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学说的重要性

  两名教授听了袁天罡的话以后“哈哈”大笑。
  其中一人笑着开口道:“袁大人莫非忘了?我等可以将此物稀释啊?”
  听了这话以后袁天罡顿时一阵尴尬。
  他作为学院的院长兼教授,对于浓缩稀释之类的专业知识怎么可能会不接触和学习?
  只不过他刚才多少有些震惊过度因此没能及时想到这些。
  他尴尬地对两人说道:“方才只想到此物的威力,其他的一时间全都忘却了。”
  两人听完这话不由得莞尔一笑。
  随后三人便一同返回了学院。
  刚才的爆炸声将学院里面的人全都吓了一跳。
  此时袁天罡还要简单地向众人解释一下。
  研究出硝酸甘油的那两名教授则是回到实验室中继续进行他们的实验。
  他们还需要将硝酸甘油稀释到一个极低的浓度然后交给医学院去进行实验。
  学院方向传出的巨响同时也震惊到了居住附近的一些居民。
  他们的孩子也大多在学院里读书。
  因此很多人都跑到学院里来询问情况。
  袁天罡又不得不出面解释了半天并希望这些人能够帮他向其他居民解释一下。
  毕竟将来这种情况还有可能会多次发生。
  如果每次都造成如此大的动静可就不好了。
  他在这边安抚百姓的时候孔颖达已经跑去求见李世民。
  他在见识到了李治的学院里传授的算学知识以后觉得国子监里的算学课程已经没有了开办下去的必要。
  于是他向李世民提议将算学的学生们送到李治的学院去学习。
  李世民听了他的话以后犹豫了一下。
  随后才开口对孔颖达说道:“雉奴的学院乃是私人所设,暂时还无法直接考取功名,如此安排那些学员恐怕无法接受吧?”
  孔颖达开口道:“陛下,算学院的学子们即便考取了功名也不过是九品的官职,其中的影响应该不会很大。”
  李世民摇头道:“事情未必如此简单,须知九品的官职虽小却也是进身之步,总要比一无所得强上一些。”
  孔颖达沉思了一下说道:“既然如此不如干脆将晋王殿下的学院纳入国子监的管辖,如此一来那些学生岂不是也有了进身之步?”
  李世民苦笑道:“孔祭酒可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雉奴的学院里有着将近两千的学生,如此多人朝廷如何安排?”
  李世民的话可不是随便说说。
  要知道眼下整个大唐有品级的官员也不过才几千人。
  属于中央管辖的官员更是只有六百多。
  这突然冒出两千多人准备考取功名,而且还学的都是算学。
  这么多人要以什么比例录取?
  录取之后又能安排什么职位?
  孔颖达听了李世民的话以后才反应过来。
  于是他也只能尴尬地解释了一下:“臣只是见到晋王殿下的学院里算学更为优秀因此…”
  李世民摆手道:“此事倒也不怪孔祭酒,只是雉奴对这些学生早已有了安排你我就无需贸然干涉了。”
  孔颖达犹豫了一下说道:“微臣有个不情之请,还请陛下帮忙。”
  李世民道:“爱卿大可说来听听。”
  孔颖达开口道:“不知陛下可否从晋王殿下的学院中暂借两位教授给国子监,也好提高国子监的算学能力。”
  李世民皱眉道:“非是朕不肯依你,实在是雉奴的学说于大唐太过重要。”
  李世民说到这里认真地看向了孔颖达。
  随后郑重其事地继续道:“国子监有太多他国学子,雉奴的学说绝不可轻易传授。”
  孔颖达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因此他在听了李世民的话以后不禁疑惑地问道:“不过一套学说而已怎会到了需要保密的程度?”
  李世民严肃地说道:“此事说来话长,但想来爱卿已然接触过琉璃,肥皂等新奇物品。”
  孔颖达听了这话以后狐疑地点了点头,却不知两者有何关联。
  李世民继续道:“这些便是依据雉奴的学说研究出来的产物。”
  孔颖达听到这里终于有些明白了。
  看来晋王殿下的学说能够为大唐带来许多财富。
  如此来说的确是不能被他国轻易掌握,以免与大唐形成竞争。
  他自认已经了解了全部真相,因此也就打消了之前的念头告辞而去。
  却不知李世民所透露的仅是冰山一角。
  眼下大唐的盐,糖以及各种金属的冶炼工艺都因为李治的学说而得到了快速发展。
  除此之外将作监还制造出了很多先进的机器能够大量节省人力。
  这些都是增强国力的事物,怎么能够让他国轻易获得?
  就在李世民想着这些的时候,却忽略了李治所设计出来的一些工具正被一些人改进以后用于进行地理勘测。
  自从李泰被免除了参政资格以后对他主持编纂的地理书籍更加上心。
  于是便开始催促那些负责勘测的人加快速度。
  然而这些人手上的工具都非常简陋。
  每次所能勘测的范围都很狭小。
  于是这些人每次回到长安城交付新勘测出来的地图时总会聚在一起抱怨一番。
  这些人也都有各自的人脉,因此对于朝中出现的新事物多少都有一些了解。
  于是在交谈之中他们就知道了望远镜,水平尺以及角尺圆规之类的新式工具。
  这些工具对他们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他们便请求李泰出面让将作监帮忙制作一些。
  李泰虽然不太愿意和李治的人打交道,但是为了自己的政绩也只好拉下脸来去求颜立德帮忙。
  颜立德倒是没想那么多。
  毕竟李治既没有在他面前说过李泰的不是,更不允许他们随着自己的喜好去得罪别人。
  于是他便帮着那些负责勘测的人制作了一些指南针,水准仪以及经纬仪等仪器。
  由于这些东西有的用到了望远镜,因此颜立德还特意要求李泰亲自去请示了李世民。
  并且再三强调了一下不可随意让他人接触。
  要知道望远镜目前还是大唐的保密物品,更是被大唐的一众将领视为致胜法宝。
  之前针对吐谷浑的战争中,正是有了望远镜的帮助才使一众将领能够轻易发现吐谷浑人的居住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