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马步海

  九十年代,伴随着电子工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大众对于娱乐生活日益增长的追求。
  电视行业开始高速的发展,这年头很多年轻男女结婚的基本要求之中,就是要有一台彩电。
  而随着使用电视的大众数量增加,另一样东西的销量也在迅速增加,那就是卫星电视接收器。
  也就是像一口大锅一样的卫星锅。
  它能够接收到位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回地面数字编码压缩过的电视信号。
  并且通过中频ag放大和解调器,以及图像信号处理器,对信号进行处理。
  输出为电视上可以播放的信号。
  因为卫星锅能够接收到许多不同的电视频段,并且基本上在购买了卫星锅之后不需要额外付费。
  所以在国内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大量存在着。
  也不仅仅是在国内,这个时间节点在国际上也有大量的地区大量使用卫星锅来播放电视节目。
  由此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伴随着接受卫星电视的需求增加,通信卫星的数量不足。
  严重阻碍了卫星电视事业的发展。
  所以这些年来专用于图像语音传输服务的通信卫星数量越来越多。
  这次将要发射的两颗卫星,分别是劳拉空间系统公司为东南亚和香江研制的,马步海卫星和亚太r号卫星。
  这两颗卫星都是超大功率、超大重量的大型卫星,和那些进行实验时只有几百公斤的模拟卫星不同。
  他们的轨道是位于赤道上空的地球静止轨道,并且每一颗的重量都达到了公斤以上。
  如果使用长三乙火箭来进行发射,那么一次都只能发射一颗卫星。
  因为长三乙火箭的ssto轨道运载能力只有吨左右,在搭载了一颗卫星之后几乎没有什么余量了。
  所以想要节约发射成本,那么就只有采用推力更大,ssto轨道运载能力几乎能够达到.吨的鸿雁火箭。
  这两颗卫星的发射合同,总的发射报价高达.亿美元。
  这还是看在他们愿意使用新型火箭的份上进行了打折,如果使用长三乙火箭进行发射,每颗卫星的报价预计在万美元左右。
  采用新火箭相当于每颗卫星,都能够省下万美元的发射成本。
  对此无论是马步海卫星背后的东南亚公司,还是亚太r号背后的亚太通信公司,都是很乐于见到的。
  毕竟没有哪个资本家,会不喜欢降低成本的事情。
  鸿雁一号火箭的首发成本大概在万国币,换算成美元,实际上还不到万美元。
  在减去人员成本,燃料成本,以及发射过程之中的各项开始,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万美元。
  也算是说发射这两颗卫星,整体的利润在亿美元左右。
  当然这些钱是需要很多部门来分的,而且拿到手的也是国内货币。
  相对于其他现在饿一顿饱一顿的国内其他研究机构,这收入算得上是富得流油了。
  ——
  西昌基地,发射场。
  已经完成载荷装载工作的鸿雁火箭,正静静地待在发射台上。
  这次发射工作是鸿雁火箭第一次进行真实卫星的发射工作。
  所以张星扬还是很重视的,亲自主持鸿雁火箭的发射。
  因为两颗卫星的大小和重量都不小,所以这次鸿雁火箭的整流罩看上去要比正常火箭大了一圈。
  因此他也获得了一个比较贴近的外号,“大头鹅”。
  “卫星回收场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张星扬通过发射场控制中心之中的专线电话与正守在回收场的耿博通话。
  这一场发射任务并不仅仅是鸿雁火箭的第一次商业发射任务,并且也是第一次进行火箭回收的尝试。
  “都准备好了,现在就等着你们那边开始了。”
  电信号通过长长的专线电缆传输到回收场,信号质量已经有所下降,不过耿博还是能够听清楚张星扬清脆的声音。
  放下电话,张星扬看了一下手表,距离发射时间还剩下几分钟的时间。
  张星扬平静地用双手支撑着控制台,回想着鸿雁火箭的各个技术细节。
  时间过得很快,预定发射时间。
  鸿雁火箭从西昌发射场拔地而起,好似一根长箭飞向苍穹。
  控制中心之中,张星扬一边听取着各个地方检测雷达站的回报,一边看着大屏幕上的读秒时间。
  因为这次要打到的轨道是ssto,相较于平时的轨道要高上很多,所以一级火箭的分离时间也稍微要晚一些。
  如果是低轨道卫星发射任务,鸿雁火箭的一二级分离时间在秒左右,这一次一直持续到秒的时候,才完成了一二级分离。
  在播报员,汇报火箭的一二级分离成功后。
  张星扬整个人这才精神了起来。
  接下来就是这次发射任务之中,最为重要的验证环节,火箭的实际回收。
  “一级火箭二次点火成功!”
  一级火箭因为要掉头转向,所以需要二次点火并且依托一级火箭上的四个方向舵,来调整火箭的方向。
  返回的过程之中,因为不需要奋力挣脱地球的引力作用,所以只需要轮流开启推进系统的数台发动机就可以了。
  一级火箭尾部淡蓝色的火焰有规律的变动着,将一级火箭缓缓地推向回收场。
  “一级火箭转向成功!”
  “二级火箭分离成功!”
  卫星发射和火箭回收两个方面的好消息接连传来。
  控制中心之中,大家都略带亢奋地工作着。
  相对于卫星的发射工作,火箭回收的返回速度更快。
  “整流罩分离成功!”
  “一级火箭已接近回收场公里!”
  现在张星扬已经基本上看出两颗卫星的发射工作成功了。
  所以心思更多的还是在火箭回收上。
  就在大家都以为第一次火箭回收能够取得成功的时候。
  一个坏消息,从火箭回收场传来。
  鸿雁火箭的第一次实际回收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级火箭降落的过程之中,不知道是因为燃料不够,还是推进系统故障。
  在距离地面还有十几米的时候,推进系统提前发生了关机。
  ssto是指远地点大于普通gto的km的一类转移轨道。ssto的优点是可以节省航天器变轨到geo所需的燃料,以延长航天器的使用寿命。缺点是运载火箭需要给航天器提供更高的速度,所以运载能力有所下降,而且位置精度也受到一些影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