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去京市

  没费什么周章就找到了妄图顶替安怡静上大学的那个人,夫妻俩心底总算是舒坦了一些。
  他们不打算打草惊蛇现在就去周雪晴家撕了她,而是回家先歇一会儿,然后再从长计议。
  陆向武继续骑车载着娘俩回家,安怡静一路上都在抱怨那个女人明明长得一点都不像她,为啥老鼠和小鸟能那么精准地就找到了她!
  大概她抱怨的次数太多,麻雀便落在小福宝肩上,叽叽叫了几句。
  小福宝给她娘翻译道:“它们说看到呢因果。”
  “因果是啥?好吃嘛?”
  这玩意儿太玄乎了,陆向武和安怡静虽然大致能明白什么意思,但要让他们给小福宝解释清楚,那可太难了。
  安怡静敷衍她,“以后你长大了就知道啦……”
  “宝宝啥时候才能长大?”
  “等你长得跟你大哥一样高的时候你就长大啦!”
  小福宝瞅了瞅自己的藕节腿,那还得好久好久好久吧!
  一家三口休息了一下午,第二天就回了和庄村。
  在昨天晚上他们就大致商量好了,过两天他们就动身去京市,一来是补办录取通知书,二来就是在学校附近买套房子,当作以后的四年母女俩的住处。
  至于四年后要不要在京市发展,等到四年后再说也不迟。
  还有就是小福宝的幼儿园也得提前去报名,免得到时候安怡静去上课了,小福宝一个人在家中哪也去不了,还得找个人带着她。
  两人商量好,跟家里人也讲好了这么个计划,正要收拾行李时,小福宝却不愿意了。
  她哭着喊着要把奶奶和哥哥们也要带去京市,要让他们都跟着她一起走,那撒泼耍赖的架势,让安怡静都汗颜她是从哪里学来的。
  不过他们也大致明白了她的意思,总之就是她在哪,家里人就得跟到哪,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
  着实是无理取闹又格外惹人心疼。
  好在她几个小哥哥也舍不得她,一听妹妹要去京市上幼儿园了,京市离a省那么远,说不定往后妹妹就跟小叔似的一年半载地都回不来一趟,几个哥哥当即就表示愿意跟着妹妹去京市。
  陆家大人们合计了下,今年怕是不行了,这事原也没有设想过,而且现在大人们都忙着抽不开身,陆向武夫妻俩一个人也带不了这么多孩子,因此估摸着得等上个小半年。
  大人们答应等明年一过完年就带着孩子们去京市上学、陪妹妹上幼儿园,陆奶奶也跟着去‘伺候’他们,又一遍一遍和小福宝拉钩,这才让她消停下来。
  小福宝也不是不懂事的小宝宝嘛,等半年就等半年。
  反正她麻麻说半年过得可快了,闭上眼睛睡几觉就过去了!
  就这样小福宝被爹娘骗上了开往京市的火车,同行的还有她小叔和梁少铭。
  现在是八月下旬,离开学还有将近一个月,想到陆向武和安怡静在京市人生地不熟的,有他们带着当向导要好很多,所以他们便也跟着回了京市。
  到达京市后,在陆向南和梁少铭的带领下,一行人轻车熟路摸到了北师大。
  然而现在是暑假期间,学校里面没什么人,门口也只有看门大爷。
  安怡静问看门大爷随便要了一个能管事的领导的电话号码,便先在周围的宾馆安顿下来。
  陆向南和梁少铭也想陪着他们等到把这件事解决,但被陆向武劝走了。
  这件事他们还帮不上什么忙,不如抓紧时间搞学习去,再有一年两人就要去国外深造了,清大人才辈出,他们得加倍努力才能争取到这个机会。
  两人也是听劝,便回了清大。
  说来也巧,在第二天安怡静给北师大校领导打去电话,学校的领导竟非常重视这件事情,还专程来到了学校接见了她。
  在多方核实了她的身份后,校方直接为她重新办理了一张录取通知书,并郑重向她承诺会严惩那个顶替她来北师大入学的人。
  北师大的师范院校,自创立之初起,就具有办学起点高、名师多、水平高的特点。所谓起点高,就是把培养高水平师资作为自己的目标。
  陶行知先生说过:“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即德行高尚,行为端正,才可以为人师。
  一个没有真才实学还通过这种下作手段窃取别人寒窗苦读十几年的辛劳果实,妄图顶替他人上大学的人,行不正品不端的,北师大若是姑息纵容了这种人进校园,那岂不是让z国的教育都跟着蒙羞!
