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凌统,作别吴侯

  此时此刻!
  无数东吴营寨被水道分割成一个个封闭的区域,困在营寨的吴军士兵也只能尽可能站在高处求援,还有无数的吴军士兵在水中奋力挣扎……
  而张辽乐进乘着快船,沿着水道,正前往一个个高地开始血腥屠杀。
  孙权感觉自己的大脑轰的一下炸了一般!
  这情况,想援救都没办法。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士兵成了张辽的副本……
  ……
  而在这段时间,刘备和曹操两边却各有喜事。
  曹操征伐雷绪、陈兰、梅成大胜得归,杀了陈兰梅成,赶跑雷绪,庐江之叛得以镇压。
  雷绪带着家眷和五万大军没地方去,最后直奔荆州投奔刘备来了。
  这可把皇叔乐坏了,当即设宴款待雷绪,安抚其家眷,五万大军自然照单全收,拉到公安接受收编。
  而这样一来,曹操就腾出手来,去支援合淝。
  ……
  大水退却,孙权看着残破得营寨,倾倒的城池,悲从中来,命人清点军卒,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
  好家伙,十万大军只剩六七万人。
  就这六七万,还是丁奉、徐盛、甘宁、蒋钦能部将千辛万苦收拢回来的。
  真让孙权他自己带着,估计剩一万都难。
  看着北城城楼上含笑蔑视的张辽,孙权又羞又怒!
  他咬咬牙,颤抖的声音道:“孤……想问各位一句,这北城,还能拿得下来吗?”
  众将无奈摇头,叹气。
  还拿啥啊?
  军心都散了,能守住其他十六座城池就不错了啊!
  而就在这时,一面“曹”字大纛旗从城楼上立起!
  接着,另一面“夏侯”大旗也跟着立了起来。
  再接着无数战旗立在城楼之上。
  整齐的甲军,也站在了城楼之上。
  战甲凛凛,刀剑生辉。
  孙权大惊,这时有探马回报,这时曹操的援军已经抵达了。
  得,这下十六城也别守了!
  退吧!
  其实,到这个时候,孙权的兵力比之曹操的大军还是占优的,但苦就苦在军心已经乱了。
  每天逃跑的兵卒几百上千,没跑的现在也都有了跑的想法,负面情绪充斥着整个军营。
  是啊,十万大军被张辽八百人打成狗,哪还有士气去硬刚曹操?
  再硬着头皮打下去,恐怕这几万部队都要没了。
  所以,鲁肃给出的建议是及时止损:“吴侯啊,合淝咱不要了,好歹把兵留下,咱们退吧。”
  事到如今,孙权能咋办。
  只能含泪撤兵。
  但他还担心曹操派来追兵,鲁肃却说这个倒无妨,让甘宁断后即可,他料曹操多疑,大概率不会追击。
  更何况,现在合淝一片狼藉,曹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重建合淝城,也无暇去追。
  事情果然不出鲁肃所料,曹军并没有派追兵前来,孙权得以安全退兵。
  至此,吴侯第二次征合淝完美谢幕。
  这一战,孙权是彻底怀疑人生了!
  为什么?
  刘封用了一万人马,差点打下了合淝。
  而他……
  用了十万大军,却丢了十六座城!
  孙权不甘啊!!
  而不甘的不仅仅是孙权,还有他手下的一干将领,都觉得跟着孙权这一仗打得太窝火,太憋屈!
  尤其是徐盛,丁奉二人!
  想起和刘封对弈张辽时的爽快,再看看现在的狼狈,真一言难尽……
  还有鲁肃!
  想想之前吴侯的话,还好意思让人家给你留一座城,你去夺那战功!
  现在好了吧!
  夺吧!
  这座城丢了,刘封打下的十六座城也没了。
  全东吴上下都认为必胜的一场大战让他打个一败涂地。
  翻遍史书都难找如此丢脸的大败。
  孙权真是有点没脸回江东了,但自己是东吴之主啊,没脸回也得回啊!
  想想再见到刘封,该怎么说起这件事啊?
  哎……
  还不如当时就让刘封直接打下北城呢!
  想到刘封,他又想到了凌统!
  凌统跑来了,那刘封是不是回荆州了?
  现在,孙权潜意识里还真有点希望刘封回了荆州。
  为啥?
  人家来一句:“恭喜吴侯拿下合淝!”
  你如何回?
  回就回吧。
  若是见面,当比死都难受。
  对了,凌统为了救孤,冒死顶住张辽,还受了很重的伤。
  不管怎么说,当去慰问一番。
  当即命人拿来最好的伤药,亲自来看望凌统。
  来到凌统的营房,却发现凌统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人却不知去向。
  孙权纳闷,问侍从凌统何在?
  侍从递过一封书信,说道:“凌将军说,吴侯若来便将此信给吴侯,他已于今早离开了。”
  “离开了?”孙权第一反应,就是凌统回去看守刘封,心中有些担忧,犹豫要不要差人把凌统叫回来。
  因为他以隐隐感觉到,这一战过后,刘封在东吴众将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了。
  已经不宜再留下他。
  然而,打开信这么一看,孙权却大惊失色!
  信中写着:
  “主公见信之时,臣统已离去多时也。非主公不仁,统与杀父仇人共事却不能报仇,实乃不孝也。今冒死营救主公,浑身刀伤无数,三百亲随死伤殆尽,已为主公尽忠!今离去,乃求孝义,望主公谅解。”
  孙权颓然坐在床上。
  是啊!
  没有人家凌统冒死相救,你吴侯的人头现在恐怕早就高悬在城楼之上。
  为了救你,浑身是伤,三百亲随都没了,这还不叫尽忠那就没什么可称之为尽忠了。
  可这样一位忠勇的将军,父子两代忠贞于你,你却重用杀害父亲的降将,剥夺了人家报父仇的机会。
  这始终是凌统心中无法释怀的一块心病。
  人家走不应该吗?
  应该……
  可孙权就是不忍,想起用心培养的水军大将就这么走了,他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
  而这时,周瑜与黄盖等大将班师回城。
  “大都督,咱们这次只损失不足五百余人,便斩杀山越匪患八千余人,听闻大都督威名,他们都要出海逃亡了!这下,咱们东吴后方能稳十几年了。”
  “哎,不过是匪患余寇,不足虑也。”
  周瑜微笑着点点头:“等吴侯拿下合淝,咱们便可在合淝屯兵,倒时吴侯剑指徐州,步骘南下赚交州,我便再从刘备处借道取下西川,东吴大事可期也!”
  黄盖点点头:“说起来,合淝应该拿下了吧。”
  “哎!”周瑜笑了笑:“怎可轻视吴侯?十万大军夺一北城,绝不可能打不下来。”
  黄盖点点头:“是啊,合淝终于是我们的了。”
  正这时,一封战报送到了周瑜手里。
  周瑜打开看了看,表情僵住了。
  揉揉眼睛,又看了看。
  “哎——呀!”
  那一刻,他差点没从马上摔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