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暴君的最后

  王允「字子师」随后派人秘密请来仆射士孙瑞「字君荣」、司隶校尉黄琬「字子琰」、护羌校尉杨瓒一同商量,如何才能杀死董卓「字仲颖」。
  士孙瑞建议道:“现在大家大病初愈,可派一能言善辩之人,前去郿坞,诓骗董贼前来朝堂议事,吕将军率领精兵,埋伏在朝门之内,等董贼进宫之时,趁机诛杀,此为上策。”
  黄琬问道:“谁敢去郿坞?”
  杨瓒想了想,说道:“吕将军同乡骑都尉李肃,能言善辩,不知道他有无胆量?”
  吕布「字奉先」说道:“虽然李肃一向与董贼契合,但是近来,因为董贼不予升迁,故而怨恨不已,想必他能担此重任。”
  士孙瑞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吕将军说的没错,如果让李肃前往,董贼必不怀疑。”
  吕布说道:“想当初劝我杀死丁建阳的也是李肃,他今天如果不答应,我就先杀了他!”
  王允点了点头,说道:“好,请李肃来。”于是秘密派人请来李肃。
  吕布对李肃说道:“肃兄,想当初肃兄劝说我杀死丁建阳而投奔董卓,现如今老贼上欺天子,下虐生灵,恶贯满盈,人神共愤,我们几位想请肃兄,传天子诏书,前往郿坞,宣董贼入朝,我带着军士埋伏在朝门之内,诛杀老贼,匡扶汉室,共做忠臣,不知肃兄尊意如何?”吕布一直注视着李肃,如果李肃反对,吕布立刻就杀人灭口。
  李肃笑着说道:“多谢司徒大人,我想诛杀董贼也是很久了,只是没有帮手,今奉良机,乃是天赐,我怎么会有二心!”说罢,李肃折箭为誓。
  吕布拍了拍李肃的肩膀,笑着说道:“肃兄如果干成这件大事,还担心没有高官厚禄吗?”
  王允也笑着说道:“请将军直发郿坞!”
  。。。。。。。。。。
  董卓乘坐马车走在山路上,但是马车一路颠簸,这让董卓在车上左摇右晃,摇摇欲坠,突然马车的轮子撞在一块大石头上面,将马车颠了起来,前面的四匹马也重心不稳,全都摔倒在了地上,董卓也被甩飞出去,然后天空之中飞来一条金龙,朝着董卓飞来,早就已经被吓破胆的董卓连忙喊道:“快来救我!”这时,金龙缠绕在董卓肥胖的身躯,然后张开血盘大口。
  “啊!”董卓猛然醒来,原来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梦,董卓擦了擦额头对冷汗,平复着自己的心情。
  “天家。”貂蝉为董卓送来一杯酒。
  董卓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这时候,董卓好像突然想起什么,询问貂蝉道:“你说什么?”
  貂蝉跪在地上,拜道:“臣妾给天家请安!”
  董卓扶起貂蝉,笑着问道:“貂蝉为何口呼万岁啊?”
  貂蝉笑着说道:“昨夜臣妾忽得一梦,梦见五彩祥云缭绕,太师端坐龙椅,正受百官朝贺,臣妾以为这是天意。”
  “哈哈哈哈。”听完之后,董卓也笑了起来,“这都是皇天异象,也给我托了一个相似之梦。”
  貂蝉兴奋的说道:“这么说,太师真的要做天子了?”
  董卓一边亲吻貂蝉的脸颊,一边笑着说道:“等我做了天子,就封你做贵人,封你做贵人!”
  貂蝉依偎在董卓的怀中,董卓还在得意的狂笑,貂蝉的脸上的却是一副厌恶的表情。
  夜晚,貂蝉独自一人来到郿坞的后花园之中,一边抚琴,一边心中悲叹道:“缕缕青烟,袅袅苍穹,咫尺长安,关山万里,女儿貂蝉,祈义父之愿,得苍天保佑……”
  而司徒府之中,吕布好像心有灵犀一般,也在仰望星空,王允走到吕布身边,吕布叹了一口气,说道:“不见小姐,吕布寝食难安。”
  王允安抚吕布道:“等诛杀老贼之后,便为吕将军完婚。”
  。。。。。。。。。。
  次日,李肃带着十几个随从,来到郿坞,说是皇帝刘协「字伯和」送来诏书,董卓便让李肃进入郿坞。
  李肃来到大堂,董卓问道:“天家是有什么事吗?”
