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线上线下“疯抢”小溪县长

  光“必行”的总产值,就高达3490亿。
  五花香猪的总产值402亿元,再加上药材和粮食等其他方面,总Gdp4300亿。
  不仅成为余新市所有县的第一名,而且还比第二名西兰县,高出来1350亿。
  西兰县的cdp,因为绿色能源和大闸蟹这两样全国全球热卖,高达2950亿元。
  南桥县和西兰县断崖式领先新余市所有县。
  余新市这一年,围绕南桥县和西兰县的周围几个县,种植草药,Gdp高达400-800亿元。
  余新市的总cdp,高达1.03万亿。
  去年整个西江省cdp1.3万亿,因为余新市的Gdp猛增,西江省一举干到了2.5万亿,直接翻了一倍。
  直接从全国Gdp倒数几名,上升到第16名,在全国属于中游位置,再也不是垫底了。
  一月份新排名一出来,立即亮瞎了很多人的眼。
  很多人感慨,“能打败小溪县长的,只有小溪县长自己。”
  “我是南桥县的农民,不用出去打工了,今年在家里养殖五花香猪,家庭年收入23万元。终于体会到了家境殷实,是什么感觉了!”
  “我是西兰县的农村,我们村养殖的大闸蟹收入也相当可观,彻底脱贫,还致富了。我今年在县城买套房,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了。”
  “楼上两位有啥好显摆的,我可是‘必行’的工人,我们每个月有两瓶内购‘必行’资格,你们有吗?”
  “楼上大哥,咱们私聊,我出高价收购!”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南桥县老百姓感谢小溪县长。她来了之后,带领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才知道什么是社会温暖和幸福。”
  “我西兰县老百姓感谢小溪县长,祝福小溪县长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楼上南桥县、西兰县显眼包,可以滚了!我实名举报你们,我羡慕嫉妒恨!小溪县长什么时候去我们那边!”
  “我敢打赌,我们老家全国才是最穷的,没有比我们穷。我们需要小溪县长。”
  “你走开,我们老家才是全国最穷的!我们更需要!”
  “全国最穷算什么,我们老家是全亚洲最穷的!我念最需要小溪县长。”
  “我们老家是全世界最穷的,全太阳系最穷的,银河系,全宇宙最穷的。我们最最最……最需要小溪镇长。”
  ……
  全网都开启了自曝家丑,晒家乡最穷的模式,各种艾特他们当地的领导。
  没能力搞经济,至少有能力请外援呀!
  不择手段,把小溪县长抢到我们这边来,不就致富了吗?
  全网都开始爆炸了!
  有一个人开了一个帖子,小溪县长,已经完美地上交了一份南桥县答卷。
  接下来小溪县长是继续留在南桥县,还是被调往其他地方?
  “我们南桥县一年致富,政务提高,当真是一派欣欣向荣,安居乐业。上面估计会把小溪县长派往其他更加重要的地方!舍不得!”
  “据小道消息,别说南桥县留不住小溪县长,连余新也未必留得住。”
  “希望我们西江省的大领导,严防死守,至少把我们的小溪县长留在西江省。”
  “你们不觉得西江省会很尴尬吗?Gdp只能排到第三,还是被南桥县和西兰县断崖式领先!因此我推断,如果小溪县长不能调到外省,他的下一站必然是省会城市。”
  “我的天哪!小心县长的升迁速度,这也太快了吧,那么年轻,好像不符合惯例和常规!”
  “楼上就凭你说出这样的话,你就是混吃等死活一百年,那也只是浪费氧气,浪费粮食!”
  “当官我们不看其他的,我们就看政绩,能不能带领当地百姓过好日子?其他的都是瞎扯淡!”
  “楼上说得对!”
  “附议!”
  “附议!”
  ……
  现在老百姓人手一个智能手机,很多人把自己内心的朴素的美好的想法在网络上表达出来。
  线下,“小溪县长争夺战”,彻底爆发。
  余新市原本还算富裕县的宝菱县陈书记,成了今年的倒数第一。
  当他拿到数据单的时候,直接傻眼了。
  他脑海里第一反应就是,今年他要被罚站了!
  西兰县姓王的一定会嘲笑他。
  不过此时他也顾不得难过,直接冲到了张书记那边,整天哭穷。
  “张书记,我们宝菱县以前还有个面包车生产工厂。可现在经济效益越来越不好,您可一定要把小溪县长调到我们那边呀!”
  张书记听到这话,指了指桌上的申请 “看看吧,除了南桥县和西兰县,剩下的所有县都跟我申请了!”
  “小溪县长只有一个,而且现在怀孕八个多月,我怎么分啊?”
  陈书记傻眼了,最后耍起了无赖,谁穷谁有理,“反正现在我是倒数第一,我全县最穷,我们现在最需要小溪县长。”
  “小溪县长怀孕了,那你可以先发调令,等小溪县长生完孩子,坐完月子出了产假,再来我们县指导工作。”
  就在张书记跟下面的县长书记们,讨论小溪县长的人事安排问题之时,省里刘书记的办公室都快被挤炸了。
  除了余新市,所有地级市,甚至是西江省会城市领导都挤在他的办公室,强烈要求把小溪县长调到他们那边主持经济工作。
  刘书记被吵得脑仁疼,“大家不要争吵,了解大家想要进步的心情,可是小溪县长只有一个人,我们要开会,统筹安排!”
  刘书记费了好一番口舌才把下面的这些急得快要着火的下属们安抚住。
  这些人离开了之后,省会城市的郑书记,去而复返。
  这就体现了省会城市的便利,近水楼台先得月。
  “刘书记,咱们省会城市,在全省只能排到前三,甚至连西兰县和南桥县的Gdp都比不上。”
  “虽然咱们省的Gdp已经到了全国的中等水平,但咱们西江省会都被笑掉大牙了!被两个县城超过,而且还是断崖式赶超。”
  “您不把小溪县长调到咱们省会昌事,那明年可能又有几个县超过咱们的省会gdp,到时候更加难看。”
  “省会城市作用非常大,它可是咱们西江省的脸面。咱们省会城市发展起来了,可以带动下面的县和市发展。”
  “反观地区上的县发展起来了,对咱们省会这样的大城市,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带动作用。”
  刘书记其实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仔细斟酌之后,他也觉得把小溪县长调到省会城市来任职,更好一些。
  为了防止小溪县长再一次被余新市的张书记调走,省里的刘书记跟组织部的领导商议,当天晚上抢先就给林小溪发了调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