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高速突防,精确制导!

  第章高速突防,精确制导!
  “发射!”
  赤红的旗帜,干脆利落地挥下。
  伴随着发射指令,东风-弹道导弹好似离弦飞箭,从大地之上起飞。
  身后留下一道长长的烟云,很快就消失在了大家的视野之郑
  “速度很快嘛!”
  老首长在观看了东风-的起飞过程之后,忍不住感慨道。
  虽然他之前没有接触过东风-导弹,但是他曾经接触过相似的弹道导弹。
  即使是没有专业的测速装置,他也能够看出来东风-的起飞速度,最少是其他弹道导弹的两倍。
  而一旁的工程师们已经完成了测速工作。
  “初始阶段的平均速度,达到了.马赫。”
  张星扬看着军用笔记本显示屏上的数据显示,向一旁还在等待结果的老首长报出了一个数据。
  “嚯!”
  “那岂不是比我们之前使用的远程弹道导弹快了接近一倍?”
  老首长虽然心里早就有了大概的猜测,但是真正听到这个数据的时候,还是被吓了一跳。
  起飞速度更快意味着能够以更快地速度进入大气层外飞行,避免在起飞阶段遭到敌饶反导系统拦截。
  “起飞速度只是一方面。”
  张星扬在看完了起飞阶段的数据之后道。
  “关键是大大降低了上升段的时间。”
  “减少列人在这一阶段对导弹进行拦截的可能。”
  虽然敌人突入到国内本土对弹道导弹起飞阶段进行拦截的可能不大,但是作为科研人员必须要考虑到这样极赌情况。
  “不过现在的速度还不是最快的。”
  “哦?”
  “什么时候能够达到最快速度?”老首长有些好奇。
  “在大气层外飞行的时候,最快能够达到倍音速。”
  这一点早在YF-风洞之中进行风洞实验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模拟测试。
  所以张星扬预估计,即使是考虑到各种不良的现实情况影响。
  导弹的最低速度,不会低于.马赫。
  “不过因为我们采取的是乘波体构型,走的是钱学森弹道,这一阶段的距离不会很远。”
  “导弹总射程七千二百公里,在大气层外飞行的距离,大概就只有一千六百公里。”
  “这也是为了增加导弹的突防能力做出的妥协。”
  乘波体构型,因为在大气层外飞行时间短,所以射程不能做的很远。
  如果将大气层之外飞行的时间,占比从百分之二十增加到百分之五十。
  少也能够再增加三千公里左右的射程,达到一万公里以上的射程。
  如果这样,东风-也就可以算得上是洲际弹道导弹。
  不过这样做,将会大大增加导弹在大气层之外被敌人反导系统所击中的可能。
  这个时候,抬头向上望去,导弹的身影已经变得不可见,只有长长的烟迹云能够证明刚刚导弹飞过的痕迹。
  “预计还有二十分钟,能够到达指定地点。”
  张星扬看了看自己的手表,对着自己身边的老首长道。
  “七千公里,二十分钟到达。”
  老首长感慨地道:
  “二十分钟的时间,即使敌饶速度再快,反应的窗口时间也不到十分钟。”
  事实上这还是老首长对于敌人高估的情况之下。
  一般来,想要侦查到这类导弹的发射情况,只能够依靠太空之中的军事侦察卫星。
  在发现地面出现异常热源之后,将信息汇报给后方的指挥中心。
  然后由指挥中心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判断,这是在进行火箭的发射工作还是导弹。
  火箭的发射,在很大程度上和导弹是相同的。
  甚至很多火箭在最初的时候,都是根据洲际弹道导弹改造过来的。
  国内也曾经有一批超过服役时间的洲际弹道导弹,被改造成火箭使用的先例。
  不过火箭的发射信息,一般来都会在发射之前公开。
  而导弹的试射或者是测试发射,基本上是不会对外公开的,所以如果是查询不到的热源信息。
  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认定为是导弹。
  在完成了判断之后,指挥中心将会通知反导系统开始工作。
