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盛产牌化肥

  有人迟疑,“报纸上的报道应该不会有假吧?”
  “那还能有假!”
  “可这亩产三千斤也太夸张了吧!”
  陆向述也张了口,问道:“那报纸上有没有说他们是怎么搞得,才能让水稻亩产三千斤?”
  “听说是……用了什么化肥!”
  “对,好像是什么盛产牌的!”
  “对对对!就是这个化肥!”
  “亩产三千斤啊!我们当初怎么没买这个什么盛产牌的化肥啊!嗐!白种半年!”
  “那你说的,你当那化肥那么好买!也得有钱买!那一袋就老贵呢!”
  他们和庄村有钱买化肥的人可不多,自从今年家家户户都分了地,那村里的鸡粪牛粪鸭屎,甚至是厕所里的人屎,都让人捡得干干净净。
  去晚了还捡不到呢!
  现在村里的厕所都没有人去了,家家户户都有个装排泄物的大桶,尿了拉了都倒在大桶里,等积满了再倒在自家地里。
  “等把这茬玉米和小麦卖了,我也去买几袋那什么盛产牌的化肥!”
  “我也去我也去!”
  ……
  从田里回到陆家,陆向述就一直皱着个眉头。
  他倒也不是不开心,只是怎么也想不通究竟是什么样的化肥能这么厉害,让一亩水稻就能产三千斤。
  陆向述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卷了根旱烟在嘴里,不由沉思了起来。
  “大伯大伯!”
  这时,小福宝撒够了欢儿,一路从外面跑进来,她娘在后面追她追得气喘吁吁。
  “哎!大伯在这呢!”陆向述一见她就舒展了眉眼,心情都跟着好起来了。
  小福宝兴奋地举着手里的大青虫,“大伯!看!”
  那是一条全身长满黑点点的青色长虫,是玉米地里的。
  陆向述把虫子从小福宝手里捏过来,“宝宝真厉害!抓了这么大一条虫子!”
  小福宝一脸骄傲地挺了挺小肚子,刚准备再把虫子拿去给家里其他人炫耀,就被她娘拎着去了卫生间洗手去了。
  “臭丫头在地里什么都抓!抓完蜘蛛你抓青虫!脏不脏啊你!”
  “给老娘洗爪去!”
  娘俩咋咋呼呼地进了屋子。
  陆向述看着一拱一拱在手上爬的虫子又垮下脸来,深深叹了口气。
  这虫子虽然不是稻田里的,却也提醒了他,想要亩产量高,光施肥不行,还得防虫害。
  可六六六和滴滴涕这两类往年的特效杀虫药今年才因为残留问题被zf禁用,隔壁村那些人用什么杀的虫?
  如果不杀虫,那还能达到那么高的亩产量吗?
  那必定不能啊。
  这事里面肯定有猫腻,陆向述用脚都能想得到。
  他用脚都能想得到的问题,别人肯定也能想到,即便是这样,还是要去买那个盛产化肥,这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
  “吃饭啦吃饭啦!”
  陆奶奶喊吃饭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
  下午饭,苏桂兰用几捧白米跟人家换了只鸡,给小福宝做了土豆炖鸡块。
  小福宝两爪抱着鸡肉块啃,边啃还边絮絮叨叨,“宝宝好久没有吃肉肉呢!”
  陆明齐给她擦了擦嘴和手,毫不留情地拆穿了她,“妹妹昨天啃猪蹄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前天吃鱼的时候也说了……”
  小福宝晃了晃辫子,“昨天前天就是好久的呀!”
  安怡静:“是是是,对你来说只要一顿饭吃不上肉,那都算好久!”
  陆家人都哈哈哈笑起来,小福宝却扒着饭碗忧郁道:“要是所有人都能吃上这么好吃的肉肉就好呢……”
  众人笑得更欢,这么小的一个小不点,牙都还没长长呢,就学会忧国忧民了!
  看着又叫人心疼又让人觉得怪好笑的。
  唯独陆向述仔细琢磨着她的话,目光渐远。
  是啊,要是所有人都能吃饱饭该多好。
  晚上,陆向述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索性爬起来出了门,坐在石阶上卷了根旱烟。
  苏桂兰察觉到动静醒了,也跟着他出来蹲在院子里头。
  “想什么呢大半夜的不睡觉?”
  陆向述吐了口烟,“没想什么,你怎么起来了?快回去睡吧,明天还得收麦子。”
  “想什么你告诉我呗!说不定我还能帮你排忧解难呢!”
  陆向述不吭声,他一个人烦心就够了,何苦再让他媳妇跟着他烦心。
  苏桂兰知道他的脾性,也没再问,却是说起了别的。
  “咱小齐和小昊学习成绩可好了,在班里回回考试都能考满分!”
