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天下武人入北京

  陕西*石城。
  “大哥,走吧,我已经侦查过了,今晚防守松懈,就最好的突围机会”杨虎力劝道。
  “嗯,好,吩咐兄弟们一起出城”满四一马当先往城外跑去。
  等出城一段距离后,满四望了望附近的确松懈,正准备离开时,周围举起了大量火把。
  “满四你无路可逃了,找死吧”李秉道。
  “杨虎力,看来我们被发现了,快走”满四急促道。
  “好的,那你就先走吧”说完杨虎力一刀砍死了满四。
  “兄弟们,我们原本就是朝廷固原卫,朝廷对我等不薄,为啥跟着满四这乱臣贼子与朝廷做对?”杨虎力高喊道。
  杨虎力在军中还是有些威望的,他这么一说,加上又已经被包围了,所以大家纷纷放下兵器投降,事后石城毁去,杨虎力提拔为新的固原卫千户。
  “兄弟们既然叛乱平息,那我们就回京吧,周玉将军,你回你的榆林关吧”李秉道。
  “是”周玉道。
  “圣旨到”一名内侍在几名黑旗兵的保护下,来到了军大营。
  “我等接旨”众人跪下道。
  这时他们发现这些士兵甲胄都是黑色的明军布面甲,之前没见过。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因京营数十年来,预备松弛,不堪重用,然天朝上国岂能没有强兵猛将呼?
  见之此,朕欲练新军,为天子亲军,以发旨天下各州招兵,开武举,亲军为五大营,
  朕让项忠,杨信,赵辅,刘聚,暂代四大营指挥(正三品)后立功尔,
  万达为黄旗营指挥
  项忠为黑旗营指挥,
  杨信为红旗营指挥,
  赵辅为白旗营指挥周玉为副,
  刘聚为蓝旗营指挥刘玉为副。
  原来的五军都督府改为五营都督府,
  由朱永担任五营都督府蓝旗营右都督,
  由毛忠担任五营都督府黑旗营右都督,
  由朱仪担任五营都督府白旗营右都督,
  由张懋担任五营都督府红旗营右都督,
  由汪直担任五营都督府黄旗营右都督,钦此”内侍念完后,都起来吧,准备一下吧,我还要去其他地方传旨,就不久留了。
  “公公慢走”李秉道。
  王越看着旁边发呆的周玉道。
  “你看你,你要对得住陛下和殿下的信任,年纪轻轻寸功未立已经是从三品的副指挥了”
  “嗯”周玉坚定的点点头。
  “那收拾收拾周玉就跟我们一起回京吧”
  成化五年十一月。
  距离皇帝发旨意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各州府已经通知武人武举可进京,原以为人并不多,谁知太多了,毕竟文举比较多,武举可太少了,天下武人进京进入新军,此次武举大量补充新军,可谓热闹非凡。
  城门口处,原来的五军营换装改为了四大营,把守永定门的是黑旗营,目前把守城门口的是四大营,黄旗营只把守紫禁城,由于天下招兵导致城门口十分拥挤,大量带着武器的武人进入北京城,这些人都有各州府发放的招兵武人证明,武人是直接通过考核直接进入五旗营当普通士兵,而武举先是在各县试举,过了才能去州府考举,过了州府给你一块武举令牌,才能来京师最终考试,武举最少都是军官。
  五营都督府中。
  “几位都督,这是殿下叫咋家交给你们的五旗营的军歌,这军歌大明立国以来,第一次听说给军队编歌,这可是荣宠呀,这是曲谱,每天早上集合后,训练之前都要配合乐器唱一遍,咋家告退”内侍退后走了出去了。
  只留下几位面面相觑,打开看后瞬间感觉心潮澎湃。
  向前方!我们的血气方刚!崭锋芒,震虎狼!
  向前方!我们的步伐铿锵!风雨里,我挺起胸膛!
  向前方!我们的热血滚烫!将使命责任扛在肩上!
  向前方!铁骑滚滚向前方!乘风破浪,威震八方,势不可挡!
  我们点亮和平的曙光,
  我们守卫大明的安康,
  我们豪气万丈纵横驰骋疆场,
  让我们再塑新辉煌!
  看大地,战神吐蕊在怒放,
  看战士,双手紧握住钢枪,
  看五营军队筑牢铁壁和铜墙;
  用胜利续写新荣光!
  雄壮!铁甲千军列阵威武雄壮!威武雄壮!
  力量!踏着先贤足迹战歌激荡!斗志昂扬!
  军旗终会永远在飘扬!在飘扬!!在飘扬!!!
  向前方!我们的军号吹响!崭锋芒,震虎狼!
  向前方!我们的士气高涨!风雨里,我挺起胸膛!
  向前方!我们铸铁血担当!将使命责任扛在肩上!
  向前方!我们阔步向前方!乘风破浪,奋力实现,强明梦想!
  忠于皇!打胜仗!
  皇家酒楼内。
  “来来来,喝酒,这皇家酒楼真好,我们武人吃饭都可以便宜好多,而且还不贵”一名武人说道。
  “是呀这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劳呀,如此看重我们武人,我刘三就决定了,如果能进五旗营,我就把命卖给殿下了,说不定以后还能进武烈庙受后人香火供奉”刘三高兴道。
  对面桌的人鄙夷道。
  “就你这样还想进?我有个表哥就在原先京营当兵,现在就在蓝旗营,他就说了,这次五旗营每营只收五万人,黄旗营你们别想了那只从锦衣卫和御马监里选,而其他四营每营只收五万人,现在的京师天下武人聚集,起码不下百万,哪有那么容易进呀”
  “兄弟,好好说话,这酒我请客了”
  一名其他桌兄弟过来蹭道。
  河间府东部官道上。
  一个路边的小茶摊里十几个手持兵器的武举正在喝茶,聊着武举的事,看得出来他们也是各州的武举准备进京会试。
  “小二,给我上壶茶”手持长枪的戚宁从远处骑马来道。
  “好嘞,不过没桌子了,您要不跟这位挤挤?”小二询问道。
  “嗯可以,敢问仁兄姓甚名谁?”戚宁下马道。
  “嗯一起坐吧,我叫俞通,看你的样子你也是武举人?”俞通道。
  “嗯,我是登州武举”戚宁承认道。
  “登州?登州有个戚家祖上乃是戚祥,是太祖皇帝亲兵,是你们家不”俞通好奇道。
  “嗯,是的,我大哥戚宣现任登州卫,那俞兄哪的?”戚宁好奇道。
  “南直隶凤阳,祖上也跟过太祖皇帝,不过现在落寞了,不提也罢”俞通道。
  “哦,我知道了是俞敏是不是?以开国功臣任泉州卫”戚宁眯着眼道。
  “哈哈哈,往事不提也罢,来喝酒”俞通尴尬道。
  “没事,别气馁,此次太子殿下英明神武开创武举,又招天下武人当兵,何尝不是给我们一个机会,光耀祖上的给机会,难道你就不想光宗耀祖嘛?”戚宁道。
  “嗯,对没错,好男儿岂能气馁,来喝酒”俞通认真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