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设定、概念

  中世纪欧洲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爵位制度比较混乱,雇佣军、流浪骑士也多。
  很多读者也不想考究这些数据(其实作者查资料的时候也烦,地小妖风大,人少花样多)。
  所以作者在这里引入一些基础设定和概念方便读者大大们代入。
  仅供本书世界观下参考。与史实无关!与史实无关!
  具体如下:
  采邑——类似于咱们的“食俸”,接受供养但没有权力,也不能继承。
  荣誉爵位——字面意思,没封地。
  实封领地、爵位——就是大家理解的那种世袭领地。
  标准骑士领——最小的领地单位,大部分就是一个村庄及周边耕地,供养1位骑士和1到2个骑士侍从,视村庄富裕程度和人口而定。
  但不是所有骑士都有领地,“流浪骑士”由此而来。
  标准男爵领——3个采邑骑士领(可以理解为男爵本人的城镇、村庄)加上9个实封骑士领。
  所以一个“标准男爵”的领兵大约为12個骑士(重骑兵、铁罐头)、12到24个骑士随从(轻骑兵或者没有战马),战兵、炮灰、雇佣军另算,正常情况下不超过100人。
  骑士和骑士随从统称为“骑兵”。
  标准伯爵领——3个采邑男爵领(36个采邑骑士领)加上9个标准男爵领(就是说手底下封了9个男爵,自己的私军、私人地盘另算)。
  标准公爵领——3个采邑伯爵领加9个标准伯爵领。
  实权公爵通常对国王都有很大的威胁,数目稀少,不一定有,荣誉公爵才是主流。
  “大分权、小集权”就是贵族内斗的核心诉求——都不想要国王又都想当土皇帝。
  当然标准这东西就是为了打破而存在的。
  现实里历史上的欧洲贵族们也是在不停地吞并和反吞并。
  侯爵、子爵一般作为荣誉爵位、大贵族子弟的过渡爵位、大军事贵族的晋升爵位。
  大致遵循“公候—伯—子男”的爵位等级。
  历史上也确实很少有五等爵位全部实封的时期,公候通常都是一实一虚。
  伯爵属于大贵族阶层了,最厉害的伯爵基本就是实质上的公爵,侯爵同理。
  人口和领地大小都刻意模糊化了,抓大放小,毕竟涉及到领主之间的斗争人口数据一般都是指兵力了。
  如果还有什么别的问题的话,请参考“遇事不决,魔法科学!”
  别问,问就是异世界ヾ≧≦)o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