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国际出口贸易会

  羊城,白云机场。
  张星扬走下波音客机,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准备去取自己托运的行李。
  这时候,同行的梁毅却是在不断打量着自己身后的波音飞机,随后半是憧憬半是感慨的问道:
  “星扬,你说我们什么时候能有我们自己的大飞机?”
  “估计还要个二三十年吧,大型客机研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自从十年前运十项目组解散之后,接近二五年的时间内,国内的大型喷气式客机研制基本上就完全停滞了。
  一直要等到年C大飞机项目成立,国产大飞机才又重新开始了研制计划。
  其实如果当年运十能够继续研制下去,国产客机的道路就不会像后来那样坎坷。
  不过八十年代,国内的经济形势太过于困难了,国家的经费有限,全都投入到军机的研制当中了。
  两个人拖着行李箱走出机场,这年头还没有像后世一样的打车软件可以叫车,毕竟这时候连手机都没有几个。
  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提前订好的酒店。
  这时候的出租车司机还算是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大多数司机还都比较会侃。
  “两位是来参加广交会的吧?”
  司机一边开着车一边和坐在后边的两人聊天。
  “你怎么看出来的?”张星扬有点好奇地问道。
  自己两個人上车除了说了一下目的地,别的什么都还没说呢,就被对方猜出来了。
  “哈哈,最近来羊城还住在那块的,基本都是来参加广交会的,你们已经是我这两天接的第五波了。”
  司机乐呵呵地说道。
  看来这两年广交会的规模还是挺大的,就连司机都对其中的一些门道说的头头是道。
  这一路上,也让一直没怎么接触过这种商业贸易会内容的张星扬大开眼界。
  广交会的交易货物从生活用品到大型的工业设备应有尽有,让张星扬也忍不住升起了想去好好参观一番的念头。
  “话说你们来的算是有点晚了,开幕式昨天就已经开始了。”司机感慨道。
  接下来又吹嘘了一番开幕式多么多么的壮观,全场是人山人海。
  就在他胡侃的时候,出租车也终于到了张星扬他们预定的酒店。
  “到了!”
  司机将车稳稳地停在酒店门口,然后提示大家下车。
  在前台登记完,将所有的行李放好之后。
  “梁叔,我们是先去吃饭,还是直接去贸易会现场?”张星扬问道。
  梁毅这时候倒不是很饿,刚刚在飞机上吃了航餐,这会儿还饱着呢,说道:
  “我不是很饿,要是你觉得饿的话,我们就先吃饭。”
  “我也不是很饿,那就直接去广交会现场吧!”
  张星扬虽然在飞机上没怎么吃,但是好奇心让他还是想先去看看广交会的盛况。
  研究院订的酒店距离广交会的现场很近,这也是为了出行方便的考虑。
  走了两步路就来到了广交会的场馆,现场人流不停歇。
  “梁叔,厂的展位在哪儿啊。”
  张星扬走进场馆之中,几乎完全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他们应该是在C区号的位置。”
  梁毅稍微想了一下之后回答道。
  而张星扬他们目前所在的是F区,距离C区还有一点距离。
  两个人好不容易在人流之中缓慢地前行,走到厂的展位的时候,张星扬出了一身的大汗。
  就连一向不爱出汗的梁毅,额头上都布满了汗珠。
  守在厂展位前的是胡德明,还有厂子里从事行政事务的女员工。
  看到张星扬和梁毅不停流着汗,有气无力地走过来,胡德明赶紧让人拿过来两瓶冰水,给两人解解热。
  狠狠地灌了一大口凉水,张星扬瞬间感到自己的五脏六腑像是泡进了冷水中一样,散发着冷意。
  “啊!”
  舒服地吐了一口气,感觉自己整个人又重新精神起来了,张星扬这才问起今天的推销情况:
  “今天材料卖的怎么样?”
  说到这,胡德明黝黑的脸上露出笑意,说道:
  “卖的很好,尤其是来自于高卢鸡的一家客商,直接下了一百吨的大订单。
  完成这一单我们厂也算是能够真正活起来了。
  这还要多谢火箭研究院的帮助啊。”
  胡德明说着还激动地摇了摇张星扬的手。
  费劲的从对方手中抽出自己的双手,胡德明的说法和张星扬的预料差不多。
  毕竟总设计师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维碳纤维布之中蕴含的科技,放到这个时代几乎是全面领先的。
  这也是导致新材料利润率几乎能达到百分之两百的原因所在。
  不过高卢鸡一次性订购一百吨还是有一些出乎张星扬的意料。
  毕竟这个时候碳纤维还是比较高端的材料,不像后世大家钓鱼用的鱼竿都是碳纤维做的。
  “高卢鸡是哪家公司要这么大的量?”
  张星扬还是有些好奇地问道。
  “据说他们是向高卢鸡赛峰公司生产的发动机提供零部件的,
  好像叫什么斯奈克玛公司,名字还挺难念的。”
  胡德明想了一会才想起来对方公司的名字应该怎么念。
  斯奈克玛公司,张星扬在对方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就想起了这家公司是干啥的了。
  对方是在航天方面的老行家了,为欧空局使用的阿里安火箭承担了几乎所有的推进系统研制工作。
  可以说正好是火箭研究院在商业发射领域的有力竞争对手。
  也就是厂现在的股权关系不为大家所熟知,不然对方估计是不太可能向自己的竞争对手进货的。
  “胡厂长,在和斯奈克玛公司交流的时候,最好不要提及你们幕后的股东是我们火箭研究院,否则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张星扬拍了拍胡德明,语重心长地嘱咐道。
  还没有等胡德明问起是为什么,张星扬就给出了答案:
  “斯奈克玛公司和我们算是航天领域的竞争对手,你如果说出来估计订单就要泡汤了。”
  胡德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半天时间,又陆续有厂商前来询问。
  基本上只要见到了厂二维碳纤维布的性能和价格,基本上都没有人能拒绝。
  结果这一天的时间,就预定出去了接近两百吨的量。
  粗略一算,接近于.个亿的利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