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父子决裂的开端

  历来变法,那都是大换血!
  远的不说,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那就是一场龙争虎斗。
  如果大宋如今是安稳时期,自然承担得起。
  可如今外敌环伺,金人虎视眈眈兵临城下,正是应该举国同心,一心抗金的时候。
  若是变法,只怕外敌还没走,大宋就先毁于内斗了。
  “陛下,变法倒也不着急,而且贫道也不会激进,咱们主打一个润物细无声,一点一点的去滋润,等到那些贪官污吏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无力挣扎。”
  郭京也知道变法不能操之过急,所以他也没想着能一下子办成。
  尤其还是现在上下都贪的时期。
  “如此甚好,亚父办事朕向来放心。”
  赵桓听到郭京这么说,就安心了。
  还得是亚父,从来不给自己找麻烦,只会给自己解决麻烦。
  不像是那个坑爹的爹。
  “亚父,你看一下,这是从江南送回来的。”
  赵桓脸色难看的将宋徽宗赵佶的书信递给了郭京。
  登基第一天,赵桓下了诛杀六贼的诏书。
  可实际上,当时只杀了在京都的王黼、李彦,以及梁师成三个。
  剩下的蔡京和童贯,还有朱勔,都跟着宋徽宗往江南跑了。
  赵桓的诏书送过去的时候,这三个人根本不屑一顾,甚至都没有一点惧怕的意思。
  反而,他们还庆幸,幸好跟着太上皇走了。
  不然,留在京都就是王黼他们的下场。
  果然,诏书被送到宋徽宗手中,直接驳回了。
  本来,赵桓刚登基,又是面临这种局面正是立威的时候。
  宋徽宗赵佶也不想太不给他面子,新帝没有威仪,比仓惶上位更坏事。
  他是想着,象征性给些惩罚,改成贬官惩罚。
  可是,这三个老贼在宋徽宗面前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
  又是苦肉计,又是茶言茶语的离间计。
  最后嘱咐,宋徽宗千万不要和新帝作对什么,保护好自己的。
  这一通话下来,宋徽宗直接来了脾气。
  他是皇帝又如何?
  自己还是他的老子,还是太上皇呢!
  当即,宋徽宗就驳回了赵桓的话。
  并且还训斥他,听信谗言,对有功之臣动手,只会让天下士子寒心。
  赵桓一看这来信,简直气炸了。
  觉得我不会当皇帝,你当初别装病非要传给我啊!
  觉得我办事不行,你跑什么?
  现在压力我都扛住了,你隔着教训我呢?
  你有什么逼脸教训我?
  之前宋徽宗逃跑,赵桓还给他面子,给他遮掩。
  下了诏书说,他是去上香祈福什么的。
  虽然心里有些怨言,起码明面上保持父慈子孝的局面。
  可在收到这封书信之后,正是他们父子决裂的开端。
  为了三个老贼,你这么不给我面子。
  行,你不给我面子,那我也不给你里子。
  咱们就父慈子孝吧!
  “陛下息怒,此三贼虽然其罪当诛,但毕竟还有些气运在身,如今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郭京说着伸手掐指,装模作样的掐算起来。
  “算上如今,他们顶多也就能蹦跶四个月。”
  “陛下,无需和太上皇硬碰硬,等到四月他们回返之时,陛下若要诛贼,谁敢阻拦?”
  “谁若阻拦,贫道第一个上去拼命,定要护陛下周全。”
  郭京的话,让赵桓感动的眼眶泛红。
  甜言蜜语,不只是对女人有用。
  有时候,用在男人身上,收获更加丰富。
  “亚父……”
  赵桓拉着郭京的手,亚父这张脸真是越看越亲切,越看越想亲一口……
  亲爹不靠谱,关键时候还是要看亚父的。
  “亚父,你说他们四月回来?”
  赵桓敏锐的抓住了关键点。
  郭京听到这么一问,愣了下。
  糟了,说吐噜嘴了。
  装模作样掐算一番后,郭京说道:“没错,陛下放心,贫道算到四月会有老龙会巢之卦,可断定他们必然会回来。”
  “那就是汴梁城一定会保得住?”
  赵桓不关心什么老龙回巢不老龙回巢,或者说他现在还没工夫关注这个。
  他现在只想知道一个确切的保证,是不是汴梁城真的能保住。
  他那坑爹的爹什么性格?
  如果不是汴梁城足够安稳,他们能回来吗?
  做梦吧!
  除非,金兵已经打到江南,他们没地方可跑了……
  “陛下,贫道之前就算过国运,只要你在,汴梁城就在,绝对不会有损。”
  听到这话,赵桓才松了口气。
  “亚父,你可否给朕一个确切消息,金人到底什么时候能退兵?”
  金兵不走,赵桓现在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
  吃不下,睡不着,人都瘦了好几圈。
  郭京一甩拂尘,淡然的说道:“陛下放心,贫道可保证,至多二月金军必退。”
  “说起此事,贫道心有一计,可加速他们退兵的步伐,可这需要陛下的配合。”
  “哦?什么妙计?亚父快讲,朕一定配合。”
  郭京扫视一圈后,定定的看着赵桓。
  赵桓瞬间领会意思,让屋子里的内侍和宫女全部下去。
  他拉着郭京,去了卧榻处,二人挤在一起。
  赵桓压低声音说道:“亚父说吧!这里没别人了,你要朕怎么配合?”
  郭京凑近,在赵桓耳边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妙,妙,妙极!”
  赵桓越听眼睛越亮。
  “亚父放心,明日早朝,朕一定会配合好。”
  二人相视一笑,颇有种臭味相投的感觉。
  “还有一件事,要配合好这条计策,必须要前去和金人议和。”
  郭京说道:“陛下,可给金人送了回书,同意商谈议和。”
  “行,都听亚父的。”
  赵桓无不答应之理,他也有些坐不住。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眠?
  更何况,金兵这都不是安眠了,这是不仅安眠,还打呼噜,还几乎把他给挤到一边。
  赵桓现在真的宁愿割地赔款,让金兵赶紧走。
  “不过,这议和人选,依亚父之见应该派谁过去呢?”
  赵桓有些纠结。
  要是派遣议和派过去,只怕有损大宋国威。
  而且,那帮没骨头的能谈个什么条件回来可想而知。
  赵桓不放心他们。
  可要是主战派去的话,那根本也没必要,根本谈不下去,可能直接就打起来,连人都回不来。
  中立派,又是一些没什么话语权的闲散小官。
  “陛下,明日朝堂之上提出此事之后,自会有合适的人出来。”
  郭京神秘一笑,其实也是心里没个答案。
  除了自己,好像谁都不合适。
  但是这个节骨眼上,他可不敢往金兵大营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