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你他娘可真是个人才!

  这份秘密军事计划保密级别很高,除了各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以及高层干部之外,其余人都不知情。
  就连特别实验区内也只有孔捷一人知晓此事。
  倒不是故意不告诉,用副总参谋长的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告诉咱们干部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另外,此事进行高度保密,同样也算是一种试探,如果连咱们自己一方的干部都不能识别出咱们这一系列的作战部署,最终所铺垫的计划,就更别说是作为敌对方的日军了。”
  八路军特别实验区指挥部内。
  孔捷刚赶到指挥部,李云龙便兴高采烈的拿着一张照片跑过来给孔捷展示:“哈哈,老孔,快来瞧瞧,咱老李又上镜了!”
  孔捷愣了下,朝着李云龙手中的照片望过去。
  只见照片上李云龙也不知从哪儿牵了一条狗,正和盟军将军代表团们合影,不远处是成群押送的俘虏,还有旁边整齐堆放的日军的枪支弹药和火炮,装甲车,坦克。
  照片还是一张彩照。
  李云龙乐道:“怎么样,老孔,这照片拍的阔气吧?
  别的不说,就这张照片刊登出去,咱老李想不出名都难了,这宣传意义也完全不一样,盟军各国前来围观咱们大败日寇的场景。
  冈村那个老鬼子要是看了这照片怕是脸都要气绿了。”
  孔捷笑道:“这要是搁前些年,老李,你要真把这照片发出去,搞不好冈村那个老鬼子能派山本特工队过来专门把你给砍喽!”
  而且八路军重要干部各个方面的信息都是要保密的。
  自然也包括对应的长相问题。
  八路在这方面的保密工作做得有多出色呢?
  一直到现在,对孔捷恨得直咬牙的日军在各大主要县城高额悬赏孔捷的画像,甚至还是人工手画的,和孔捷的相貌连三分相似都没有。
  实在是没能弄到孔捷的照片。
  整日里恨不得将孔捷碎尸万段的冈村,甚至都不知道孔捷长什么模样。
  另外,在施大胡的操作下,版本流传的很多,各种长相的都有,但就是没有孔捷真实的长相,这倒是把鬼子彻底给弄迷糊了。
  后来还造成特别的笑话,这鬼子不同县城发的关于孔捷的一些悬赏和信息里照片根本就对不上。
  名震晋西北的孔捷同志一时间竟有了多张不同面孔。
  当然了,后来随着特别实验区的壮大,随着宣传工作的需要,这特别实验区总得有个代表的干部抛头露面吧!
  这老李喜欢出风头,孔捷自然得让着点老战友。
  于是李云龙摇身一变,便成了特别实验区的金字招牌。
  尤其是他那特别引人瞩目的大脑袋,几乎成了李云龙独特的相貌标签。
  又说到正事。
  李云龙说道:“嘿嘿,老孔,你猜怎么着?这围绕着蒙东防线的战斗结束之后,35路军方面的同志打扫战场的时候,倒是有格外的发现。
  这关东军的一支机动重炮旅团,好死不死的居然还带了一支化学炮兵大队。
  结果由于过于的深入咱们的防线,根本来不及跑,几乎被完整俘获了。
  这些装备和资料,包括人员,全都被咱们俘获,这下子鬼子在战场上使用特种气体,违反日内瓦公约的铁证算是有了。
  正好盟军各国的将领们都在这,可是亲眼见证了这一幕,还有国际各方的记者对此事大加报道之后。
  咱倒要瞧瞧这些小鬼子还有什么好狡辩的!”
  实际情况是,相关报道彻底传开之后,的确在国际方面引起一片哗然,国际各国纷纷站在正义道德的制高点上谴责日方。
  最终,梅津美治郎和冈村也因此都被国内大本营严厉斥责。
  倒是闹得这两个老鬼子好不郁闷。
  两人说话的工夫,丁伟又带着趣事来了。
  “真他娘有意思,要说这鬼子队伍里头,人才还真是不少!”
