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科学打灰,从我做起(2)

  选矿完成,下一步就是烧制生石灰了。
  这也是李维最头疼的一步,因为不仅他不懂,法师们也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
  这就是实验室制取和工业化生产的区别了。
  李维要是让法师们烧制500克纯度够高的生石灰,那他们估计能水出十几篇论文;但倘若李维想让法师们一次性制取几十吨的生石灰,那他们大抵是懵逼的。
  就比如说眼下,在李维吐出“吨”这个单位的时候,约瑟夫脸色一变,用眼神示意:“大人你清醒点,在下做不到啊!”
  「你们这个世界的法师实在是我看过的小说里最弱的那一档。」李维心中默默吐槽。
  没办法,李维耐着性子去听豁牙的老窑倌前言不搭后语的讲述。
  当然,这份痛苦李维不能一个人承受,所以他把学徒们一起叫了过来。
  看着大家紧皱眉头的模样,李维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如果仅仅是为了制作罗马水泥,那么李维大可以在烧制完成后再进行筛选,从而规避这一步骤。
  但李维依稀记得的高中知识里,就包括了提高炉温的重要性和方法:
  更高的炉温是获得铁水的关键,而有了铁水,才能制造各种高性能的合金,有了这些合金,才能构建现代工业的脊梁;
  而想要获得更高的炉温,焦炭、鼓风、更高的烟道、耐高温材料、反射板、保温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焦炭要从煤中制取;
  耐高温的材料之一高岭土是煤层常见的伴生矿……
  当然,这就是李维知道的全部了,至于具体的工艺流程,李维目前连高岭土长啥样都不知道呢。
  听说煤还要分“无烟煤”、“褐煤”什么的,李维也是毫无头绪。
  即使是在李维熟知的打灰领域,现代的烧制水泥也有它的独到之处。而想要煅烧得到现代水泥,炉温也是要提高的。
  材料学的大厦鳞次栉比,但都脱离不了“温度”的地基。
  李维只能耐心尝试。
  ……
  为了让“门外汉”李维更好地了解烧制过程,豁牙的老窑倌特意新开了一尾窑。
  “窑分三层,最上面是通风口,地底下的是引火室,地面上的这一截用来烧石灰。”老窑倌对着李维连连比划。
  “通风口的高度是谁定下来的?”李维指了指窑顶。
  “只能做这么高,过几天人要爬上去封顶,高了够不着,矮了就烫熟了。”老窑倌指了指一旁的木梯。
  这边说着,那边烧窑工人们麻溜地把石灰石竖立在窑内,层层堆砌又留下一定的缝隙作为通风道,随后又在石灰石的上面铺上一层煤。
  “这样烧得猛、烧得多。”老窑倌想了半天没想出合适的形容词。
  李维猜测这应该是指合适的原料配比和通风烧制出的成品率最高。
  李维示意老窑倌不必着急,转头对一旁的众人说道:“记录一下石灰石和煤的配比,然后把工程营的人拉来和工人们学习怎么填料。”
  这种经过实践的“土方子”正是李维的盲区,或者说是任何科研和生产割裂的时代的盲区。
  李维要将这种经过千锤百炼的劳动实践通过科学的方式去演绎,去芜存菁,再反向推广。
  约瑟夫眼神闪烁,若有所思地瞥了一眼法师学徒们,开口道:“你们也去跟着学。”
  学徒们自然是没有拒绝的权力,老老实实地应下。
  填料完毕,窑工们在底部点燃木柴,意味着烧制过程正式开始。
  “大人,”老窑倌指了指日头,“上午开窑,等上半天,再来添料就可以了。”
  老窑倌又用木棍挑开窑身上的一道铁制小窗,对李维说道:
  “往后5、6天,控制火头不超过这道铁窗,慢慢添料。”
  “第1天火要小,旺了会炸炉。”
  “第2天等通风口冒出灰烟,就开始加大投煤量,同时缩小通风口。”
  “第3、4天都是最大火力燃烧,通风口冒的都是黑烟。”
  “等到第5、6天,通风口的黑烟逐渐变白,窑里的火也发白,再逐渐熄火,把窑顶封住,闷上半天,生石灰就烧好了。”
  “最后就是清理炉灰,刚好一个礼拜可以烧制一炉。”
  说到自己熟悉的环节,老窑倌的表达流畅了许多。
  李维将一串银币塞进老窑倌的粗麻衣里:“你是个好师傅,这是对你的奖赏。”
  “小的一定会烧出最好的石灰!”嘴巴咧到耳后根的豁牙老窑倌连忙立下“军令状”。
  周围的窑工们也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李维打了個响指,指了指身后的学徒们,对着窑工们说道:“现在,你们可以向这些学徒们说明自己在烧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每个有价值的问题都会得到奖赏。”
  “另外,今晚有烤肉。”
  窑工们兴奋地举起手中的铁铲:“子爵大人万岁!”
  ……
  “首先是石灰石和煤的品质,会影响烧制结果。”
  篝火晚会上,工程营的学徒们正在向李维汇报白天搜集的问题。
  “原料的大小也很重要。”
  又有人补充道。
  李维放下手中的羊排:“很好的角度,明天我们讲一讲「接触面」的相关知识。”
  受到鼓舞,又有人站了出来:“风,通风也会影响火焰的大小。”
  “窑,制窑的材料也很重要,有些土窑就是被火烧塌了。”
  ……
  “你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原理性的问题和实际生产操作对应起来。”
  听完学徒们的汇报,李维擦擦嘴,顺手画了一个大饼:
  “勘探组和烧制组的组长目前都是空缺的,一切取决于你们的表现。”
  “也包括你们。”李维对几名法师学徒说道。
  噼啪的树枝爆裂声响起,火光映在学徒们的瞳孔里,熊熊燃烧,像是他们的斗志。
  「对对对,就是要卷起来!」李维心中大乐:“今天早点休息吧,明早的晨练可不会取消。”
  ……
  等到学徒们离开,李维提笔给哈弗茨写信,调度一批陶瓷匠和泥匠前来。
  李维打算先找到高岭土,试一试能不能先制作出耐高温的水泥或者是耐火砖。
  没有耐火材料,再高的反应温度也只会先把反应容器融化,就像那些土窑一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