  李肃笑着说道:“大家想要在未央宫召集文武群臣,和各位说一件事。”说着,李肃打开诏书,董卓便跪下接诏。
  李肃宣读道:“皇帝诏曰:朕近年来疾病不愈,力不从心,难理国政,以至于社稷危殆,黎民倒悬,太师董卓,学究天人,德配古今,文韬武略,天纵英明,特宣太师董卓,即刻入朝,行禅让之礼,秉承汉祚,荣登大宝,钦此。”
  李肃刚一说完,董卓就迫不及待的抢过诏书,李肃一脸谄媚的说道:“臣恭贺太师。”
  董卓看完诏书,笑着对李肃说道:“好,老夫登基之时,奉你做执金吾。”
  李肃拜道:“叩谢天家隆恩!”
  董卓突然想到之前李儒「字文优」说过的话,王允真的会向自己低头吗?董卓还是有一些怀疑,于是问道:“王允是什么意思?”
  李肃回答道:“王司徒已经派人开始准备受禅台了,只等天家到来。”
  董卓大喜,笑着说道:“我昨天梦到一条真龙罩身,没想到今天果然得到这个喜讯,真是天赐良机啊!传我命令,李傕、郭泛、张济、樊稠,率领飞熊军三千,驻守郿坞,老夫……不,朕,即日回京。”
  。。。。。。。。。。
  王允再次找来士孙瑞、杨瓒、黄琬等人,问道:“受禅台准备的如何?”
  士孙瑞说道:“司徒放心,全都已经准备妥当。”
  王允说道:“好,就在城外设帐,让董卓晚上斋戒沐浴,一切全都按照禅让之礼,你要让老贼怀疑。”
  士孙瑞说道:“知道了。”
  王允有对黄琬说道:“子琰公,选精壮士卒,设下埋伏,要万无一失。”
  黄琬说道:“遵命!”
  王允还是有些担忧,说道:“虽说城内城外全都已经安排妥当,但是老夫还是担心横生枝节,怕他半路怀疑啊。”
  吕布说道:“司徒不必多虑,董贼权欲熏心,李肃也有纵横之才,一个志在僭越大位,一个有三寸不烂之舌,老贼定会中计!”
  王允说道:“那就谨慎行事吧。”
  。。。。。。。。。。
  一切准备妥当,董卓马上就要前往长安受禅,临走之前,董卓向已经九十多岁的母亲池阳君辞别。
  见董卓满面春风,身上还穿着着龙袍,池阳君问道:“二儿,你这是要去哪儿?”
  董卓得意的说道:“母亲,二儿将要接受小皇帝禅让,母亲马上就要变成太后了!”
  池阳君担忧的说道:“我最近总是心惊肉跳,怕不是好兆头啊。”
  董卓却不以为意的说道:“母亲将要成为国母了,怎么会没有什么预兆呢?”于是辞别母亲之后离开。
  董卓走出郿坞坐车,军士前遮后拥,朝着长安而来。
  刚走没有三十里,董卓坐的车,忽然断了一个车轮,董卓下车骑马,又走了没有十里,那一匹马嘶喊咆哮,把辔头都折断了。
  董卓询问李肃道:“车折轮,马断辔,这是什么征兆?”
  李肃笑着说道:“这是太师承继皇位,弃旧换新,将乘坐玉辇金鞍的好兆头啊!”
  “哈哈哈!”董卓听完李肃的话十分高兴,“此乃天助我也,哈哈哈!”
  又没走多远,董卓一行路过一个小村庄,遇到一个老道士,老道士头戴青巾,身穿白袍,手里握着一个长杆,上面绑着一块一丈长的布,上面分别写着一个‘口’字。
  董卓问道:“这个道人是什么意思?”
  李肃笑着说道:“这是有心病的人。”然后李肃让左右武士将老道士赶走。
  又走了没多远,董卓又看见五六个孩子正围在一起,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董卓又问李肃道;“这个童谣又是什么意思啊?”
  李肃笑着说道:“这个童谣说的是刘氏当灭,董氏当兴的意思啊。”董卓又是十分高兴,也没有继续理会。
  “不要胡唱,不要胡唱,你们到那边玩儿去!”一个男人赶紧喝退孩子们。
  一个妇人走来,问道:“他们唱唱歌又怕什么?”
  男人说道:“你可知道这儿歌的意思吗?‘千里草’乃是‘董’字,‘十日卜’乃是一个‘卓’字,这个儿歌唱的是董卓不得生,你不要命了?”说着,男人也让女人赶紧离开。
  来到长安城外,董卓兴奋的说道:“长安在望,龙庭近在眼前,哈哈哈!”
  就在这时,忽然狂风骤起,乌云蔽日,不一会儿便烟消云散,这时正好是黄昏时分。
  董卓又问李肃道:“你说这落日余晖,是什么意思?”
  李肃笑着说道:“今朝落日生紫烟,明日金龙入长安,这是吉祥之兆,太师承继大统,紫雾霞光是壮太师天威。”董卓又是十分高兴,也不再怀疑。
  来到长安城外,文武百官全都来到城外迎接董卓。
  董卓笑着说道:“王司徒,受禅仪仗可曾备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