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宁做外交官,不当司令员

  封王!
  曹操上来就给刘封一个这么大个大饼,就算是欣赏,也没这么欣赏的吧!
  孙乾张大嘴巴,思路完全跟不上了。
  从旁人的角度上来看,曹操的做法完全匪夷所思。
  刘封思索片刻,却马上明白了曹操的险恶用心。
  其一,刘备身为左将军,豫州牧,最近又被曹操以皇帝的名义将其封为扬州牧,以用来恶心占领扬州的孙权。
  其爵位不过是宜城亭侯。而他的儿子刘封却成了宜都王,这让父子俩如何相处?
  其二,既被封为王爵,当在属地活动,理论上没有皇帝允许不可出属地一步。宜都刘封是知道的,属荆州北部,尚受曹操所辖。
  那可不像后来的汉中王刘备,可以打着衣带诏的名义招兵买马,讨伐曹操。
  也不像后来的魏王曹老板,可以随随便便拿到皇帝的圣旨四处征讨。
  而刘封被封王,就相当于用一个“王”的名号,将他彻底锁死在了宜都。
  其三:刘封此前半个爵位都没有,直接册封为王,违背大汉祖制。
  这是什么?
  先让刘封做个出头鸟,自己再称公封王,压力是不是就没那么大了?
  表面上给了他一个天大的馅饼,实际却把他利用到极致!
  “这……”
  刘协正为难的不知道该怎么说:
  刘封立刻朗声拒绝:“陛下不可,万万不可!”
  “这……有何不可?”
  刘封抬起头,正色言道:
  “陛下,白马之盟有言,无功不侯,非刘氏不王!封虽有功,但本家姓寇,功劳薄微,封侯尚且不够,怎可封王?另外,我父刘玄德尚在,要封也应当先封父亲,岂可先封人子?!若陛下非要封王,当先封我父,万不可违背大汉祖制!”
  刘封的话滴水不漏,掷地有声,又把大汉祖制放在了极高的地位。
  把一个忠勇刚直,一心为公的忠臣良将形象演绎出新的高度。
  汉献帝称赞道:“说得好啊……”
  抬头却见曹操饶有意味的看了他一眼,便不在说话。
  一旁的荀彧微微点头,貌似对刘封的话多了几许赞许。
  事已至此,曹操若还要就此坚持,倒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况且,他可能本就是一种试探,并非真想让刘封为王。
  曹操笑了笑:“既如此,那忠嗣公子你想要个什么爵位?”
  汉献帝也刷了一下存在感:“是啊,你想要个什么爵位?”
  “陛下,臣不想要什么爵位,臣只想回到荆州,侍奉父亲。”
  “呵呵呵呵!”
  曹操坐在大椅上抖抖衣袖:“忠嗣公子,刚才听闻公子说玄德身体安康,生活无碍,既如此又何须服侍?如今朝廷正用人之际,当为国尽忠,成就功名,振兴门楣,光宗耀祖才是孝也!”
  一听曹操这么说,汉献帝赶忙说道:“好,好啊,忠嗣你就留在许都吧!”
  孙乾却立刻紧张起来,但此时此刻,一众大佬在此,却没他说话的份。
  只能把一切寄托在公子身上。
  刘封心说,我就算留在都城,对你刘协有啥好处?
  难不成你还以为我能帮你除了曹操?
  做梦呢啊!
  但皇帝和丞相都这么说了,刘封能说什么?
  只得问道:
  “那,陛下要给我何职?”
  “嗯,夕年寇恂为光武帝执金吾,那朕也封你为羽林郎,手执金吾,掌管禁军如何?”
  这么有底气的说出来,估计是交待好的。
  羽林郎,执金吾!
  管理的是都城的禁军,潇洒气派,位高权重!
  可以出入皇宫,保护陛下。
  当初董卓就是以羽林郎的身份进入皇宫,玷污妃嫔。
  刘封固然不会,但曹操会真放权让他去管禁军吗?真会让他出入皇宫吗?
  想都不用想,扯淡!
  所以,这注定是个虚职,怕是连皇帝都见不到的虚职!
  能接受吗?
  刘封不傻!
  接受就相当于和汉献帝一样,被囚禁起来了。
  刘封拱手道:“陛下,臣请罪,臣恐怕当不了羽林郎。”
  皇帝不解:“为何?”
  刘封不露声色的编出一段话来:
  “我幼年时,家母曾读过一首诗,乃辛延年之《羽林郎》,每每读起,便胆战心惊,整夜哭泣,恨那羽林郎之轻薄良妇,禽兽不如!如今母亲虽已仙游,想到此职伤过母亲,便不想为此官职,望陛下见谅。”
  明明很扯的一件事,偏偏让刘封说的在情在理。
  说他欺君?
  总不能把他死去多年的亲娘挖出来问个明白吧。
  不过,在曹操看来,这都不是事!
  不做羽林郎可以做别的,只要能让他留在许昌,做什么都无所谓。
  想到以刘封性情刚烈,必不肯为自己部将,便问荀彧:“荀令君,尚书部可有空缺?”
  荀彧一拱手:“在下尚书省五曹缺一北客曹尚书!”
  客曹尚书?
  干啥的?
  刘封不知道。
  想回头问问孙乾,又感觉不是时候。
  系统也没出来给个建议。
  但直觉告诉他,荀令君应该不会在这个时候坑他。
  曹操抚摸着剑柄沉思良久:“忠嗣公子,这个北客曹尚书你可做得?”
  刘封回道:“未曾做过,不知如何。”
  曹操爽朗大笑:“有何疑难,问荀令君便是!陛下以为如何?”
  刘协点点头:“就依丞相!”
  事已至此,刘封已经再难推辞。
  下殿之后,孙乾长吁短叹,愁眉苦脸:“哎呀,这回真也走不了了啊!公子啊,你何不拒绝?”
  “公佑先生,你还没看出来吗?”
  “看出什么?”
  刘封思索道:“曹操让我称王,我拒之,让我统领羽林军,我亦拒之,但无论如何拒,终究难抵皇命,还不如选个相对有利的职位,再谋求脱身之计。”
  哪个职位相对有利,其实刘封并不知道,只是他明白荀彧不会在这时候去坑一个一心向汉忠君爱国的好少年。
  “原来如此!”
  孙乾思索片刻,一脸恍然状:“羽林郎虽位高,只可活动于都城,客曹虽然职级低一些,却属尚书令属官,为外事官员,可借公事之由离开都城……原来如此。”
  孙乾抚须点头,好像渐渐明白了公子的深意。
  “额……”刘封点点头:“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公子果然高明!”
  孙乾点点头,又问:“只是便做外事官员……曹操也未必会放公子离许昌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