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贾诩的毒计

  而在曹操安排荀彧接待刘封的时候,刘封也在等着荀彧。
  那个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臣,没有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
  就拿曹操的其他谋士来说:
  谋主荀攸是他推荐的,鬼才郭嘉是他推荐的,戏志才是他推荐的,还有钟繇、陈群、杜袭各个都是顶级人才,都是他推荐的。
  可以说,他给曹操带来了大半个谋士团。
  另外,他有着非同一般的战略眼光,深根固本,迎奉天子,皆出自荀彧的手笔,帮曹操打下大半个江山,没他真不行。
  曹操对他也是信任至极,多次出征让荀彧坐镇后方,称其有“王佐之才”,乃“吾之子房”。
  可这么说,如果他支持曹操称帝,那曹操荣登大宝之后,第一个要封赏的人必然是他!
  要么丞相,要么三公之首,统领百官,位极人臣,除此之外,不做他想。
  你敢想,就是曹操手下这样重要的一个人物,却在最后在政治路线上与曹操分道扬镳。
  说到底,他是真正忠于汉室的人,他渴望曹操成为霍光,手握大权,挽救将倾的大汉,而不是最终取而代之。
  他看出了曹老板的野心,但此时此刻却为时已晚!
  曹操封魏公他称病不到,曹操封魏王他带头抵制,铜雀台幽怨叹息,白马门大骂曹植!
  曹操多次请其位列三公,他宁死不从。
  最终曹操在无奈之下曾送一空盒,使其自裁而亡。
  想想他这一生是无奈的,最终做了和自己理想背道而驰的事。
  这些刘封都知道,所以当曹操寻思怎么收降于他时,他却在思考一件事:如何争取来荀彧。
  或许争取不来,但至少能在他那里布下一条后手。
  现在曹操尚未称公,和荀彧也还没闹掰,但曹老板的心思,聪明的荀彧岂会一点看不出。
  所以他提出的那个条件,便是为荀彧量身定制。
  你看,荀彧果然来了。
  人还没到,一股淡淡的香气便已传来。
  他气质出众,眉目有神,身上干干净净,他年近半百,胡须头发已有白丝,却无一丝杂乱,让人想到宽厚温润的长者。
  如果他结识了诸葛亮,他们两人一定会成为知己和朋友。
  他走到案台面前,挥挥手,让人撤下凉透的饭菜,换上新的酒肉。
  然后,看着刘封,他笑了笑:
  “刘封公子,尚书令荀彧,恭迎公子来许都。”
  刘封心中一喜,但也很意外。
  荀彧现在什么身份?
  尚书令,若非三次请辞,早成当朝三公了,又是颍川士族之首,在许昌,除了皇帝和曹操,理论上就数他的实际地位最高了。
  他竟然如此谦逊有礼,但礼貌中,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高雅,让刘封微微有些敬佩。
  “哦,原来是荀令君!”
  无论出于官职还是出于辈分,刘封赶紧站起身,抱拳行一礼。
  荀彧呵呵一笑:“在下身在汉籍,可与公子同案否?”
  刘封故作思索片刻,拱手道:“即是荀令君,那还说什么,刘封皆愿相交也!”
  孙乾想提醒:公子,别看他是汉臣,说到底也是曹操的人啊!
  刘封却不以为然,对其态度和对程昱完全不同。
  荀彧落座,举杯称赞:“公子孝义闻名天下,荀彧今日得见三生有幸。不知公子接下来有何打算?”
  “我便等一个月,看能否见舅父一面,曹操若实在诓我,我也……我也无法也……”
  说着,刘封咬牙,轻拳砸在腿上,完美演绎出一个耿直少年的面对强权时的无奈与愤怒。
  孙乾却暗道:咱公子太耿直了,这上来就把自己的目的全说了。
  “哦……”荀彧不以为然的点点头:“京城太医,医术极其高明,我相信一个月内令舅父必然痊愈。”
  “先生可有舅父消息?”
  荀彧摇摇头:“此事非经我手,不知也,不过我可为公子打听打听。”
  “那先谢过先生了。”
  几句话说完,就没那么生疏了,荀彧感慨道:
  “当年讨伐吕布,皇叔也曾在许昌住过一段时日,现在时过境迁,也不知皇叔现在如何?”
