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造福万民

  她想去看一看那些从未见过的地方,听一听那些从未听过的方言,尝一尝那些从未品尝过的美食。
  深入其中的感受不同的文化和氛围,了解不同的历史和传统。
  若是可以的话,也想同认识李若龄三人一样的。
  去结交新的朋友,学习新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眼界。
  就连游学途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好似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与那些困难相比,每一次旅行带来的都是成长,每一次挑战都是一场机遇。
  经历了柳寨的事情过后,她无比的想跳出现在的舒适圈,去融入并接受这世界本就存在的不公平。
  她虽然没想着杜绝一切这样情况的发生,却依然想尽己所能的为社会的良性发展添砖加瓦。
  特别是慕隼,若是他想争取那个位置,只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才能感同身受的爱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绝对不是一句空话那么简单。
  不做就不做,做咱们就力争做到最好。
  年岁尚小的时候,多见识见识民间疾苦,有利于他更好地了解民间的真实面貌,培养出一颗仁君之心。
  仁君有社会生活,甚至生存的经验积累,或许能更设身处地的为民做主。
  这样做,或许才能最大限度的造福于民。
  神与人类的壁垒,虽然不能打破,但是这辈子有幸为人,她只是想站在人类的角度为人类多争取一些福利,不为过吧?
  慕隼,之于无数精细着照料大的王子皇孙们,难得的多了这样一个历练的机会,何不好好利用利用。
  若是身处皇宫内墙, 他对这个社会的认知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停留在书本或者别人的口口相传中。
  然而,这些信息往往是片面的、人为过滤的,甚至于是过度美化的。
  经人之口的信息,很难让人了解社会的全貌。
  高高在上的爱民如子,更多的时候不过是句空话。
  天时地利人和的前景下,既然有机会深入了解社会,见识民间疾苦,即便不能真的改变什么,也会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
  通过见识民间疾苦,他可以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和民众普遍存在的贫困现象,更能设身处地的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困苦。
  此外,通过与不同背景、不同生活经历的人民交流沟通,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传承和生活方式,从而拓宽视野,增加人生体验。
  这些经历,将会让他更加开放和包容,也能更好地适应每一次的天灾与人祸。
  退一万步讲,即便这些感悟都不能有,至少能让他们更加成熟,也更有担当。
  既然经历过,必然会影响深远。
  还有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是死的,书上的知识是前人经验和感悟的积累,于后世而言,可以拜读的同时,也应该心存疑虑,敢于提出质疑。
  质疑的依据,自然不是凭空捏造,得有理论依托。
  而这些质疑的理论依托的来源,必然是同前人一样,于生活中积累起的经验和感悟。
  当然啦,游学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是不可避免的。
  对此,她无所畏惧。
  因为她始终相信,每一次挑战都是一种机遇。
  懒懒的深谋远虑虽好,却从未对人提及过。
  即便是百里玄,一时也把不准小丫头的心思。
  小胖丫头的眼眸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宛如天下最璀璨夺目的星辰。
  那光芒里隐隐闪耀的坚定和果敢,直灼人心。
  不大的小丫头,眼睛明亮无尘,宛若黑夜中最亮的明珠,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仿佛刚刚经历柳寨的一切黑暗对她而言,她不过就是一个过客。
  那眼神中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有的不过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未来的憧憬。
  小小的眼里,仿佛装下了天下万民。
  没由来的,心头掠过“造福万民”几个大字。
  有个声音在鼓舞着他,让他答应小胖丫头的恳求。
  他静静地凝视着她的眼睛,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情感。
  他想要拒绝她的请求,可是当我看到她那坚定的目光时,拒绝的话却再也说不出口来。
  小丫头眼中的信任和期待,让他无法辜负她的期望。
  “快了!”
  百里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笑着点了点头。
  懒懒脸上立刻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那笑容如同春天最明媚的阳光,温暖了在场众人的心房。
  特别是杜春生,若不是对自己的容貌太过自卑,他也想开口请求随行。
  触到满身的毛发后,终于偃旗息鼓。
  他不配!
  村子里能接纳他,是一回事。
  带他出门,又是另一回事。
  于情于理,他都不好开口祈求。
  这一夜,蓝家的团圆宴持续到后半夜。
  他们的笑声在屋子里回荡着,充满了久违的温馨与幸福。
  ……
  日子一天天过着,落溪一村的生活安稳和乐。
  无人注意到的地方,小小的村庄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
  高速运转,熟练至极。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再是惬意不过。
  伺候田地里庄稼,摸索起赚钱的营生。
  监督小崽子们学习的同时,大人们也争分夺秒的把时间利用起来,抓紧一切可能的机会学习。
  大家是一样都没落下,每一天都忙碌又充实的一天。
  听到杜春生的遭遇和柳寨的累累恶行,大家不由自主的回忆起逃荒路上的所见与所闻。
  甚至,他们曾经亲眼目睹过同类相食的惨状真实的在眼前发生过。
  他们都对这个世界有了个更直观的感受与认知。
  他们努力学习着书本上的知识,用来丰富自己的见解和远见。
  与此同时,他们更加自觉的督促自己学习武艺。
  他们不把自己练的强壮些,不跑的快一些,不会使十八般武器的话,真的到了沦落为别人砧板上的鱼时,就束手就擒吗?
  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他们?
  一眼能看透的结局,不在他们的考量范围内!
  不求长命百岁,唯求安享晚年!
  这要求,不过分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