龙直挠头,有些听不懂王诚话里的意思,但他听出来了,王诚多半看出万姓青年的跟脚了,于是问道:“大人,那姓万的到底是什么来历?”
  “跟咱们一样。”王诚道。
  吴飞龙一怔,忽然,他想起了什么,道:“大人的意思是,他也是官场中人?”
  “即便不是,也是官宦人家子弟,那一身的富贵之气无法彻底掩盖,就像当初的你一样。”王诚道。
  见王诚提到了自己,吴飞龙挠了挠头,原来眼力这东西真的存在。
  临近中午的时候,客船在广陵郡的一处码头停下。
  王诚与吴飞龙全都下了船,然后与万姓青年挥手告别。
  二人离开码头,但并未走远,在码头附近找了一处酒楼,找二楼一处靠近窗户的位置,一边喝茶,一边关注着码头的动静。
  “大人,老郑他们能找到这儿吗?”吴飞龙问道。
  王诚道:“放心吧!离开前,我已经暗中叮嘱老郑,不走天都府那条水路,走广陵郡。只要他们走广陵郡,就一定会路过这里。以先生的谨慎,他们会下来看看。”
  事实上,就如他所料,至下午三点多时,一艘楼船停靠在码头。
  从船上下来两人,一个是船老大郑成,一个是刘庆生。
  王诚与吴飞龙赶紧下楼与他们汇合,刘庆生在见到王诚二人时非常激动。
  “有什么咱们船上说。”
  王诚将刘庆生一肚子的话都堵在嘴里,然后登上了船。
  上船之后,郑成立马起锚,楼船沿着河一路往东而去。
  甲板上,刘庆生跟王诚诉说他们这一路的遭遇。
  原来刘庆生他们一路并不顺利,高密县除了水道被封,城也被封了,他们是躲在乡下,最后借了渔船转了好几次水路,才离开高密县水域,买了一艘楼船来到这里。
  刘庆生道:“对了!大人,您的青雷也被带出来了,还是刘司马想到的。”
  “哦?子翔做得不错!”
  王诚暗暗点头,道:“好在大伙儿一路有惊无险,出了广陵郡,后面将一片坦途。”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