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以绝后患

  “懒懒那小丫头连这都知道?”
  方扬不动声色的套着窦鹏的话。
  “嘿嘿……”意识到自己说错话的窦鹏摸了摸头,想着怎么蒙混过关。
  可他哪里知道,他面对的就是个老狐狸。
  他稍稍撅个腚,就能知道他要拉屎还是拉尿的主,怎么可能被他三言两语给糊弄过去。
  真说起来,窦鹏也算不上是个嘴上没把门的性子。
  一方面是方师爷是自己人,这不自觉的就说了心里话。
  方师爷连村子里种了稻子的事都知道,这不得是独一份的。
  另一方面,他不自觉的也想帮着懒懒在这个大人物面前刷刷好感。
  一个不注意,倒是有点骑虎难下了。
  憋了半天,窦鹏那张国字脸憋的通红,才堪堪冒出来几个字。
  “兴许是小丫头听村长大叔和蓝大叔闲话家常时说起来过吧。”
  说到最后,窦鹏还自我肯定的点了点头。
  好似他说了个无懈可击的理由。
  一个能说服他自己的理由,也一定能说服方扬。
  对此,方扬淡笑不语。
  “横竖村子里抓了不少蝗虫,一会儿我高低得试上一试。
  若是此法真的能行,那田地间的蝗虫可就不能浪费了。
  得组织了村里人都给收集起来,到时候晒干了试一试,就当养养地。
  即便最后证明没啥大用处,又没什么损失的,试一试总成吧。”
  “这兴许吧,过个一两日,那蝗虫还会来个回马枪!
  村子里时时刻刻缺不了人,你们当值的时候也得时刻警醒着些。”
  方扬极快的把蝗虫肥田的想法从脑子里过了一遍。
  想来也不是不行,当即应下。
  说话的功夫,两人已经走到蓝家院外,正好遇到早起的蓝老大。
  不一会儿功夫,蓝家人就都醒了。
  ……
  “ 李老爷子,今日我是来村子里学习经验的。
  这整个青阳县,怕是只有您老人家经历过五十多年前的那场席卷大半个华国的蝗虫。
  不知道您可有什么治理蝗虫的法子,给我说一说。”方扬对着李老爷子,不耻下问道。
  他同方知县翻阅县志典籍,得到的都是些前人书写,流于表面的东西。
  经不起深究,一深究,都是些纸上谈兵的空话,没一项措施能落到实处的。
  借此机会,他同方知县就想着可以多方打听积累,为后人留下些文章考究。
  这不正好有个两次蝗虫的亲历者,方扬可不得抓住机会,不耻下问。
  “方师爷折煞小老儿了。
  我就说一说我知道的方法,至于具体的能不能行,你们都是有文化的人,有文化的人脑子指定比我们的活泛。
  能不能用,一听就知道!”
  “这治理蝗虫,我当年听村子里的老一辈说过,有两种法子,一种治标,另一种治本!
  先说治标的!这种方法一般是蝗虫过境的时候得用。
  简单点讲,就是用尽一切能用的方法捕获或者消灭蝗虫,避免蝗虫对庄稼造成大的损失。
  不过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不大,一般都是些临时抱佛脚的笨办法。
  例如可以用火烧、用水淹……
  总的来说,治标不治本,小范围得用,大范围不好实施,该造成的损失,也是避免不了的。
  还可能一个处理不好,它们会在地里产卵,明年夏天,再次卷土重来,造成更多大损失!
  周而复始,土地也就彻底废了。”
  “第二种方法,就是把那些虫卵全部扼杀在摇篮里,不给他们长成的机会。
  唯一不好的就是那杀虫卵的药水有点贵,需求的量也有点大。
  若不是整个青阳县县衙统一用这个方法灭虫,收效甚微,毕竟那蝗虫卵太难杀了,还繁殖的飞快,效果也不大。”
  方扬点点头,方法还是可行的,利弊也分析得当。
  “那李老爷子,若是我能让整个青阳县都沿用这治本的灭蝗虫方法,您觉得这方法的可行性有几成?”
  “最少七八成吧!只是看那知县大老爷怎么取舍。
  毕竟这灭蝗虫的法子,说起来确实有点子劳民伤财,有可能连村民们这关都过不去。
  除非官府免费发放杀虫卵的药水,监督着让农户自己处理。
  可能还得出台一些强硬措施,毕竟侥幸心理这方面,大家懂得都懂!”
  李老爷子斟酌着,把自己的见解说了出来。
  “方师爷,这你就有所不知道了。普通农户日子过的苦,有一大半原因是世道原因。
  可又有谁敢说没有私心造成的呢?
  就说您要是以官府的名义发放杀虫卵的药水,都有人能昧下来。
  人心啊,是最经不起推敲的!”蓝老爷子帮腔道。
  “是啊!看着吧,这次蝗虫过后,又有一小部分村民要背起行囊逃荒去了,妄想去到一个不闹蝗虫的地方,总比在村子里担惊受怕的好。”付村长一脸担忧。
  “其实吧,哪有不受灾的地方啊!没有这个灾也会有那个灾,防不胜防啊!”
  这才刚刚落户,若是都出去逃荒,怕又是担惊受怕、颠沛流离的一年。
  况且,懒懒丫头说过,接下来这个冬日可是不好熬的啊!
  留在青阳县,不一定能活。
  离开青阳县,也不定是死。
  只能说,各安天命,自求多福!
  方扬眼睛一亮:“那如果我让大家收集蝗虫,送去县衙换钱,有人愿意干吗?”
  三个老爷子对视一眼,蓝老爷子顺手刮了一下懒懒的小鼻子。
  就你听得最认真,那一双小眼睛也亮晶晶的。
  怕是又在琢磨着吃蝗虫了。
  好好的小丫头,偏偏长了张吃货的嘴。
  “方师爷,我帮着问一句,县衙能出多少钱收蝗虫?”
  “一斗十个钱!到时候晒干了磨成粉,再卖出去,收支平衡应该没问题。”方扬算了一笔账,后给出保守价格。
  “哪有这么容易啊!这蝗虫已经过境,除非前头一点吃食没有,不然哪里来的蝗虫捡。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村还是我同付老哥能说的上话,趁着蝗虫过境的机会抓到这么老些蝗虫,别的村子哪有这机会。
  总不会蝗虫杀个回马枪,就为了我们多抓点?”
  “可以啊!”
  懒懒漫不经心的回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