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顶着团长头衔,过着旅长的日子,舒服!(第六更,求订阅)

  第198章 顶着团长头衔,过着旅长的日子,舒服!(第六更,求订阅)
  386旅是129师所属部队,前身是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第余人。武器以步枪、手榴弹及少量轻重机枪为主,数量仅仅是人员编制的一半不到。
  就是这样一支出征前人齐马不齐、马齐鞍不齐的部队在华北敌后抗日战场杀得装备精良的小鬼子丧魂落魄。
  发展到了现在,如果386旅不算新一团的话,人数大概是八千多人。
  所以说,现在新一团的兵力总人数是直逼386旅整个旅的兵力。
  目前新一团下辖七个步兵营,分别是了精锐营、步兵一营、步兵二营、步兵三营、步兵四营、步兵五营和步兵六营。
  其中步兵五营和步兵六营主要是刚刚参军的新兵,需要训练一段时间才能有战斗力。
  此外炮营是一个加强营,人数达到了一千多人,除了24门的九二式步兵炮外,还有迫击炮和掷弹筒,火力凶猛。
  另外还有骑兵营。
  骑兵营也是一个加强营413,现在人数是达到了1500人。
  在孙德胜的训练下,骑兵的战斗力非同一般。
  当然,还有狼牙突击队这样精锐的作战小队,战斗力惊人。
  除了主力作战部队外,还有团部直属连和警卫连,战斗力和装备都是新一团中的佼佼者,毕竟要保护团部的安全。
  除了这些作战部队,新一团现在也是初步组建了后勤部、运输部和医疗小组等等,建制齐全,装备也是整个八路军部队中最先进最齐全的。
  因此说,这就是新一团的底子。
  现在的李云龙虽然还是团长,但是过的是旅长的日子。
  李云龙能够养活这么大的一支部队,主要还是物资、军费跟得上,这些都是战利品支撑着,特别是打劫鬼子火车的行动,可以说是奠定了军费基础。
  滋润!
  现在新一团过得是相当滋润。
  一切都是在按部就班的发展着。
  部队还在抓紧时间训练。
  特别是新兵,李云龙是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在新兵训练上,为的就是提高新兵的战斗力。
  新一团团部。
  赵刚望向李云龙道:“老李,刚刚清点了一下咱们团的兵力,没想到有七千多人了!”
  李云龙咧嘴笑了笑:“这很正常,我还要加快速度扩充部队到一万人呢!”
  赵刚:“老李,如果兵力继续扩充到一万人的话,我们的装备和压力就会很大,特别是武器装备比较缺乏!”
  李云龙一脸淡定的说道:“没事,我已经有了想法了,实在不行就找运输大队小鬼子要就是了。”
  就在这个时候,张大彪走了进来。
  李云龙望向张大彪道:“张大彪,358团一营有没有什么动静?”
  358团的一营驻地距离李云龙的新一团防区是很近的。
  因为知道钱伯钧会反水投敌,所以李云龙就让张大彪安排人监视着钱伯钧的一营。
  张大彪摇了摇头:“暂时没有!”
  李云龙点了点头:“嗯,继续监视358团一营的动静!”
  “是!”张大彪轰然应道,紧接着又开口道:“团长,河源县城的内线传来情报,河源县城很快出动日伪军对这一带进行扫荡,”
  “不过这一次(affg)他们扫荡的主要目标是晋绥军的地盘,我们需要作出反应吗?”
  抗日战争期间,小鬼子对自己占领的区域就采取扫荡军事行动,基本上都是打击抗日部队的生存之地。
  李云龙:“先静观其变吧!”
  时间刚刚好!
  穿越之前,李云龙看过《亮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钱伯钧就是在小鬼子进行扫荡前夕进行叛变的。
  也就是说钱伯钧最近这段时间就会叛变。
  现在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冈村泞次是刚担任侵华日军总司令,对抗日军队发动了疯狂进攻。因此这是就会出现一批军人,他们觉得国要灭亡了,抗日信念开始动摇,于是就选择了投敌。
  钱伯钧、张富贵就是其中一个。
  而且,钱伯钧觉得自己在晋绥军征战了十几年仍然只是营长,并且晋绥军不是委员长的嫡系,打仗打赢了是理所当然,打不赢还要受到委员长的惩罚。所以钱伯钧就想脱离**序列,投靠了小鬼子。
  如果李云龙没记错的话,此次招降钱伯钧的是河源县宪兵队长兼守备司令平田一郎。
  小鬼子的宪兵队别看人数少,官兵军衔低但权力非常大。宪兵队除了维持本地治安和搜集情报外,还有权监视、审判小鬼子正规作战部队的权力,这相当于是的军统组织。
  另外宪兵队收编的伪军战斗力都很强,所以钱伯钧在得知平田一郎招降他后,就立刻和平田一郎的特使联系上了,他想跟着平田一郎实现自己的“抱负”。
  因此李云龙是断定了钱伯钧会叛国投敌了。
  不过要人赃并获才行。
  不然的话贸然出兵的吃掉358团的一营,搞不好就会变成八路军和晋绥军的两军摩擦,破坏统一战线。
  这个罪名可不小,必须谨慎处理。
  所以即便李云龙知道钱伯钧会叛国投敌,但是在没有实质性证据之前,李云龙是不会贸然出兵的。
  “张大彪,你现在的任务就是盯死358团的一营,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向我汇报!”
  PS:四月份了,现在自动订阅有7个啦,跪求个自动订阅破10,不然都没有爆发的动力了(求个神豪来个100vip点破蛋打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