  陆向述嘴角隐有笑意,“那不是应该的,他俩当哥哥的,应该给弟弟妹妹都做个榜样。”
  “不知道咱小福宝上学的时候是番什么样的光景呢。”苏桂兰望着星空,“今天你都不知道有多逗,小福宝哭着喊着不要饿肚肚,也不要姐姐饿肚肚……”
  苏桂兰说着说着就笑了出来,“你说这闺女咋就那么招人稀罕呢……”
  陆向述也笑,“像是她说的话。”
  “那还有假!我们小福宝心地善良着呢!”
  语毕,两人沉默半晌,陆向述突然开了口,“我想办家化肥厂。”
  “化肥厂?”苏桂兰很是吃惊。
  办化肥厂可不比办纺织厂,化肥生产出来老难了!
  他们又都没啥文化,办化肥厂能行吗!
  而且近几年化肥厂效益本就不是很好,这下公社解散了,效益就更没得保证了。
  原因无他,农民都没钱啊!
  苏桂兰迟疑地问道:“化肥是咋生产出来的你都知道不?”
  陆向述摇摇头,“我可以学嘛,到时候进一批机器,请几个专业的人来。”
  “那钱呢?”得花一大笔钱建厂、买机器、请人。
  “我就是贷款,也得把这个厂子办起来啊!”
  陆向述抽了口烟又道:“而且办这个化肥厂,我也没想过挣钱。”
  若是旁人,听了这话后肯定会骂陆向述有病,可苏桂兰跟他这么多年夫妻,是知道他的为人的。
  他忠厚善良,这么做一定有他的原因。
  苏桂兰抿了抿唇,“那就去办吧!我支持你!”
  “时间不早了,赶紧回去睡吧!也不是啥大事……”
  “你先睡吧,我把这根烟抽完就回……”
  ——
  第二天,陆向述带着杨老八和村上几个有经验的庄稼汉,去了一趟临水村。
  临水村就是亩产三千斤水稻的村子,说是跟和庄村是隔壁村,只是大家口头习惯上的叫法,其实临水村离和庄村中间还隔了两个村子。
  一行人到了临水村,临水村人见着有外村人来,都热情地前来招待。
  陆向述直抒来意,“我们是永安村的,看见报纸上你们的水稻种得那么好,想跟你们来取取经。”
  “永安村?”临水村的人互相看了看,“听你们口音也是本地人,我们咋不知道本地还有这么个村呢。”
  “哦,我们是省城西边儿的,离这不近,跑了有一段路才找到这里的。”陆向述随便找了个理由糊弄他们。
  临水村的人一听,给了先前问话的那人一拐肘。
  那人赶忙点头,“哦哦哦,原来是这样,永安村!对对对,我记得你们村子,我还去过呢!”
  陆向述背着手往前走,听着他无中生有,内心觉得好笑,面上却不露声色地露出友好的笑意。
  “你们大老远到这来也辛苦了,来来,先到我们村粮仓看一看!”
  “粮仓?”陆向述狐疑地问出口。
  “是啊!”那人自豪道:“我们村的生产队没有解散,还是集体主义经济制度!”
  这个陆向述倒是不惊讶,他听说过,有些地方就是还保留着人民公社。
  临水村的人一路带着他们来到了粮仓。
  一进粮仓,几人就被仓库里面堆着的满满一仓库粮食震撼到。
  “这都是我们今年才收获的!”
  陆向述点了点头,“看样子报纸上说得都是真的!”
  “那还能有假!你这话说得!”
  陆向述望了杨老八,后者冲他眨了眨眼,而后带着和庄村的几人在粮仓里转悠了起来。
  “这么多粮食,你们怎么不卖出去啊?”
  临水村几人僵硬了一瞬,“哦,我们不急着卖!”
  “是啊,我们生产队里的人如今都不缺粮食,整天有吃有喝,这粮食也就不急着卖!”
  看他们脸上的喜悦不似作假,陆向述又问,“你们今年的粮食都在这里,队里人要分口粮,是不是还要从粮仓里领啊?”
  “不……不是用这种方法领,前面收完的时候,一次性发够一年的!”
  “对对对,一次性发够了一年的!”
  陆向述:“那你们总共发了多少斤?还剩下多少斤?”
  “你这外乡人怎么那么多问题,你到底是来干嘛的?”
  “我来取经啊!”陆向述理直气壮,“你们这搞得这么好!我当然要问清楚每一个地方,然后回去再教给村里人,不然怎么能说服他们跟你们学习啊!”
  临水村的人面上才又好看了些,“嗐!实话跟你说吧!”
  “我们水稻、玉米等等等等,今年之所以能收成那么好,全靠我们用的化肥!”
  “哦?”陆向述佯装很感兴趣,“什么化肥?”
  “盛产牌的!实不相瞒,这是我们村自己生产的化肥!”
  陆向述听他这么说,一下就恍然大悟,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