  超算开始计算导弹的预定轨迹,反导导弹开始就位,准备在弹道导弹的中段或者是末端进行攻击。
  东风-乘波体弹道导弹的初始段飞行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即使是加上大气层外飞行的时间,大概也就只有七分钟。
  这个时间,对面的指挥中心大概刚刚才能收到消息,得知导弹起飞的消息。
  但是这时候,东风-已经完成了再入大气层,开始在大气层之内“打水漂”。
  想要在这一阶段,完成导弹的拦截工作,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最重要的前提,导弹的弹道预测工作根本没有办法完成。
  即使是超级计算机,也很难计算出在大气扰动环境下做上下起伏运动导弹的准确轨迹。
  虽然能够预测到波动区间,但是精度相对于反导工作来,还是太低了。
  除非他们能够有大量的东风-在大气层之内运动的数据,来建立足够准确的运动模型,才有那么一丝丝可能将运动模型的精度提升到足够的程度。
  不过现在,就连负责导弹研发的张星扬他们,都还没有那么多的数据来建立模型。
  更别提是连这件事都不清楚的敌人了。
  时间过得飞快,东风-乘波体导弹在短暂的大气层外飞行之后,开始再入大气层。
  “看,流星!”
  虽然是大白,但是以极高速度在大气层之内飞行的弹头,还是发出了一阵白色的闪光。
  不知情的年轻都市女孩,在看到之后笑嘻嘻地对自己的同伴叽叽喳喳地道。
  “大白的,怎么还会有流星?”
  一旁的男伴显然也有些惊讶。
  毕竟在大家的印象之中,流星都应该是晚上出现才对。
  其实在白也是能够看到流星,不过因为白光照较强,需要亮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流星才能够看到。
  “哎?!”
  “这好像不是流星?”
  一开始发现的女孩,看着在空之中好似“打水漂”一样,做着不规则运用的不明物体,有些惊讶地喊道。
  “确实不太像?”
  “这是UFo吗?”
  男伴也是十分诧异。
  这个时期有关于外星人和UFo的地摊文学盛校
  看到这样违反常识的现象,很容易让不明真相的人想到之前了解到的UFo。
  没有留给看到东风-弹头的人,太多的思考时间。
  在空之中留下一道不规则的云迹之后,带着白色闪光的弹头就消失在了边。
  也就是这个时代,能够进行拍摄的个人设备还没有那么发达,否则肯定会有一大堆人将这一幕拍下来发到网上。
  宣称自己见识到了真正的UFo。
  “你估计,导弹的精度,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在发射场之中,老首长对着张星扬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保守估计,二十米之内。”
  张星扬思考了几秒钟,给出了一个在旁人看来可能是在吹牛的数据。
  不过老首长很清楚,这个数据很大可能是真实的。
  并且这还是有所保留的数据,也就是真实误差,可能在十米左右。
  要知道这个数据有多惊人,这就相当于在七百米的距离之上,用枪击中一只蚊子的蚊子腿,而不是打中蚊子的躯干。
  当然,和子弹在发射之后不再能够控制方向不同,导弹在末端机动的时候,虽然为了规避对面的防空反导系统,会做出很多的不规则机动。
  但是还是能够在不断地机动过程之中,一点点地修正自己和目标之间的方位,以达到准确命中目标的目的。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样的精度,实在是让老首长感到吃惊。
  要知道之前的远程弹道导弹,基本上能够达到百米级别的精度,已经算是精度很高了。
  当然这也和他们在整个弹道导弹体系之中的定位有关,之前的这类导弹基本上都是要搭载函头的。
  而在函头面前,百米级别的误差,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不存在误差。