  刘封心说,当年劝曹操杀刘备的可是你荀令君?
  但当时他是站在曹操的角度思考问题,外人却不知道。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就不能再提这事了。
  “我父整日挂念陛下,日日茶不思饭不想。就想着有朝一日,曹操能还政于陛下!汉室重兴,天下也就太平了。”
  荀彧心中一动:“哦,皇叔遥在荆州,还心念陛下?”
  “何止,我父要求我们,每逢年节,就领我们朝北方行跪拜大礼,他说只要陛下还在,就必须三拜九叩,以尽臣子之道!”
  孙乾心里纳闷:“有这事?”
  刘封继续说道:“想起陛下,我父便痛哭流涕,恨自己无力助陛下主政,也恨那曹曹,身为汉相不思报君,还处处欺辱陛下……”
  说着,竟流出泪来。
  孙乾怕刘封言多有失,赶紧道:“公子公子,你喝醉了……”
  刘封猛然一怔,赶紧擦擦眼泪,拱手道:“刘封失言,荀令君见笑了……”
  荀彧点点头,淡淡一笑:“无妨。”
  接着便岔开话题,向刘封介绍北方的风土人情。
  两人聊得很投缘。
  当夜,刘封就住在府中,孙乾被安排在旁边一处别苑。
  荀彧时常探望,有时还会带来一些金银布帛绸缎,刘封悉数退回,唯独美女留下了。
  这令孙乾有些着急,他怕公子晚上面对那么多美女把持不住自己。
  刘封却把持住了。
  不是说这些女孩不漂亮,说起颜值,都应该在90上下。
  而是刘封知道,现在不是时候。
  这二十个女孩他碰都没碰,就在神龛前给刘泌焚香祈福,时不时的还哭两声。
  这消息通过荀彧传到曹操的耳朵里,曹操也不禁称赞,对他几个儿子说道:“此子,真忠孝之士也,你等须向他好好学学!”
  几个儿子拱手称是,曹操走后,却都显出不屑的神色。
  首先说话的是曹植:“和他学什么?吟诗作赋?还是寻欢作乐?哼哼!”
  曹彰攥攥拳头说道:“哼哼,都说这小子勇武异常,我倒想找机会和他较量较量。”
  曹丕说道:“二位贤弟,父亲的话,我们当要谨记于心,当学其忠孝之心。”
  曹植哼笑:“二哥此言,莫非说我等不忠不孝!?”
  给曹丕怼得一愣。
  曹植不以为然的摇着头,哼着小曲推门而去。
  紧接着,曹彰也“哼”了一声推门而出。
  曹丕淡淡笑了笑,不做言语。
  又过一日,一老者又向曹操献上一计:
  “丞相,何不将一千金送给刘封,却不说明是谁人之女,但凡珠胎缔结,便告知于天下:
  刘封为吾曹孟德之佳婿。彼时刘备父子便是没能决裂,也必生间隙。
  就算刘封有朝一日真的回到了刘备身旁,留下一儿半女许昌养着,那又会是怎样一个局面?”
  “嘶……”
  曹操思索良久,冒出一句:
  “文和此计毒矣!”
  那人一愣,本以为曹操pass了他的建议,却听曹操道:“既如此,吾送二女给他。”
  果然,命人又送二女。
  这两个女子都十六七岁上下,容貌虽说不如大小乔倾国倾城,但二人仪态高雅,气质不凡,一看就出身不凡。
  二人进入府中,款款深施一礼:“曹公命我服侍公子,并照顾公子饮食起居,请公子不要介怀。”
  刘封也不介意,就让她们铺床叠被,端茶倒水。
  然后就在府中等候刘泌的消息。
  另一边,曹操问程昱:“这几日刘封府中可有何动静?”
  “禀丞相,刘封整日待在府中,四处打听刘泌病情,除此之外,就在府中焚香祈福,不做他事。”
  “可与吾女寻欢?”
  “他只留下,并无动静。”
  曹操有些纳闷,问计于贾诩:“不是说他好色么,莫非这些女子不合他的口味?”
  贾诩思索道:“应该不是,我听说其在桂阳之时,把那赵范之寡嫂都纳入府中!”
  “哦??赵范之……寡嫂?”
  曹操神色一凛,捋着胡须深沉的点点头:“哦……”
  那一刻,他好像懂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