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烧玻璃

  看完商铺回来以后,郭京就一直在想他的生财之道。
  虽说如今天师府香火鼎盛,每日有源源不断的香客来添香油钱。
  但是,钱这种东西谁会嫌多呢?
  况且,郭京要做的事情,需要花钱的地方也不少。
  天师府的香火再鼎盛,那接客量也是有限的。
  想要发大财,还是要经商才行。
  肃王这个人的确真诚,给他送的铺子,都是顶尖的好地段,而且还是联排。
  如今这些铺子基本上都租出去了,每年租金虽然也不少,但肯定不如自己做生意赚得多。
  不过,他能做什么生意呢?
  大家都在做的,郭京觉得他肯定比不上人家经营许久的经验。
  就算他拿出前世的现代销售模式,也很难把别人都给挤下去。
  因为人家也不是死的,能把生意做好,哪一个不是人精?
  别把古人当傻子,郭京敢保证他就算能用销售模式压别人一头,很快也能被别人赶超。
  所以,他要做就要做点别人都没有的。
  开封府临靠黄河,黄河里面什么最多?那当然是沙子了。
  沙子能做什么?
  没错,就是玻璃。
  郭京就准备动手搞玻璃。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暴露出他初中物理还不错这件事情。
  他依稀记得想要融化沙子制造出玻璃,大概需要的熔点是一千七百度左右,不过想要融化成玻璃的话,则是需要两千二百多度的高温。
  大宋的冶炼技术倒是很发达,连钢都能炼制出来,所以问题应该不大。
  说干就干,郭京立马让高柄去给安排了一个冶炼炉。
  直接把老铁匠的炉子给整体运到了天师府的后院。
  “祖翁,东西都准备好了,但是这些东西真的能弄出琉璃吗?”
  高柄看着眼前一堆沙子,一个炉子,还有一些乱七八糟不知道什么东西的工具以及一些不知名粉末,陷入沉思。
  “不是琉璃,咱们这是玻璃。”
  琉璃和玻璃是不一样的,琉璃最早出现在华夏历史上的西周时期。
  是炼制青铜器衍生出来的产物,由于青铜器的反应到琉璃内,就显得五彩斑斓,煞是好看,所以也叫“五色石”。
  好像琉璃的熔点比玻璃还低一些。
  一个是低温烧制,一个是高温烧制,而且里面的组成分子也不一样。
  “先别说那么多,把火给我烧起来,越旺越好。”
  郭京一边指挥高柄干活,一边脱下外袍打起了襻膊,他要亲自上阵。
  固定好袖子后,郭京便亲自把沙子放入器具内,又按照比例添加他亲自提纯出来的食用碱。
  按理来说,应该加入小苏打,但是郭京不知道小苏打在宋朝有没有出现,所以他先用食用碱代替,如果不行再想别的办法也不晚。
  加入小苏打主要是为了降低熔点,毕竟在大宋火温的提升并不容易。
  碱面也是有这个功效,所以郭京觉得应该能替代。
  并且郭京还贴心的提纯了碱面,准备了纯碱。
  接着又添加了石灰,这是为了让沙子融化以后不溶于水。
  他一边添加,一边拿起纸笔记录下数据,万一出了差错不成功,他也好根据情况仔细调整。
  “放进去吧!”
  搅和一下,郭京对着高柄招手。
  “祖翁,这样就能弄出玻璃吗?”
  高柄好奇的问道:“您说玻璃和琉璃差不多,那为什么咱们不直接用琉璃?”
  这是个好问题。
  为什么不用琉璃?那还不是因为制造琉璃的成本太高了。
  况且,玻璃的透光性更好,可塑性更强,成本还能压下去。
  郭京解释道:“如果用琉璃的话,我做出来的东西就只能提供给贵族富商使用,那就彻底断绝了普通老百姓购买的资格。”
  “但是你想想,大宋可不是只有富豪和权贵,普通人家又占了多大的比例?”
  “我弄的这个东西,不止是要权贵和富商使用,我还要普通百姓也能用得起。”
  赚钱是一方面,提升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准,也是一方面。
  郭京既然当了大宋国师,就肯定会想着大宋的百姓。
  他已经看出来了,即便是在京都,百姓们收入不算低,但日子过得依旧艰难。
  就拿简单的糊窗户纸来说,有钱人用的是桐油纸和细麻布,权贵则是丝绸或者是琉璃瓦等等,而普通百姓就只能用木板或者草帘。
  木板那是一点透光性都没有,用的时候只能撑起来,不然屋子就成了小黑屋,乌漆嘛黑的不点蜡烛一点光源都没有。
  草帘虽然能透光,但是密封性很差,夏天挡不住蚊子,冬天挡不住寒风。
  被蚊子咬几个包倒是不碍事,但是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却很难熬过冬天这个大关。
  尤其这还是整体医疗体系不够完善,基层百姓没有保证的古代。
  很有可能,冬天一场降温就能带走一堆老人。
  郭京想要弄出玻璃,也是在从荆超家里出来以后生出的想法。
  他现在出入不是皇宫就是权贵之家,都不知道原来普通百姓的家里是那个样子。
  只要玻璃能够生产出来,他就有信心让老百姓都用得起。
  当然,想要一下子把百姓们的生活水平给提升上来,那不太现实。
  除非郭京给赵桓嘎了,自己上位。
  能提升一点提升一点,郭京先把大宋保住,才能有时间来慢慢改变别的。
  高柄不懂太多,他只听到了郭京说的是,这是为普通人做的东西。
  他也在潜移默化地被郭京所改变。
  毕竟,作为高俅高太尉的儿子,高柄虽然老实憨厚,但是也有几分不知民间疾苦,可自从跟了郭京以后,他看到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以前没人给他讲过的道理。
  比如,当官是为了给百姓服务,是为了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而不是为了给自己敛财。
  “火烧的再旺一点,把炉子封好,不然温度不够化不开。”
  郭京一声喊把高柄拉回了现实,他自己也是亲自动手添煤。
  由于是在实验阶段,所以郭京并不是用一个炉子,而是五六个炉子一起弄。
  除了高柄之外,另外还有四个聋哑下人一起帮忙。
  这是当初选人的时候,郭京特意交代高柄找的,为的就是在做些特殊事情的时候,能够绝对保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