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筹备粮食

  听着林峰讲解的专业术语,旁边的小伙子一脸的茫然,似懂非懂的点着头。
  身边的二狗看见就忍不住笑出了声,拍了拍身边的小伙子,现在还有好多的东西是你不知道的,好多的专业术语是你不懂的。
  时间长了就能懂了,二狗哥你莫要骗我,听庄子里的人讲,庄主可是一个神人,还没有他不会的东西,我不了解也是正常。
  众人嘻嘻哈哈的跟在林峰身后,远处的那条大河越来越近了,看着百米多宽的大河,林峰抬起手托着下巴思索了片刻。
  手向着兜里揣去,只见几张纸被林峰掏了出来,纸上面是林峰之前画好的图纸,开始仔细研究着。
  ……
  皇宫,大殿之内,李世民坐在大殿之上,听着下面各地方的汇报,看来灾害远比自己想象的要严重很多。
  众位爱卿,你们可有什么良策,李世民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
  没有人应答,所有人都低着头,只有“房杜”程咬金三人知道皇上有对策,其他的人不会知道。
  李世民的威严扫过下面的大臣,每扫过一人此人的头颅更低了,李世民无奈的叹了口气,看向房玄龄。
  房爱卿,你把我们之前讨论的办法讲一下,只见房玄龄微微躬身对着李世民行了一礼,便缓缓开口道。
  现在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以工代赈”,当以工代赈这个词从房玄龄口中说出的时候,大殿内低着头的大臣。
  所有人都一脸诧异的望着房玄龄,“以工代赈”顾名思义就是让灾民修建工事,朝廷付给灾民钱财或者等价值得物品。
  这样既能够解决灾民的困难,又能够把本来要修建的道路城池加以改造,真是一举两得的办法。
  房玄龄在大殿之中缓缓的说道,下面的大臣听的更仔细了,他们不想遗漏每一处细节。
  半个小时过后,房玄龄终于停了,随着李世民又是躬身。
  众位爱卿感觉这个方法怎么样,只见下面的一群大臣齐齐的躬身说道:“皇上圣明”。
  李世民早已经料到就是这么一个结果,但接下来还有后面的套路,我就不相信世家大族的官员不上钩。
  李世民哈哈一笑,说道:“好,我准备把大唐的路先修一下,典籍里我之前看到过这么一句话”。
  “要想富,先修路”。
  李世民把林峰说出的话在大殿之内重复了一遍……
  听的下面的大臣眼睛瞪的老大,站在武将队伍之中的程咬金,用手捅了捅旁边的秦叔宝,身子略微歪斜,压低嗓音。
  我说叔宝,你看皇上是不是很厉害,其实程咬金是想透露林峰的,但一想不能,只能问了一个白痴的问题。
  秦叔宝,眼睛的余光瞥了一下程咬金,我说老程现在上早朝呢,你安分一点,要不让魏老匹夫听着准参你一本。
  一听魏征,程咬金说道:“我老程怕他,你等着吧,只要他不惹我,我是不会和他计较的”。
  要是他惹到了我,嘿嘿,程咬金边说边摇晃着手里的拳头。
  李世民还在上面讲着,台下的众位大人听着越听越觉得皇上的办法,真的是为这回出现的灾害量身定制的。
  李世民讲到最后缓缓开口道,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修建的道路该怎么命名,一听命名台下的大臣交流了起来。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看来贤弟的方法有效了,只见站在文臣第二排一个儒雅拘谨,外表很瘦弱连衣服都撑不起来的人。
  脚步缓慢的走出人群,朝着李世民微微躬身,皇上,自始皇帝以来就有秦直道,但现在是命名还真是不怎么好办。
  历史上只有始皇帝给路命过名,现在是不是太早了些,讲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唐朝着名的文人,书法家和政治家──虞世南。
  虞爱卿不早了,现在刚到时候,之前不是各位大臣捐粮救济灾民吗!实在不行的话就以之前捐粮的多少来命名吧。
  你们曾为大唐的老百姓出过力,以路命名,好让后世的子孙们记住你们的贡献。
  大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内心开心不已,所有人躬身拜道:“皇上圣明,又一波彩虹屁,李世民是高兴极了”。
  好了,只要是捐粮多的,不论是谁。
  大殿内世家的官员捕捉到了一个信号,不论是谁只要捐粮的都可以,那是不是说自己所代表的世家大族也是可以的。
  大殿上此时代表世家的官员此时内心的活动很精彩,如果世家大族能够在路上留名,那真的是万古流芳了。
  怀着澎湃激动的心情,期待着能够早早的退朝,自己好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主,李世民看了眼旁边站着的太监王升。
  王升会意,大殿之内想起了王升独特且尖锐的嗓音,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只见大殿之内所有的群臣告别李世民,缓缓的朝着大殿外走去。
  以世家为首的几个官员,几人对视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看来自己得把这个事情尽快的禀明家主。
  这可是一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本来世家大族的风评就不怎么好,能够借此机会改正风评,又能够讨的到李世民的欢心,这个买卖很是值得的。
  大殿内李世民此时看着已经退去的群臣,嘴角微微上扬,接下来自己就等着世家的人上门了。
  李世民带着贴身太监以及护卫就到了御书房,御书房内,此时那个由玻璃制成的工艺品,已经被摆放到那里了。
  李世民手抚摸着桌子上的金龙,嘴角掩饰不住的笑意升起,就等着鱼儿上钩了。
  琉璃在大唐那可是极其稀少的,就连世家大族手内都不曾拥有,在这个权利至上的年代,谁家要是有一件像样的玻璃工艺制品。
  那身家地位都得往上升一升,李世民就在御书房等候着。
  王家,大厅内一个身穿朝服的中年男子,正在汇报着李世民今天讲的内容。
  王家家主王玉山听着下面的人汇报,脑海之中处思索着李世民所讲的话。
  这个事情我王家一定要争一争,就是为了王家地位,权利以及名声,不就是捐一些钱粮吗?
  家里几百万斤的粮食现在终于有了用处。
  王家家主幻想着大唐的路是以自家命名的,嘴角忍不住浮现出笑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