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卖炒瓜子:遇竞争后再火爆!(三)

  接近岁末的时候,天气越来越冷,围着炉子嗑瓜子打发时间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时候的陆家瓜子摊,一天的瓜子销量就可以达到两三千斤!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一天就能赚一千块钱!
  见陆家瓜子生意如此红火,好多小商贩都瞅着眼红,也跟着开始卖瓜子。
  这下,陆家的瓜子销量一下就受到了影响。
  刚开始他们还不知道,直到有一天摆摊时,发现路上的客人手中都拎着些瓜子!
  而那一天,他们的瓜子还没平时卖地一半儿多!
  为此,陆向武偷偷乔装了一番,去前面路段观察时才发现,有好多和他们一模一样的瓜子摊,在卖着炒瓜子!
  不光他们前面有瓜子摊,后面也有!前后夹击,陆家的瓜子生意才会急转直下!
  因着一直以来瓜子卖得多,陆家几人是一有时间就炒瓜子,这下一连几天销量下滑,不少熟瓜子都放哈了!
  放哈的瓜子影响口味,肯定不能再卖给客人,只能自己消化或者喂鸡,从人力物力上来说,这哈掉的瓜子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他们经商经验少,还没有设想过这种情况的发生,更别提亲身体验,这时一时半会地还都缓不过神儿来。
  趁着这几天瓜子卖得少,在缓口气的同时,几人也在积极商量着对策。
  安怡静提议道:“快过年了,反正我们也挣了不少钱了,要不就回家休息俩月,等年过完了再出来摆摊行不?”
  没想到一向听媳妇话的陆向武这回却摇了摇头:“不行,恐怕到时候等我们回来,就已经没有我们的位置了。”
  夏秋莲也点头附和,“武子说得没错,这生意这么赚钱,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和我们抢着干了,要是我们休息两月回来,积攒的熟客都会被别人拉走,到时我们再想回来跟现在一样赚这老些钱,可就难了。”
  “再一个,过年了上头也不管卖瓜子的事,瓜子能卖得更好!”
  “是啊是啊!可不能回家!咱就是耗,也得和他们耗到最后!就是这个春节不过了,咱也得把咱们的摊保住!”
  说是这么说,安怡静还是有些犹豫,“春节不能不过吧?”
  她小福宝已经是半岁大的娃了,都会喊爹爹和娘了,虽然发言不清晰也不准确,经常把她喊成‘凉’,把她爹喊‘迪迪’,可她肯定是比以前要懂得多得多了。
  这是小福宝出生以来要过的第一个春节,安怡静宁愿少赚些钱,也不想让自己的宝贝闺女少过这么一个隆重的传统节日。
  再说了,春节的气氛多好呀,小福宝本就喜欢热闹,到时她该多高兴!如果错过,那又该多遗憾!
  她为人母亲的,不就是希望孩子能开心快乐地长大吗!
  安怡静低着头抱着小福宝,从陆向武的角度看去,能看到她轻轻蹙起的细眉,似乎蕴藏无限愁绪。
  陆向武霎时间心里一慌,挣钱多有什么用,媳妇不高兴不还是白搭?
  “静静,年还是要过得,到时候等公社放假了,咱把娘和大哥他们接到县城来过。”
  安怡静还没说话,伍立英眉飞色舞地接了一嘴,“这好!今年在这过也新奇!娘他们过来了,我们瓜子能炒得更多!卖的钱也能更多!”
  安怡静闻言眉头皱得更深,“为啥要在县城过?人生地不熟的,过年连门都不敢打开,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我觉得……咱们还是回家过吧?”
  夏秋莲见状拧了伍立英一把,“掉钱眼儿了你!”
  随后给她递了个眼色,让她说话顾忌着点人四弟妹的心情。
  伍立英瞧了安怡静一眼,掩耳盗铃地背过身去,自顾自说小声了起来:“那你们说咋办?”
  “我就想挣钱,要实在不行,你们回家过年,我留下来卖瓜子呗。”
  伍立英娘家还有两个弟弟,都还没成年,以往她帮不上娘家,竟遭爹娘数落,现如今挣了钱了,上回偷偷拿了一百回娘家,她爹娘接到手里后差点把她供起来!
  她还头一次在娘家享受那么好的待遇,还想继续享受下去,可不得拼了老命挣钱吗!
  “过年就要一家人团聚热热闹闹在一起才叫过年,你不在我们那还叫过年吗?”
  夏秋莲望着伍立英的背影直想翻白眼,“要不然就这样吧,我们花钱雇人来帮我们摆摊子。”
  “不过前提是,不能亏钱!”
