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子瑜请和,六路皆胜

  准确的说,不是来了。
  而是早就来了,刘封在桂阳时使臣就来了。
  只是当时见不到刘封,话又不能和旁人说,只能在江陵等刘封回来。
  使臣是诸葛瑾。
  现如今,东吴能出使季汉的使臣只能是诸葛瑾。
  换一个人来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刘封已经猜到了诸葛瑾为何事而来,他摆弄桌案旁边的一个香炉,漫不经心道:“子瑜先生,你若想劝朕停止攻打东吴,那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东吴,朕非征不可,孙权,朕非杀不可!”
  诸葛瑾拱手下拜:“陛下啊,请容臣说完再做决定!”
  “没什么可说的了,回去让孙权洗好脖子,免得脏了父皇的宝剑。”
  诸葛瑾苦着脸:“吴侯命我前来,我若连话都没带到,回去必被怪罪。陛下,您看在丞相的面上,好歹听我说一说。”
  刘封点点头:“好,你说!”
  “吴侯已经做了决定,为了修好不惜代价。这首先第一点,便是将八岁的长子孙登送到陛下这来为质!”
  经过刘度赵范的事,刘封心中本来对质子之事颇为反感,但此刻却表现出一丝好奇的样子:“孙权肯如此做?”
  一句话,竟让诸葛瑾看到了希望。
  他从刘封的口中听出了一丝可以商量的意味。
  “吴侯确有诚意!而且这只是第一点!还有第二点:吴侯还准备将荆南四郡,包括江夏和交州一并还给陛下。”
  “嗯……”
  刘封点点头,不做言语?
  诸葛瑾知道,刘封已经动了心。
  回想当初于刘备灵前提出相似的让步,刘封丝毫不为所动。
  今来南郡,似乎竟有了通融之情。
  也是,那时在刘备灵前,他怎么能接受背刺刘备之人的好处?
  现在不一样了。
  他身为皇帝,不能意气用事,得为国家争取最大利益。
  再接再厉!
  “还有第三点:吴侯自知犯错,当奉白马之盟,非刘氏不王。便自废曹魏王爵,宁做季汉的吴侯,也不做曹魏的吴王!以此重塑孙刘……啊不对,是刘孙联盟,。”
  “这是他应该的!”
  听闻此言,诸葛瑾心里更有底了!
  “陛下,吴侯还提出了第四点,他亲自带领全扬州官员身着白衣素袍,披麻戴孝,为先皇赔罪。”
  刘封点点头,他站起身踱了几步,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陛下,国太知道此事之后,愤怒之至,使吴侯不得入其府门,吴侯于门前跪着绝食三日,奄奄一息,方才让进。这是国太的亲笔信,您看看吧!”
  说着,诸葛瑾双手呈出一个青色的信笺,双手递给刘封。
  早有吴懿接过信封,转递刘封。
  刘封打开,里面果然是吴国太的亲笔信。
  “封儿!外姑之错,养此逆子,丧尽天良,本罪不可赦!然其于江东,毕竟有功。其于外姑,毕竟有孝。外姑不能劝你放下仇恨,那孙权,你要打便打,要刑便刑,但只求你看在他与外姑母子一场,留他一条性命……”
  洋洋洒洒两千余字,包含着悔恨与无奈。
  对刘封几乎是苦苦哀求了。
  刘封长叹了一口气:“外姑怎知朕丧父之痛啊?”
  “陛下……”
  诸葛瑾下跪拱手道:“吴侯已经知道错了,您是真龙,是大人,是皇帝,您高高在上,您就原谅他吧!”
  “可杀父之仇,不可不报!”
  “陛下,现今曹魏一家独大,我孙刘两家弱小,若不能携手,必被曹魏先后破之,还妄陛下三思啊!”
  “你家吴侯当初怎不知如此?”
  “唉!吴侯昏了头!请陛下看在外姑和郡主的面上,饶过吴侯一次吧!”
  刘封也叹了一口气,坐下思考了一会,点点头:“好,孙权何时将质子孙登送到我这来!”
  诸葛瑾听闻此话,彻底放心了。
  因为刘封终于被他说动,接受了吴侯提出的条件。
  “我马上回去告诉吴侯!”
  送走了诸葛瑾,吴懿不禁诧异:“陛下,你难道真答应了他们?”
  刘封冷冷一笑:
  “不答应他们,如何使他们彻底的放下戒备??”
  ……
  汉中,南郑!
  诸葛亮正坐堂中理事,侍卫回报:“丞相,六路大军俱已退兵,各位将军已然归来。”
  诸葛亮大喜,快迎各位将军。
  只见赵云和黄忠说笑着走在前面,马超和魏延走在后面。
  另一边,廖化和张翼各捧着一个盒子。
  诸葛亮迎了出来,手扣羽扇和众将拱手施礼:“各位,辛苦了。”
  众将一起拱手:“为国为民,肝脑涂地!”
  “各位,此行都有何战绩?”
  张翼道:“陛下亲征荆州,以五万民夫兵,大败东吴二十万精兵,斩杀东吴大都督陆逊,大将潘璋、董袭、吕范等!”
  诸葛亮激动拱手:“陛下威武!”
  众臣一起跪下:“陛下威武!”
  廖化乐呵呵道:“二将军三将军以一万大军大破吕蒙十万大军,活剐大都督吕蒙,斩杀大将周泰,蒋钦!”
  “大司马大将军真万人敌也!”
  众将互相看看,皆面有喜色!
  长安一战,国力消耗殆尽。
  很多人对蜀汉已然失望。
  可这两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大战让季汉上下全都找回了信心。
  “咱也不差!”
  黄忠哈哈一笑,老人家得意的不行,他挥挥手,其子黄袭拎进来一个带血的布兜子。
  时隔多日,已经臭烘烘。
  但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角色,自然不会对其有什么影响。
  黄袭把兜子里的东西倒出来,骨碌碌,竟是一个长髯人头。
  “此乃夏侯渊之人头!”
  夏……夏侯渊???
  众人惊呆了!
  他在曹魏中的地位不用说,大家都知道。
  原本刘封和关张的大胜已让人们惊愕不已,而黄忠年纪大了,让他对弈夏侯渊是大家最为担心的事!
  结果老人家一出马,直接把对手人头拿回来了,这牛不牛?
  诸葛亮大喜:“夏侯渊乃曹操麾下车骑将军,征西将军,竟被老将军所斩,乃旷世大胜!老将军雄风尚在,不减当年啊!”
  “哎哟,丞相你这……呵呵哈哈……”几句话说的黄忠有些不好意思,他挠挠头:“其实老夫也没想到。”
  底下众将也惊愕不已,皆知黄忠此功盖世,怕是无人能及。
  可这时,赵云笑着一拱手:“丞相,赵云也带来一个人。”
  诸葛亮问道:“何人?”
  赵云挥挥手。
  副将邓芝推进来一个人,此人身高九尺,络腮胡子,威武雄壮,乃南胡打扮。
  “子龙,这是……”
  赵云道:“此乃南胡首领,匈奴左贤王刘豹是也!”
  “这……”
  众人又傻了。
  杀车骑将军还不够,赵将军竟直接捉个王回来。
  这怎么也不像六路大军在围剿我们,反倒像是咱们在欺负六路大军!
  原本得胜归来的马超和魏延相互看了看。
  明明也稳当的完成了任务,怎么竟都有种像战败了的感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