  托安怡静的福,京市的各大高校今年都要严查新录取这一批学生的信息,只要是户籍信息里照片和录取通知书上的人不符的,一律不予办理入学。
  重新拿上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虽然它迟了一个月,但安怡静还是无比地开心。
  这件事到现在才算是落定,安怡静心里的大石头也跟着稳稳落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找房源和为小福宝办理幼儿园的入园手续了。
  北师大在二环和三环之间,这个地段的房子可不便宜,尤其还是临近北师大这么一座百年名校,和四合院一套就一两万的价格简直是天壤之别。
  陆向武带着娘俩打听了附近所有准备出售的房源,得到的价格在一平米一千三百元到两千元之间不定,可谓寸土寸金,要搁一般人还真的买不起。
  这么贵的价格,娘俩只住四年,安怡静觉得极其不划算,还不如租房。
  陆向武却笃定一定要买一套,就算只住四年,等往后再卖出去也要买。
  这几年通过他的观察,所有的东西物价都在陆陆续续往上涨,虽然涨得不多,但涨地很快!
  存钱是最没有意义的行为,很可能现在把能在京市买一套房子的几十万存到银行,等二十几年四十几年之后,这几十万在京市连几平米都买不到了。
  那他还不如现在掏了这个钱,等以后再用几百万的价格卖出去,比存在银行划算多了。
  安怡静虽然不大赞同他的想法,觉得他有些异想天开,但他若打定主意做什么她还是比较支持的。
  毕竟辛苦赚钱的是他嘛。
  最终陆向武用二十万的总价在北师大附近给娘俩买了一套三室三厅两卫的房子。
  幸运的是这房子虽然装修好了但原主人基本上没住过,所以就跟新房一样。
  夫妻俩对屋子里的陈设装修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他们还是询问了一下小福宝的意见,如果哪地方有她不喜欢的,他们就再换。
  小福宝却仿佛已经习惯了四处换家睡,她不懂自己小小年纪咋就那么命苦,到处住别人的房子,而且爹娘还明目张胆地要把别人家拆掉,万一哪一天人家回来了把他们赶出去可咋办?
  所以在爹娘问起她哪里有不满意时,小福宝头摇得像拨浪鼓。
  直到后来的后来,小福宝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她才知道她爹妈真是好有钱,有钱到不管他们家人去哪都能在那里买一套房子当成新家!她的同学也都可羡慕死她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现在她还只是个小奶团。
  可小奶团也有小奶团的烦恼呀。
  小福宝到了京市以后才发现这里跟自己家、省城的家还有脑脑家一点都不一样。
  这里一出门鼻子就像是捂了块湿布一样呼不上来气,到处都是大大的楼也没有多少小动物,周围和她年纪一般大的小朋友每天都是拿鼻孔看人,就好像他们的眼睛都看不见,只能拿鼻孔看人。
  小福宝也学着用鼻孔看人,结果脑袋往后仰着仰着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她恍然大悟,原来拿鼻孔看人是一项好难好难的技术!
  拿鼻孔看人的小朋友都好腻害!
  于是小福宝发自内心地敬佩起了他们,没过多久她也收获了零星的几个小玩伴,勉强能在一起玩儿。
  看着她终于能融入到这里,她爹娘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若是她不适应这里,那只能为她另做打算了。
  毕竟童年只有一次,一个孩子若是没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有句话说:幸运人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若是小福宝成了那个不幸的人,那他们这对父母当得真是非常不称职了。
  进入到新的居住环境,不光小福宝在努力交朋友,陆向武和安怡静也在努力进行社交活动,不光是为了他们自己,就是为了孩子有玩伴,也得和周围的邻居搞好关系。
  他们的邻居也都不是排外的人,时日长一些后便也自然而然地接纳了他们。
  九月初,陆向武和安怡静给小福宝报名了一家附近的私立幼儿园,他们都打听过了,这个幼儿园虽然学费很贵,可里面的老师和生源都不错,比公立幼儿园还要好。
  最重要的是,这家幼儿园伙食那是相当不错,两餐两点品类营养丰富,午餐和晚餐还都有小福宝最爱吃的肉肉。
  对于小福宝这样一个小吃货来说,有好吃的和肉肉,能让她在很大程度上快速适应好一个新环境和新的生活模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