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

  “殿下此言何意?”韦挺开口问道。
  李治道:“朝廷花费无数钱财修建的道路就是为了方便百姓出行。
  而百姓们只要能够四处走动就有可能会犯罪,如此道路就可以不必继续修建了。
  朝廷鼓励经商就是为了加快货物的流通,为此还开通了海贸。
  若是按照韦侍郎的想法继续维持原有的秩序那多出来的货物要卖给何人?
  既然没人购买自然也就无需鼓励经商,大家依旧保持以前的秩序便好。”
  韦挺听了李治的话以后马上反驳道:“下官所言并未包含此意,殿下怎可随意猜测?”
  李治道:“商业发展本就是如此规律。
  韦侍郎只想维持旧有秩序以图省力,却不知如今商品流通已然加快。
  若没有足够消费很快便会造成滞销。
  到时商家的货物无法售出定然造成亏损,如此一来便不再有人经商。
  无人经商很快又会造成物资短缺,到时物价上涨百姓们岂不是更要闹事?”
  韦挺被李治的话说得哑口无言。
  他只是见到李治向李世民提出了延长坊市的想法于是就打定主意想要阻止。
  对于李治所说的这些他完全不懂,因此也找不出理由继续反驳。
  此时一旁的刘洎开口道:“殿下所言未免有些言过其实。
  如今长安周边的道路已然畅通无阻,百姓们出行无忧自然可以随时来往于长安内外。
  如此一来坊市是否延长时间又对消费有何影响?”
  李治开口道:“刘大人看来是完全不知百姓疾苦啊!
  坊市将近午时才会开始,每日仅有半日时间。
  许多百姓为了逛一趟坊市却需要花掉整整一天的时间。
  本王想要问问刘大人,可知百姓多花费的半日能够创造多少价值?”
  刘洎被李治的话问的一愣,自己一个史官操心百姓们一天的收入做什么?
  李治见刘洎回答不出于是便开口道:“如今一个妇人长居家中每四日便可织得一匹绢。
  每匹绢的价格大概是一百块。
  本王不与你计算其它,单说这一人半天所耽误的钱又能买多少东西?”
  李治的话说完以后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了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同样不知道百姓们一天能有多少收入,但他们知道很多东西的物价。
  按照李治的计算一个百姓半天时间就能赚将近两斗米钱。
  这两斗米足够一家人一天食用了。
  刘洎并没有因为众人的反应而受到影响。
  他听了李治的话以后反驳道:“殿下此言未免过于夸大,百姓家中的织机只需一人便可操作。
  莫非百姓进城还要一家老小全部同行不成?”
  李治道:“看来刘大人是真的不了解百姓啊!
  这百姓们农忙时每天照看田地均需早出晚归,方能勉强应对。
  等到了农闲之时谁不想找份工作多赚些钱财?”
  刘洎听到这里终于不再说话,他知道自己在这方面说不过李治。
  其他人见刘洎不再开口自然也没人站出来继续发表意见。
  只见李治躬身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坊市运行多年制度早已成熟。
  延长坊市的开放时间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必然会是短期。
  儿臣作为雍州牧尚且不惧担此风险,实不知他人为何如此抗拒此事。”
  刘洎和韦挺不说话了,可是李治却没打算轻易揭过此事。
  延长坊市时间原本只关系到有限几人的责任,朝中的其他大臣们也都非常识趣。
  偏偏这刘洎两人明明与此事没有任何关系却还要站出来反对。
  李治不用想也知道他们就是想要和自己作对。
  他这句话看似是在询问李世民其实就是在提醒自己一派的那些官员:
  这两人是来找茬的,给我狠狠地喷。
  他的话音落下以后李哲第一个领悟了其中的意思。
  只听他开口说道:“陛下,韦侍郎与刘御史两人常年伴随陛下身边却完全不解民情。
  依微臣看来需尽快弥补此项缺失以便将来更好的辅佐陛下。”
  李哲的话刚一说完一旁的司农寺卿张儒就站了出来。
  只听他开口道:“陛下,如今便是一众皇子都要学习农事。
  两位大人常伴陛下左右却丝毫未曾关注此点,微臣看来实在不该。”
  颜立德开口道:“陛下,韦大人身为黄门侍郎若不能了解外界变化如何能为陛下分忧?
  刘御史每日记录陛下日常又是否尽心尽力?”
  三人的话环环相扣,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其中的意思却表达的很清楚:
  陛下,这两人不称职啊!
  他们三人的话说的含蓄,但御史中丞萧翼可就没有丝毫顾虑了。
  只见他上前一步开口道:“陛下,微臣弹劾黄门侍郎韦挺及治书御史刘洎两人慢待本职,不思上进。
  请陛下将二人调往地方补足自身所欠下的功课。”
  他的话说完刘洎和韦挺两人马上变了脸色。
  萧翼的意思明显是要将两人踢出朝堂。
  若是让其得逞两人这后半辈子恐怕都难以再回到中枢。
  偏偏两人之前在辩论中暴露了自己的短板。
  此时自己两人根本就想不出合适的理由辩驳。
  两人几乎在同一时间将目光看向了李泰,此时只能盼着他能站出来替两人说句话了。
  这一次李泰的表现倒是没让两人失望。
  只听他开口说道:“父皇,刘洎与韦挺两人的职责贵在忠心。
  他二人愿就此事发表意见本就证明了此点。
  儿臣看来两人虽有不足但终究瑕不掩瑜,大可不必如此小题大做。”
  李泰的话说完以后李承乾马上接口道:“父皇,两位大人的发言也是好意。
  虽限于自身认识有些错处但大可不必认真。”
  李泰和李承乾两人的话说完以后李哲等人全都未再发言而是将目光看向了李治。
  只听李治开口道:“两位大人虽然无甚大错但也需尽快补足自身短板。
  父皇国事繁忙,有时难免有所疏漏。
  两位大人整日留在父皇身边若是不能及时提醒岂非还要麻烦房相等人?”
  李治的话说完以后李哲等人马上退回了自己之前站立的位置。
  既然李治并没有揪住不放的意思那么这件事到此便算是基本结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