  “这话怎么说?”李云龙问。
  丁伟道:“方才我去咱们干部教学部旁听,结果发现一个陌生面孔的教员在讲解关于重炮的保养和维修方面的一些知识,不得不说,人家讲的是真好啊!细节到位的很,一看就是这方面的专家。
  就是这说起话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总带有一股子小日子的味道。
  我没忍住心底的好奇,就找了个干部问了一嘴,结果你们猜怎么着?还真他娘是鬼子军官。
  听说在此之前还真是鬼子重炮旅团的旅团长,好像还是此次在蒙东防线作战的时候被咱们俘虏的一名鬼子少将。”
  说到这里,眼见孔捷的脸上并没有诧异的神色,丁伟狐疑道:“我说老孔,这事儿该不会是你安排的吧?”
  咳咳——
  孔捷笑道:“咱们八路军向来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位久保少将很明显就是这样的人才,围绕着蒙东防线的作战中,久保少将以及他的重炮旅团被咱们俘虏之后。
  人家少将先生还赖在咱们这里不走了。
  人家说了,早听说咱们八路军优待俘虏,重视人才,他在重炮的作战以及保养等领域见识颇多,当年学的就是重炮领域的专业。
  啥意思呢?
  希望咱八路军可以人尽其用,给他找到适合的岗位,混口饭吃。
  为了表达诚意,向咱们八路军投降之后之,这位少将先生还给咱们当起了解说员,当场介绍战场上日军遗漏,或者被缴获的一些大炮。
  不仅如此,久保先生甚至还把当初自己旅团被俘虏的攻城重炮维修保养大队,校射大队,测绘大队,教导大队的相关人员全部从咱们的战俘修路营给捞了出来。
  帮着咱们说服了这些人投诚之后,还特别组建了一支重炮训练教员班。
  我听说这事之后当即向傅司令说了声,就把人给挖过来了,正好咱们关于重炮领域方面教学干部是十分稀缺的。
  说归说,这鬼子从军校毕业的特别军官,在专业军事领域方面还是相当有底蕴的。”
  “哈哈,他娘的,这小子真是个人才呀!”李云龙听罢,乐得直拍手。
  丁伟也忍不住摇头感慨着:“没想到这鬼子军官里边还有这样的奇葩!”
  孔捷笑道:“人之常情,如今小鬼子已经是日薄西山,所谓树倒胡松散,那还有什么人心可言?
  久保弃暗投明,到咱们八路军再就业,这可是大智若愚的表现。
  其实这小鬼子精明着呢,他的旧部都没了,真要是返回日军阵营,说不定那天战事不利,就被冈村拉出去祭旗了。
  还不如留在咱们八路军这边快活,反正鬼子如今被咱们八路军俘虏,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说到日军俘虏数量越发增长的后续安置问题。
  孔捷的态度十分坚定:“咱们八路军优待俘虏不假,但是作为俘虏得有俘虏的觉悟,得把脑袋给我低下去。
  另外咱们根据地也不是让鬼子吃白食的地方。
  一天三顿饭咱们管饱,也不苛待。
  但是必须得干活,这铺桥修路,开山治水,工作虽然艰辛,但胜在充实,咱们将士都能干的活,怎么,他小鬼子尊贵些?”
  在俘虏政治部的会议中孔捷便明确的指出:
  “这叫劳动改造!相对于苏方把俘虏拉到天寒地冻的冰原修工事,一天到晚连饭都吃不饱,咱们八路军算是天大的仁义了。
  让鬼子俘虏们有份工作干,也算是洗刷他们心底的罪恶感,活得更加充实,你们瞧着吧,说不定他们还得感激我呢!”
  事实也的确如此。
  新俘虏的一些小鬼子刚被送到战俘营工地工作的时候,原本还骂骂咧咧的满脸不服。
  但他们接着就会惊讶的发现,那些早就被俘虏过来的先辈们尽管干着苦活,流着汗水,一个个却没有什么怨言,脸上甚至还带有笑容。
  最初他们是十分不理解的。
  直到彻底融入脚踏实地的生活,他们忽然被一种异样的,那种付出劳动就能获得食物的踏实,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获得他人尊重的特殊情感所包裹了。
  是啊!
  在日军阵营的时候,作为侵略者的一方,他们何时如此的心安过呢?
