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灵前即位,安邦血耻

  张仲景和刘协互相看了看,还以为刘封刚醒来还有点糊涂,怎么上来就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命令。
  但既是皇命,不可相违,又见刘封好像确实没有事了,张仲景当即拱手退下。
  刘协明白,自己身份特殊,来南郑只为给皇叔治病,此敏感之时不宜过多露面。
  当即去找诸葛亮,自己退居身后。
  诸葛亮知刘封醒来,当即大喜,前来探望。
  “陛下……”
  诸葛亮进屋,跪倒行礼。
  刘封赶紧扶起诸葛亮:“丞相请起……”
  他见诸葛亮眼有血丝,不禁暗暗心疼:“丞相,我昏迷多久?”
  “已有两日了……”
  “这两日,辛苦丞相了。”
  诸葛亮拱手道:“陛下,按大汉礼制,您当于灵前即位,守孝二十七日,然后行登基大典,登基大典之具体事宜已着蒋琬孙乾去办。”
  “哦,灵前之孝……不可不守,不可短缺,登基大典……从简从速便可。”
  从简从速……
  历来帝王登基之典,皆大操大办,以彰显其皇威齐天,到刘封这里,变成了从简从速。
  想到他昏迷中口中不断念叨的那两个词汇,诸葛亮暗暗心忧。
  “我要去看看父亲……”
  “陛下,先等等,还有件事。”
  诸葛亮转头叫费观进来,费观躬身下拜,然后打开一个锦卷。
  “陛下,先帝谥号庙号我们已拟了几个,您看看选择那个?”
  刘封看了看,谥号中有文烈帝,武烈帝,昭烈帝,宣烈帝等等。
  刘封看到昭烈帝三个字,泪水再次忍不住流了下来。
  “父皇其行昭昭,其志烈烈……当已昭烈为谥。”
  “庙号……”
  刘封心又是一痛!
  这一栏有“烈祖”、“仁祖”、“仁宗”三个。
  太高中世!
  方为顶级庙号,父亲若得天下,完成三兴大汉的伟业,便当得起千古唯一的“中祖皇帝”,可如今半路崩殂,最适合的也只能是这三个了。
  如今为救自己,身殂殒命。
  乃以烈最为合适。
  “当以烈祖为佳。”
  费观下拜:“臣遵旨,另外,这第一批入庙之臣……”
  刘封想了想:“此长安之战到击退吴军,牺牲的太守以上官员,皆配享昭烈庙左右……太守以下至兵卒,无论贵贱,凡有名有姓者,也当以大小竹牌缚于昭烈庙廊上,共享香火。”
  “臣领旨!”
  诸葛亮和费观对视一眼,诸葛亮拱手道:“陛下,随我去灵前吧!”
  刘封换上重孝衣服,与诸葛亮出府,便见南郑城内府堂大厅,白布环绕,纸钱遍地,到处都是哀戚之色。
  刘封走过之处,侍卫皆跪地行礼,口呼万岁。
  而诸葛亮这边已经通知百官,来灵堂参加即位之礼。
  而当刘封来到刘备灵堂之下,他怔住了。
  刘备的灵堂庄严肃穆,白布素帛挂满了整个灵堂。
  灵堂两侧跪着刘备的女眷亲儿,正中央跪着二人。
  此二人皆满头花白的头发。
  这是谁……
  他走了过去。
  而就在这时,跪着的刘禅看到了刘封,哭着道了一声:“大哥……”
  那二人回过头。
  刘封的心“咯噔”一下!
  此二人不是别人,正是关羽张飞!
  他确信,自己不过昏迷了两天,可见关羽张飞这般模样,为何便如同分别了二十年?
  “二叔,三叔……”
  “忠嗣……啊不,陛下!”
  “参见陛下……”
  关羽张飞齐行跪拜之礼。
  刘封赶紧搀扶,泪水忍不住的往外涌。
  他和关羽张飞一起跪在刘备的灵堂前,看着刘备的灵位,三人再次放声大哭。
  他们这一哭,阿斗也跟着大哭,刘封伸出手,阿斗便毫无顾虑的扑到刘封的怀里。
  刘封将这个胖胖的,憨厚的弟弟搂在怀里。
  曾经的他一直想夺取弟弟的一切,甚至想过找机会杀了这个弟弟。
  而现在,他只想用自己的一切去保护这个弟弟。
  谁想伤害弟弟一根汗毛,他都会去拼命。
  “禅弟……”
  “大哥……”
  兄弟俩的眼泪交织在一起。
  然后刘封拉着刘禅给吴皇后等人行礼。
  太常费观准备宣读灵前即位诏书,他走上前,弯腰提醒刘禅:“当称陛下了……”
  阿斗惶恐:“哦,对,陛……”
  那个“下”字还未出口,刘封便用手挡住了他的口。
  刘封对费观道:
  “阿斗也好,安国兴国也好,永弟理弟也好,对我皆称兄长或者大哥,定国则永远可称我为兄弟……”
  “陛下,这不合礼制。”
  张飞含泪怒道:“忠嗣既已成皇帝,他的话便是金口玉言,尔等何必多言,遵旨便是!”
