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家庭‘服装厂’

  小福宝的满月宴圆满结束,陆家人办完了一件大事,心头松快很多。
  陆向武用礼钱买回来一辆自行车,自行车是永久牌,一百八十多块钱,准备等九月份的时候用来送孩子们上学。
  村里人这回没羡慕,直骂他败家,在他们眼里,他辛苦挣来的钱是彻底败了个精光。
  交完了上半年需要给大队缴纳的工分钱后,他‘被迫’暂时加入了挣工分的队伍。
  陆家的风头似乎也渐渐过去,好像又回到了以前的那个陆家。
  然而只有陆家人自己知道,他们家是真的不一样了。
  夏秋莲给小福宝和安怡静做的两身衣服,村里妇女追着问她们是在哪一家裁缝店做的,连六子也说这手艺完全可以做衣服卖。
  陆家兄弟是见过黑市买卖的,再加上有六子这条路在,当即决定让苏桂兰三人不要上工了,就留在家里做衣服。
  与其累死累活每天挣那几个工分,不如拼一把,挣上它一笔!就算暂时不能花在用和穿上,能吃得好那也是好的!
  期间陆向武去黑市走了一趟,托六子买了三台缝纫机在半夜运回来,又买了百十来尺不同布料和样式的布,和几本香港那边的服装杂志后,老陆家的家庭小服装厂就正式开始运行了。
  夏秋莲虽然不识几个大字,但她能看懂服装的潮流元素和款式,比如时下流行的女士服装大多具有碎花、条纹、格纹等元素,裙子居多,裤子以牛仔为主;男士服装就简单很多,白衬衣黑裤子是永不过时的打扮,再潮流一点,就是牛仔衣加牛仔裤,里面套件白t恤。
  其实夏秋莲觉得那些服装样式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她还能设计出更漂亮的。但现下经济并没有放开,万一被抓到做小买卖那就划不来了。
  夏秋莲也并不打算冒这个风险。
  她最先做的是连衣裙的样版衣,在做的时候都会仔仔细细教两个嫂子做服装是怎样一个流程、该怎么处理袖子领子等细节、万一做坏了怎么补救等等等等。
  她教得认真,两个嫂子学得也很认真,没多久就能比着样纸自己将裙子做出来。虽然比起夏秋莲来还差得远,但熟能生巧,总要有一个手生到手熟的过程。
  何况她们做出来的裙子,拿出去卖还是没问题的。
  夏秋莲每天能做三件,苏桂兰和伍立英就慢了些,每天撑死做两件半,这样下来一周就能做出至少五十件裙子。
  当然,是款式不一样的裙子。
  即使是那个年代,在大街上撞衫了也是一件尴尬的事情,所以她们尽量做得款式多一些,好出手。
  黑市的女士裙子价格是每件十八到二十五块之间,比国营商店和小百货虽然要贵一些,但胜在质量好,款式也新潮。
  服装的交货时间每周一次,四个兄弟两两组队,每次两个人送货。
  送完货他们就等下周送货的时候再收钱,交易全权由六子负责,他正常抽成,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算是场地费和代卖费,跟租家店子要缴纳的租金差不多。
  但交给他来做,陆家人不仅能少担不少风险,还不用自己去拉客源,着实是一笔很划算的交易。
  至于挣回来的钱,就交由三个做衣服的女人分。
  她们第一周的衣服就卖了一千块,付给六子抽成两百块,再刨去三台缝纫机三百九十块,剩下基本都是布的成本。
  这些钱都是陆向武出的,约等于她们第一周没有赚钱。
  可她们干劲却更足了,因为这就意味着第二周,她们将会净赚八百多块钱!
  八百块钱,八十多张大团结呢!平均下来每个人还能拿两百块钱,一周赚的比一年的都多!
  怪不得那么多人都铤而走险去干小买卖!真的太赚钱了!
  陆家众人瞠目结舌,连安怡静都心动不已,这钱来得也太容易了!就跟大风刮来的一样!
  不过她还是稳住了自己的心思,现在她最重要的是照顾小福宝和高考,学做衣服挣钱等明年也不迟。
  然而到了第二周,事实却与陆家人预估的大相径庭!
  跟第一周一在黑市挂出就很快卖出相比,第二周的衣服只卖出去了不到一半!
  对此六子的解释是,县城就那么多人,能买得起这些衣服的人已经买过了,短时间内不需要了。
  六子让他们不用着急,继续先做着,县城卖不动,他可以拿到省城去卖,抽成和在县城时一样。
  省城人多,也有钱,她们的衣服做得不错,会更好卖。
  陆家人定下心来,虽然现阶段只是卖出一半他们也觉得已经很满足,但钱这东西,谁会嫌挣得多呢?
  与此同时,夏秋莲的服装越做越得心应手,在这期间她萌发了很多服装设计的灵感,给家里包括陆奶奶在内的女人们都设计了一套服装。
  每个人的衣服都不一样,都是根据她们本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做出来的。
  衣服好不好看,一上身便知道,几个女人一穿在身上就舍不得脱,非要赶在休息日的时候要手拉手去县城逛一圈。
  这下可好,她们还没出村,就被村里的其他姑婆团团围住,直说她们不厚道,这么好看的衣服也不告诉她们是哪个裁缝店做的!她们也想去做一身!
  一直以来陆家把销路都放在了村外,这一次倒是提醒了他们,商机就在身边,村里的女人们也需要这些衣服!
  她们到底没能去县城,而是回来商量扩展村里的市场。
  村里人没什么钱,她们可以降低成本,从布料上省钱,再加上除去了六子的抽成,每件裙子完全可以定价在十块钱。
  村里卖的钱少,但短期内销量高,和县城省城定价高,一时卖不了那么快,赚得钱是差不多的!
  有钱不赚,那就是在亏本!
  不仅如此,村里的男人们也是一批潜在的客户。
  他们大多衣服都打着补丁,舍不得换,可谁还没个出门逛供销社、走亲戚的时候?谁不想穿得好看一点不遭人白眼啊?
  况且男人们的衣服不仅做得快,用的布也不需要多好看多贵的料子,定价可以定的更低,主要走的就是一个薄利多销。
  现下陆家做衣服都不是难题,如何交易才是最大的难题!
  这个问题也解决得很快!
  因为陆家的孙子们在外出玩耍的时候发现,其实村里人私底下偷偷用东西换东西。
  比如说今天钱家的鸡蛋吃不完,但没有米了,可以拿鸡蛋去找赵家换米!
  如此一来,陆家人也完全可以用衣服换村里其他人家的东西!布票粮票什么的最好,大米白面什么的也不亏啊!反正都是等价交换,就算被抓到,还能用两家人关系亲密互相送礼来当借口!
  他们说干就干,一时间,村里的人基本上都穿上了老陆家的衣服!
  而老陆家,也过起了主食里不用再掺着杂粮的生活!
  这要是让其他人看见,能眼红地把眼珠子都瞪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