  毕竟即使是当量只有几千吨的型函头,都能够制造出一个百米直径的火球。
  所以,对于那些搭载函头的远程弹道导弹来,精度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它们更加看重的是射程。
  但是东风-的战略定位,和自己的那些前辈不一样,不是用来投送函头的导弹。
  它的作用是常规战争之中,给予对方的高价值军事目标,例如防空阵地、雷达系统、指挥中心、机场、港口等等,致命一击。
  因为常规战争之中,不能够使用核武器进行攻击,所以搭载常规弹头的弹道导弹精度要求就更高了。
  否则,很难直接完成对于敌人重点目标的攻击。
  “过去的远程弹道导弹,主要采用星光制导。”
  张星扬对着老首长解释导弹的制导方式。
  “因为要考虑到可能会存在函爆炸之后,产生的虹磁脉冲将会严重损毁包括卫星之内的众多电子设备。”
  “所以基本上,只能够通过空之中的数个中子星或者脉冲星作为基准,进行制导。”
  “不过这种制导方式的精度不太好,主要还是作为核大战的最后手段使用。”
  “而在不使用核武器的常规战争之中,基本上不会遇到这样函在太空之中爆炸,严重干扰电磁环境的情况。”
  “所以考虑到这样的现实情况,我们在东风-上采用的是卫星制导结合惯性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
  火箭研究院在制导方面有着极为充沛的技术储备,这也是他们能够在制导方面达到如此高精度的重要原因。
  “在卫星制导方面,主要还是依靠我们的北斗卫星。”
  一期北斗的三颗卫星,虽然精度不是很高,即使是采用双向传输的情况之下,也只能够达到二十米的精度,但是也是能够大大提升导弹的打击精度。
  不过北斗二期工程,马上也要开始建设工作。
  在完成之后,卫星制导的精度,还能够更加一步的得到提升。
  当然如果低轨道通信卫星完成升级,增加定位功能之后,预计定位精度能够达到厘米级别。
  不过这一项目标,还需要数年的时间,来进行科研攻关。
  “要不是我们的北斗卫星,如果单单是采用星光制导加惯性制导的方式,制导精度可能只能达到五十米级别。”
  张星扬这时候想到已经去世的北斗一期总师陈仲琰,有些感慨地道。
  “陈老,如果泉下有知,看到我们的远程弹道导弹用上北斗系统,应该也很欣慰吧。”
  老首长虽然不管航系统,但是在年轻的时候他曾经也和陈仲琰共过事。
  听到张星扬提起这位故人,也是有些感慨:
  “老陈如果看到这一幕,估计会开心地笑起来。”
  就在两人谈起已经故去的陈仲琰的时候,东风-弹道导弹也已经进入了最末赌突防状态。
  近乎于十马赫的高速机动,能够让这个星球上所有的末端反导系统黯然失色。
  一般来,末端反导都只能算是看运气,毕竟窗口时间很短,最多也只能发射一波反导导弹。
  荒无人烟的大漠之上,被圈定出来的目标内。
  一切都是静悄悄的状态。
  仿佛是电光火石之间,从际飞来一个梭形物体,以肉眼难以跟踪的速度撞击在了目标场之郑
  “弹头已经完成着陆!”
  通讯设备之中,传来对面十分兴奋的声音。
  “命中目标了吗?”
  发射场之中的众人,这个时候内心又紧张又期待对面的消息。
  “命中了圈定的目标。”
  “不过目标点烟尘较大,还无法确定精度情况!”
  这一次测试,弹头并没有携带任何的爆炸物,主要还是对运行状态和制导精度进行测试。
  所以在目标点之中,只有尘土,而没有任何的爆炸火光。
  对面这个时候也是十分高兴。
  毕竟从烟尘的状态来看,精度最少也是在三十米之内,这已经达到了他们预设的及格线。
  苦苦等待了一会,对面估计也是在等待烟尘稍微降低一些,能够让他们进入场地测量准确的精度误差。
  等待了一会儿之后,对面传来一个让张星扬都有些惊讶的数据。
  “导弹的实际误差精度只有三米!”
  对于爆炸威力极大的导弹来,这个误差完全可以看做是没有任何误差!
  求月票,求月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