  她的意思陆向武明白,如果瓜子销量少再雇人摆摊,不说一个月的收入了,每天都是入不敷出的情况,那还不如不摆。
  可怎么才能让瓜子生意跟以前一样火爆呢?
  陆向武心中隐隐有了一个想法,“我们降价,价格从两块四毛一斤,就降到一块七毛吧。”
  他话音刚落,伍立英一下跳了起来,“这不是折本吗?”
  从两块四到一块七,一下子跌了六、七毛一斤啊!那得少挣多少钱!
  夏秋莲却不这么认为,“折本咋啦?折本一天也能卖出好多!薄利多销你懂不懂!就跟我们之前在村里卖衣服一样,价格定得低卖出去得就多!算下来跟价格定得高卖出去的钱少差不多!”
  她说到卖衣服,伍立英才恍然大悟!
  不过很快她又有了疑惑,“那按一块七一斤的价,我们每天得炒将近一千斤,才能跟原来一样卖到一千块!”
  “那不得累死!”
  他们现在三个人,就算把安怡静加上,也才是四个人,一个人平均一天炒二百五十斤,伍立英估摸着,其他商铺还没倒呢,他们就得先嗝屁咯!
  陆向武看了一眼他这个二嫂,一脸的一言难尽:
  “其实我们可以胆子放大一点,先雇上两个临时工,薪水按每天的销量发,卖得多就发得多,相反就发得少。”
  他这个点子太亮,在场三个女人听了后都微微瞪大了双眼。
  是啊!要想薪水挣得多,就得想方设法卖瓜子,炒瓜子,卖得越多炒得越多,薪水就越多!这搁谁谁不干劲十足!
  第二天他们就雇好了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按陆向武说的降七毛钱卖。
  那两个小伙子果然有干劲,边炒边喊降价,引得即使在别的摊位上买了瓜子的人也要来这再多买些瓜子回去!
  一天下来,瓜子的销量立即翻了好几番!
  甚至到后来,来买瓜子的人太多了,只能排队,一个队伍排五十米以上,两个队伍一百米米以上!
  这架势,要不是临近年节上头管得松,他们非得被一锅端进去不可!
  几天后,陆向武根据几日的销量算了一笔账:涨价以前,他们一天可以卖三千斤,只能赚将近一千块钱块钱;降价以后销量大涨,五个炉子天天炒不停,一天就卖两万斤!赚两千块钱!
  而且瓜子炉子不停地炒,在一定程度上还节约了煤的成本!
  陆向武是越做生意脑子越活泛,他甚至还想出在炉子底下焖地瓜的主意,只要客人买瓜子买到一定量,他就送一个烤地瓜!
  大冬天一个香喷喷热乎乎的烤地瓜捧在怀里别提多诱人了!
  有的客人就算原本不想买那么多瓜子,也会为了多得到一个烤地瓜买上很多!
  反正他们家瓜子足够便宜,买多了也不亏!
  没过多久,几乎半个省城的人都来陆家的瓜子摊买瓜子了!
  因为客人实在是太多,最忙的时候一片混乱,客人都恨不得上来抢瓜子!
  更何况小福宝又是在他身后的背篓里,没办法,陆向武只能为瓜子摊定了个规矩:抱孩子的妇女不排队,军人不排队,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不排队。
  瓜子摊彻底火爆后,周围的小摊贩又想模仿,可一来他们的销量和陆家的瓜子摊相比,相差甚远,降价销售不赚钱,而不降价又卖不出去,一来二去的,他们也渐渐没了踪影。
  被抢生意的问题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不仅解决了,他们还在原来的销售额基础上翻了一倍!赚得那叫一个盆满钵满!
  可很快,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在眼前!
  由于买瓜子的客人不可能用很大面额,面额最大的人民币也就是五块、十块,因此他们租的小院里,钱都快堆成了山!
  而这些钱他们又不敢存到银行,便用大麻袋装着,一袋袋都是钱!
  人在家的时候还好,人不在家的时候就老惦记着家里的钱会不会被偷!
  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他们得想办法花掉一些,再运回去一些,这样每天出摊的时候心里也安稳!
  为此,几人还专门休息了一天,用来整理这些钱。
  他们把钱从麻袋里倒出来,面额相同的捆成一扎子,完成后再在里面加上一张白纸写上数额。
  钱数很快被理清,十一月份和十二月份,仅仅两个月时间,他们就一共挣了四十多万块钱!
  四家分摊起来,一家就是十万块钱!纯利润十万!
  几人被这么夸张的数额砸到头脑都有些发昏!
  巨大的不真实感如阴影般笼罩在他们身上,让他们一时间连这间小院的门儿都不敢出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