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改变九

  赵府。
  嗯嗯,小葵清了清嗓子,学着吴忧的模样道:“轻柔可好?身体无恙呼?\"
  赵轻柔白了小葵一眼,脸色微红道:”别胡说。“
  ”真的,小姐,当时吴忧就是这么说的。“
  目光重新定格诗在画作之上,赵轻柔美眸里流露出浓浓的喜色。
  原来我在他心里这般重要。
  相比上官白,和吴忧在一起时,她更加的放松和愉悦,而上官白总是把她当成不谙世事的少女看待。
  赵轻柔看的出来,上官白对她的关心是真的,就像赵晋一般太过关心,久而久之,这种关心会无形之中形成一种淡淡的压迫感,这让赵轻柔心里微微的不自然。
  而吴忧则不同,吴忧对待她的方式很随意,这种相处方式让赵轻柔感觉到尊重和平等。
  对于吴忧的随意的一句关心,她清楚,他不是因为关心自己而关心,他是因为自己被禁足,正常的问候。
  简而言之,太过关心一个人,实际也是在限制对方的空间,而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反而更加的自然和长久,这就是上官白和吴忧,与赵轻柔相处方式的不同。
  皇宫,御花园。
  夏皇溺爱的眼神,看着一言不发的钰公主,说道:“钰儿,你也不小了,该找个附马了。”
  钰公主摇了摇头:“父皇,我还不想成婚。”
  当初,钰公主远离京都,率军去往边关,一去便是数年,其中一部分的原因便是因为婚事。
  这其中的内情,夏皇自然知晓,他叹了口气,放缓语气道:“钰儿,你身在皇家,不能由着性子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大夏未出阁的女子,全都效防,后果将如何?”
  闻言,赵钰沉默。
  一旁的沈贵妃见此,说道:“陛下说的极是,身为皇室儿女,当以国事为重,钰儿,你的婚事不能再拖了。”
  在入京之前,钰公主便已经料到,会出现现在的局面,只是没有想到会来的如此之快。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又身在皇家,婚姻大事由不得自己作主。
  似乎察觉到赵钰情绪的变化,夏皇略一沉思,说道:“京都的才俊之士,你看上了谁?父皇给你赐婚。”
  不等赵钰说话,沈贵妃连忙道:“陛下,臣妾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见夏皇的目光看向了自己,沈贵妃继续道:“江南沈家嫡子,沈青岩。”
  江南沈家是沈贵妃的娘家,也是江南最大的世族,论身份地位倒也合适。
  而青岩这个名字,是有些来历的,据说皇太后在世时,有一次乘舟游湖,当时,沈家正好得一子,沈家家主便请皇太后赐名。
  皇太后看了看周围的景色,说了八个字:青岩,碧湖,红叶,紫宵。
  沈家家主大喜,便以这八字依次为出生的男丁取名。
  这段过往,夏皇清楚,也由于这层关系,他没有犹豫,点头道:“准,钰儿,你可有异议?”
  该来的终归会来,钰公主清楚,这一次怕是躲不过去了,异议?婚事已经应下,有异议又有何用?
  ………………
  鲁尚书全名叫鲁由俭,这是吴忧从吴敌处得来了消息。
  夏皇命鲁由俭协助自己,完成京都交通的改制,吴忧一直拖到了现在,而鲁由俭始终没有出现,仿佛没有这么一回事。
  吴忧倒不在意,眼不见为净。
  次日,吴忧带着伤势已经痊愈的哑巴来到了府衙,府衙门前的捐助点已撤消,只有来往的路人。
  让邹县丞将难民营中,所有的工匠和壮劳力全部招集起来,在东城门处集合。
  又命石勇封锁东城区的主街道,禁止所有车马通行。
  安排好这些后,吴忧径直朝东城门而去。
  交通改制,并不需要吴忧亲力亲为,他只要先将东城的交通完成,剩余的交给手底下的人即可。
  简单来说,交通改制只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将青石地面用煅烧好的石灰,标记上指示图标。
  难的是让百姓对交通示意图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这种陌生的观念,需要一个过程。
  来到城门时,见城门外已经支起了许多的帐篷,吴忧暗赞朱明理心细。
  此时,已经有不少的衣衫褴褛的难民朝城门处赶来。
  等了一会儿,城门处便围满了难民,难民多为男子,其中也不乏妇人。
  不大一会儿,邹县丞带着人来到了东城门处,见吴忧已经等在此处,连忙上前道:“大人,消息已经通知了下去,可是原意来的人并不多。”
  如果是没有赈济之前,或许会来许多的人,理由是可能有饭吃,不过现在已经不缺吃食,吴忧没有说薪酬,来的人自然就少。
  吴忧看了看难民,大约只有五百人左右,点了点头:“这些人手也足够了。”
  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过来,吴忧对难民说道:“本官是京都令,现在需要人手,当然本官也不会白雇你们,壮劳力一天二十个铜板,工匠每天三十个铜板,表现优异的本官另有赏赐。”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样的薪资已经属于高薪了,一部分难民原本是来碰碰运气,想不到竟然有如此好处。
  另一部分难民是觉得吃了朝廷的粮,当为朝廷做点儿事,这是理所当然。
  不论是哪一种,吴忧所开的薪酬让他们兴奋不已。
  摆了摆手,示意难民安静,吴忧继续说道:“现在工匠和劳力分开,工匠站在左边,劳力站在右边。”
  很快,这些难民一分为二,站在左边的只有四十来人,剩余的都站在了右边。
  吴忧对邹成秀道:“邹县丞,劳力全部归你,待会你将户部门前的石灰先运一部分来,再挖几个大坑,灌满水,然后把石灰扔进去。”
  邹成秀不明白吴忧的用意,问道:“这是为何?”
  “你照做就行。”吴忧没有解释,说完,吴忧对左边的工匠道:“你们跟我来。”
  于是,四十多人跟着吴忧入了城。
  没走多远,吴忧在宽敞的街道上停了下来,问道:“你们可会看图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