  况且八路军的确是很仁义,虽然他们是俘虏,也并不会动辄对他们拳打脚踢,百般折辱,而是给予了相当充分的尊重,除了日常的辛苦劳作之外,甚至还有不少集体娱乐项目。
  尽管不发军饷,可听说人家八路从来就没有军饷,但一日三餐是管饱的,而且生病了八路军还会专门给你安排医务人员。
  听新来的被俘虏的战友说,皇军那边现在好多部队甚至连饭都吃不饱的了,日票贬值的厉害,军饷早就指望不上了。
  这些已经开始享受这种踏实生活的鬼子俘虏们,越发的打定主意不愿意离开了。
  另外,八路军还承诺,战争结束之后,如果劳动改造的比较好的,表现的比较好的俘虏还可以放他们回国,甚至还发路费。
  这既有为人的尊重,又有未来的可期。
  一时间,这些鬼子俘虏们作为孔捷眼中绝佳的免费劳动力,竟真是爆发出了相当的潜能。
  就连八路军建筑工程队负责人谢宝庆都感慨:
  “这些小鬼子要是不打仗,来当工人还真是一把好手,吃苦耐劳不说还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同样都是工人,这些鬼子工甚至一天能顶咱们普通民众两天的工作量呢!”
  孔捷听的也是咋舌不已,不愧是牲畜民族呀!
  有些鬼子由于表现的好,还被孔捷特别下令释放,允许他们返回原部队,结果送行的那天令人大跌眼镜。
  那些小鬼子们个个痛哭流涕,甚至有不少人表示不愿意回去,宁可留在根据地。
  恋恋不舍的返回原部队之后,这些俘虏们很自然的将八路军善待俘虏,一旦被八路俘虏之后并不可怕的消息彻底扩散开了。
  顿顿能吃饱饭。
  只用干活,不用打仗,不用冒死亡的风险。
  生病了有人给你治病。
  还有各种娱乐活动,有时候还会加餐,甚至还有电影看。
  战争结束之后还能发路费,给你送回国……
  据说在司令部内,听完一名被八路军释放的鬼子少尉在八路军战俘营的所见所闻所历之后,冈村大将个脸色阴沉的几乎能滴下水来。
  杀人诛心呐!
  别说是普通的士兵俘虏了,八路这一套连环拳下来,便是一些对帝国足够忠心的军官恐怕也会动摇。
  冈村忽然间觉得,这是头一次意识到八路军竟是如此的可怕。
  继而生出的是愤怒。
  尤其是带头宣传为八路军工作的那可恶的久保少将。
  这个王八蛋,还跑到八路那边再就业了!
  听说还秘密的写了一些信给他曾经的战友,诉说在八路军根据地的生活多么的稳妥优越呢!
  冈村越想越气,恨不得把久保少将抓过来大卸八块。
  平复心境之后,冈村决定进一步抓紧攻势。
  针对南方区域新四军根据地的夏季大扫荡已经全面拉开序幕。
  为了此次的大计划,冈村在关东军的配合下,一面在华北区域稳住八路军,一面在南方地区集结相当规模的兵力,针对新四军的各片根据地进行分割包抄、扫荡。
  面对日军的攻势。
  新四军方面在以守为攻的原则下,积极寻求攻势,以运动战,游击战,伏击战,穿插迂回等各种战术牵制南方日军。
  华北方面以八路军为主的抗日武装则是积极响应,发动对外声称八月风暴的攻势,以策应新四军的反扫荡。
  日军与八路军双方围绕着八路军的根据地和各片收复区,展开拉锯战。
  由于日军在华北方面重点防守,华中华南方面重点进攻的策略。
  日军的攻势并不猛烈。
  在南下的五个师团的精锐,关东军的协助下,华北方面日伪军守住重要的县城和交通线,并逐步对八路军的一些收复区展开反攻,倒是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而八路军方面,各根据地的主力精锐,实际上早已经秘密的向晋北,蒙东,蒙西一带集结。
  眼下的八月风暴行动也不过是虚张声势。
  所以双方基本上是陷入僵持,你来我往各,自占据防线作战,随着时间的流逝,互有胜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