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天上有神仙吗?【求订阅】

  第389章 天上有神仙吗?【求订阅】
  李世民来到御书房右侧靠墙金丝楠木卧榻上坐下,最近不上早朝的他,有大半时间都在此地窝居,以安嘈杂心境。
  吩咐宫女点燃一炉安神香,红木方桌上摆放一壶老早沏好等候凉透的苦茶,巴蜀当地的茶叶叫不出什么名号,不如滇境普洱和武夷山大红袍,味苦,余味绵长,苦涩口感最大的好处是能提神醒脑,不至于在当下闷热夏夜里昏昏欲睡。
  从桌上几碟御膳房精心烹制的点心中拿出一方梨花糕,配上苦茶,也算能解不少当下烦闷。
  手中厚重的一叠奏折,都是来自东面边关的战况汇总,李世民看得很认真,力求不放过任何一丝细节,每每捻起书页就是大半刻钟,直到全部看完,已过半个时辰。
  350  放下战报揉了揉眉心,李世民微微撇头望向窗外,月儿弯弯,不圆,仅是半轮残月散发清冷微光,一如天际洒向人间的璀璨星河。
  天上有神仙吗?
  李世民笑了笑,起身踱步到正门靠墙的梨花木方桌前,伸手拿起桌上一方古朴青石砚台,据说是前朝汉祖发迹时所用之物,握着那方从灌县淘来的小巧砚台,李世民闭目陷入沉思。
  东面边关的战事大捷,是好事,随着河北道全境被剑南道大军收复中原,从后引起的连锁反应也算不上坏事,但总归是要他这个天子亲手解决。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朝中权臣变动一事,确实是李世民已经既定的计划,从幕后的中书省和内阁十八学士中,抽调一批有学识的才干之人,投向台前任职,无疑于重新打乱当下已经概定成熟的棋盘。
  一个成熟的体系能保证熔炉的自由运转,也是好事,可过于根深蒂固到迂腐不变,又从迂腐中生出腌臜,就等同毁了数代人的辛苦努力。
  中书舍人许敬宗是第一批适用者,升任礼部尚书之位磨炼几年,凭借他自身携带的才是,日后保不齐能再进一步,成为掌管天下文脉的朝中骨干,也算变相削弱世家掌握寒门升迁的权力和道路。
  此次风波受波及的人不少,李世民铁了心要借此次国之危难和剑南道威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是让李唐座下江山趋于完善,二也是以发展自身的底气,沉淀出不输剑南道的实力。
  长孙无忌从吏部尚书贬职为吏部侍郎,这是一个小小的警告,对于自己的大舅哥,又是牵连深远的世家代表,李世民不敢一刀砍死,只是徐徐图进,其中有出于天下大义,同样也有私心。
  至于这个大胆的尝试落在满朝文武耳(afbe)中会是如何惊骇,他并不关心,武将大多心向李世民,文臣中魏征是个聪明人,最近和太子党走的很近,李世民只要稍一敲打,不怕他不听话。
  西北边关的战事有林昊亲自出马,中原大局趋势多数偏向这位剑南道土皇帝,李世民不傻,知道他想吞下整个西北边关,加上秦琼传来的密报上,语焉不详的提到些微内幕,大抵上都是秦语嫣鸠占鹊巢,将河北道收入囊中的可怕事实。
  李世民睁开眼神,双目有些微微泛红,头疼的紧,但依旧还是挣扎着站起身,从背后书架中抽出一份地图,从边关开战至今,御书房都快成为他的军营议事堂。
  地图平摊在桌上,除了中原各州道的详细标注,也有接壤边关的几个外邦大国。
  李世民挽起右手袖子,微微弯腰埋在桌案前,食指滑动在地图上,视线紧随其后的游移在标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天下格局中。
  剑南道、吐谷浑、吐蕃、高句丽,加上态度暧昧不明的河北道,西北边关上林昊还未动手的西突厥,作为此次出征交易,大唐白送出去的几个益州上方小城。
  半壁天下。
  脸色微微发白的李世民仰躺在冰凉沁人的藤木座椅上,抬着头,房梁,那首绕人心绪的反诗不再此处,但难免让他从中联队。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金甲,黄金甲....
  口中反复念叨最后三字的李世民脸色惨白更盛、西北边关,西南剑南道、东面河北道,那他长安?
  十面埋伏。
  摇摇晃晃站起身,李世民脚步有些飘忽不定,走到塌上双手先下撑住塌板,才艰难的坐下后最后仰躺上方,几缕清冷月光透过窗户,绕过李世民惨白如大病初愈的面容,照耀在桌上地图中心交汇点。
  长安,有如作困兽之斗,难掀任何风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