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乡村的事情交给我

  胡七、胡八听得双眼放光。
  大年初一它俩给岳川拜年的时候,岳川教导过它们编故事的公式。
  而岳川刚才讲的故事,在它们看来就是完美的套公式。
  那个村子在哪里?
  这不重要!
  物业到底是谁?
  这不重要!
  但是这个村子就像是自己居住的地方,那个叫物业的就像是身边的人和事。
  故事听起来很是粗糙,但里面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
  村民的愚蠢,物业的贪婪,丢东西的村民和没丢东西的村民不团结……
  龙阳忍不住发笑,“这个村子里的人也太傻了吧?什么人会这么傻?”
  翁胖子也跟着发笑,“一个村子,竟然也要修建围墙?他们修的起嘛?”
  “哪里的人会这般愚蠢,被人偷了还忍气吞声不说,还贿赂贼人不偷自己,可笑,当真可笑。”
  “对对对,这么蠢,一定是楚国的蛮夷!”
  龙葵遮住眼睛,低声道:“你们俩能不能别丢人现眼了?岳先生说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我逗你玩。逗你玩,懂吗?”
  龙阳兀自不服,“讲故事也要讲得合理一点,切合实际一点,就像《大侠姜十三》那样才叫好故事。”
  龙葵接着问道:“咱们姜国初建时,有墙吗?”
  一句话,说得龙阳哑口无言。
  不止是姜国,几乎所有的国家,初建时都是一片荒芜。
  周天子册封诸侯,都是从零开始。
  指一个大致的地方,方圆五十里册封给你了。
  龙阳想了想姜国,又想了想刚才的故事,顿时汗如雨下。
  倒是孔黑子左右看了一眼,朗声说道:“岳先生所说‘物业’,该不会是杨国老杨君吧?”
  其他人听到这话,纷纷“恍然大悟”。
  “对对对!此等伤天害理的货色,也就是老杨君可比!”
  “老杨君可恨,残害百姓,荼毒万民!”
  “岳先生何必遮遮掩掩,大可直呼其名!”
  岳川没想到众人会这般曲解自己的话。
  不过他没有解释。
  不解释就是默认,就是高深莫测。
  这一点在春秋战国时代很流行。
  比如庄子,他最喜欢讲故事,而且他说的故事都玄之又玄、奇之又奇。
  明明非常荒诞不经,但细细思索又寓意深刻。
  就如岳川方才所说的“小村有物业”和“北冥有大鱼”,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嘛?
  如果把文字加工一遍,修饰一番,也是流传后世的名篇。
  古人没见过小区,也不知道物业。
  他们会觉得这篇文章是虚构的,会觉得小村里的人很蠢,蠢不可及。
  但是他们又怎么会想到,两千五百年后的蠢货,还真就鼓捣出了物业折腾自己。
  花血汗钱请大爷买罪受。
  而岳川双手背负身后神游天外的模样,令众人更加敬仰、钦佩。
  “岳先生悟了!”
  “嘘,噤声,不要打扰岳先生!”
  随后,众人再次思考“物业”的故事,然后套入现实中进行分析。
  孔黑子向龙阳说道:“官员胥吏等同‘物业’,于治国安民有害无益,不若一体取消,永绝后患。”
  长卿也拱手说道:“在下年岁虽幼,不及诸位见闻广博,却多见官吏之害,少闻官吏之利。在下同意岳先生所言,物业者害民也,当乱棍打死,付之一炬!”
  王建思考了一下,也跟着表态,“老杨君之罪罄竹难书,死不足惜!”
  其他人纷纷谏言,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一时间,除了翁胖子没说话,其他人清一色表示取消官员胥吏的存在。
  有苏氏四只小狐狸最是欢喜。
  它们以前经常偷鸡摸狗,最讨厌的就是那些看大门的“物业”。
  “哎呀呀,咱们以前真是傻了,竟不知物业是自己人。”
  “对啊对啊,如果咱们跟物业合作,里应外合,偷东西不是更爽利?”
  “就算分一半好处给物业,咱们也划算啊。最主要的是安全、稳定、细水长流。”
  “哎,可惜啊,物业被乱棍打死,挫骨扬灰了,咱们无缘得见。”
  四兄弟为传说中的物业鞠了一把眼泪,很有种“君生我未生”的伤感。
  龙阳转向岳川,问道:“取消官员胥吏并非不可,但没了官员胥吏,这个国家该如何治理,又该如何运转呢?”
  龙阳缓缓起身,朝着洛邑的方向拱了拱手。
  “我闻天子政令不出王畿,以致天下礼崩乐坏!”
  洛邑,也就是洛阳,周朝的都城,周天子居住的地方。
  到了东周时期,周天子能够掌控的地方就只剩下一座王城。
  周天子的政令都出不了王畿。
  这是现实。
  龙阳不愿意看到的现实。
  孔黑子想了想,也跟着摇头,“岳先生,某虽不喜物业残害百姓,却也不愿看到礼崩乐坏的局面。”
  刚才支持岳川的人,此时也清一色的站到了岳川的对立面。
  岳川描述的场景再真实,也比不上眼下正在发生的事情。
  岳川哈哈一笑,问道:“天子的‘官员胥吏’和‘物业’是什么人呢?”
  一句话,说得龙阳心口一疼。
  谁?
  诸侯呗!
  说的不就是龙阳吗?
  其他人也都恍然大悟。
  周天子“政令不出王畿”,是因为没有“官员胥吏”吗?
  分明是官员胥吏太多了,也太强了,以至于失去了控制。
  岳川指了指头上的天,又指了指脚下的地。
  “人,头顶天、脚踩地,顶天立地者为人,卑躬屈膝者不为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顺从的是天地、道法、自然,从来不是官员胥吏和物业!”
  “田地里的庄稼,不是因为官员胥吏物业而生长。河里的鱼虾,不是因为官员胥吏物业而繁衍。君上若要国治民安,可问天、问地、问自然,无需问官员胥吏和物业!”
  “我赞同国相所言——官不出城、权不下乡!”
  “乡村的事情,就交给乡村的百姓吧,让他们自己治理自己,而不是派一群城里的官员胥吏去指手画脚,派一个城里的物业去胡作非为。”
  “如果君上不放心,那就交给土地公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