  “这……臣遵旨。”
  费观无奈的叹气:“既如此,当宣即位之诏,阿斗,要不你等会再……”
  刘封搂着阿斗:“便如此宣读吧,我抱着阿斗,父皇当不会怪罪……”
  费观也觉得,换哪个皇帝,在天有灵看到儿子抱着弟弟受封,皆会大怒,唯独咱们的陛下怕是会很欣慰吧。
  当即领命宣读:“万国宗室,宗室百官,各地诸民,九族子弟,皆当听旨。今复皇祚,贞固正天,以天子之神,置宣室之位……”
  诏书宣读完毕,刘封算承接帝位,百一起叩拜:“吾皇万岁……”
  但此时还不算正式的皇帝,只能算代理皇帝,要等到守孝期结束,参加登基大典之后才算真正成为皇帝。
  而在灵堂守孝之时,即位新帝可一边守孝,一边处理国事。
  曾经的刘封,对政事头痛不已,其实就是懒病作怪,而现在,他勤勉励行,不敢有任何疏忽。
  这是父亲的基业,绝不可以毁在自己的手上!
  他认真处理每一份文件,认真听取每一个建议,认真布置每一处防御,认真接待每一个来吊唁的士大夫。
  他举止得体,气度不凡,尽显帝王之相。
  守孝第七日,魏延领着关平糜芳归来。
  刘封和关平再次重逢,恍如隔世。
  关平身着重孝,于刘备灵前叩拜,痛哭不已。
  祭奠了刘备,他心疼的看着刘封,流着泪道:“兄弟,你终于成皇帝了。”
  刘封捏捏他的胳膊:“我无论成了什么,我们也始终都是兄弟。”
  糜芳也满脸泪痕:“大外……啊不,陛下,我……我这次差点……差点抓住碧眼贼,我要是抓住……我……哎……”
  刘封看着糜芳,颇为欣慰的点点头。
  前世你被万人唾骂,今生终究没有走错了路。
  “这次……你做的很好了。”刘封给出了很肯定的评价。
  ……
  守孝第十七日,马超马岱庞德归来。
  马超浑身是血,筋疲力竭,到刘封面前,下跪行礼:“公子家眷及汉阳十万百姓,俱归!”
  他的身后,是刘封如花似玉的女眷妻妾们!
  和浩浩荡荡的百姓队伍。
  刘封并没有马上去关怀自己的妻妾们,而是先扶起马超:“有兄在,吾安心也!”
  马超后退两步,拱手道:“陛下,当称朕了。”
  刘封走上前,再次握住他的手:“那朕命你,以后永远视朕为兄弟!”
  马超一怔,泪水簌簌而下。
  ……
  守孝第二十一日,黄忠、凌统、吴懿三人穿过东吴防线,成功归来,黄忠凌统灵堂前大哭,吴懿则光着膀子绑满荆棘,以负荆请罪。
  刘封并没责备于他。
  “此难乃东吴鼠辈狡诈,我尚且防之不及,又怎能尽数怪于国舅?”
  他亲手给吴懿解开了荆棘。
  吴皇后泪眼朦胧,泣不成声,那一刻,她向刘封施了一礼,刘封赶紧回拜。
  ……
  守孝第二十三日,赖恭桓治与士燮之子士颂来到了南郑吊唁。
  赖恭扶着刘备的灵柩嚎啕大哭……
  ……
  守孝第二十四日,孟达一家被擒获,送到南郑来受刑伏法。
  众人皆以为刘封会将孟达的家眷杀掉以泄愤。
  但他并没有。
  刘封明白,孟达虽叛,刘备终究还是没有牵连其家眷。
  他的做法和其他帝王完全不一样。
  甚至让人无法理解。
  可结果便是,孟达的儿子孟兴终为蜀汉尽忠。
  所以,他赦免了其家眷。
  ……
  诸葛亮看着现在的刘封,依稀看到了刘备的影子。
  而令人意外的是,自从醒来,刘封竟没有一次提起去东吴复仇的事。
  这让诸葛亮甚至一度以为,刘封识大体顾大局,是要先将东吴之仇放一放,专心解决主要矛盾。
  可随着寿孝期的结束,刘封还未完成登基大典,便立刻下了第一道圣旨:“二叔,三叔,立刻整兵,准备伐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