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东临泰山,赋诗一首.

  祭祀当天,天空阴云密布,阴风呼啸,这种天气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
  谁能想到,今天天气竟诡异到这程度,昨天还风轻云淡,今日却变了脸一样.
  这种天气似乎随时有下雨的可能.
  而且,若真下起雨来,雨势定然非小.
  群臣见状,无不劝谏今日不宜祭祀.
  不过,长孙皇后却是淡然笑道:“也许这正是上天对我等的考验.”
  按照钦天监官员的推测,今日是这一年中,最佳的祭祀日期.
  若是再推迟的话,其他日期,虽也可以,却远远不如今天.
  对于今天的天气,李逸心中也是狐疑不定.
  按理说,这样的天气,实在不宜出行,更何况还是攀爬那么险峻的高山.
  当他的意识进入武神朋友圈后,让诸葛亮替他算了一下后,得出的结论同样是今日是最佳的祭祀日期.
  而且,诸葛亮还以他那鬼神莫测的能力,算出了今日的天气,虽阴雨密布,却并非坏事.
  既然如此,他也没有反对的理由了,只能期望不要发生什么事才好.
  最终,按照原计划执行,由李逸前锋开路,李道宗侧翼随同,泰安郡守向望天后方支援.
  浩浩荡荡队伍,向泰山进发.
  哪怕天气阴沉,却挡不住泰安百姓的热情,他们沿途观望这一难得的盛举.
  这次泰山祭祀,为了以示虔诚,长孙皇后和众文武,所有人都是徒步攀登.
  按照原先的就按,大约一个多时辰,众人就能达到最高峰.
  不过,因为天气的原因,再加上队伍过于庞大,真正达到山顶的时间可能会延后.
  这次的祭祀的规模,虽远不如秦皇时期,却也相差不太多.
  所过之处,到处是祈福的黄绸.
  这次随同的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之人,哪怕是礼部的几个文官,也都是身体康健之辈.
  走起路,虎虎生风.
  至于长孙皇后,长乐公主,孔莹等女子,也同样不甘示弱.
  她们出身高贵,平时的生活也是锦衣玉食,却不代表她们身体素质娇弱不堪,至少正常人的体能还是有的.
  至于众天策军和千牛卫就更不用说了,一个个乃是入境的高手.
  哪怕是险峻陡峭的泰山,也是如履平地.
  对于这支队伍的很多人来说,今日首次攀登泰山,哪怕天公不作美,依旧难以抑制他们心中的激动.
  一路上,李逸身旁的长乐公至极,若非在众目睽睽下,也许她会忍不住欢声歌唱几句.
  至于另外一个娴静的少.
  极力维持着淑女的风范,但眼眸中的激动之意,也是溢于言表.
  每当李逸看向她时,她也总会展颜一笑.
  “都说泰山很难攀爬,其实这也并非很难呐!!!.”
  一旁的长乐公主,语气里透着小骄傲.
  李逸闲庭若步一般,抬眼看了看山顶,而后向她笑了笑:“公主殿下
  lt;tergt;--gt;g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lt;/tergt;
  ,其实我们现在还在:山脚下而已.”
  “啊”
  长乐公主听了之后,俏脸微红.
  “走吧,我们才刚刚开始而已,接下来希望你能跟得上.”
  李逸低笑了两句.
  因为他要巡视整个队伍,还要时刻关注着前方的路况,所以提醒了长乐公主后,他便随加快了脚步,冲到了前方.
  长乐公主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嗔怨道:“哼,瞧不起人的家伙,我今天一定要凭借自己登山着泰山.”
  暗自提了气的长乐公主,继续跟着大部队攀爬.
  而跟随在队伍后的王祝,看着前方的身影,若隐若现的凶光,不时乍现.
  “今天老天真是开眼,有了如此天气,简直是如有神助.
  届时,我一定要找个机会,提前下山.”
  想到这里,王祝心中更笃定了几分
  一个时辰后,整支队伍,终于到了泰山的中天门.
  可以说,走到这里,已走到了大半的路程.
  李逸看了看众人,发现众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疲惫,而是一个个兴奋异常.
  今日,虽天气阴郁,风声呼啸,但看此时的泰山,却也有另外一番别致的景色.
  放眼望去,山野石峰,浑然一线,不见天际,顿时感到自身的渺小,从而让人升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无力感觉.
  很多人本来那浮躁的内心,惊醒了不少,也许他们一生所挖空心思追寻的,不过这天地间的一粒尘埃罢了.
  “难怪那么多文人志士,喜山乐水,因为在这方天地间,他们的视野,他们的心胸,会得到一种洗涤.
  从而得到心灵上的净化.”
  李逸感叹道.
  “原来你也有同样的感悟.”
  不知何时,娴静的少女,扶着玉石栏杆,望着天际,娓娓道:“这是我十六年来第三次登泰山了,每次它所带给我的感觉都不一样.”
  李逸轻轻一笑:“看来这次又给你带来新的感悟了.
  作为大唐第一才女,你不趁兴赋诗一首吗”
  孔莹却是娇嗔地白了他一眼,而后略有羞怯道:“哼,小女子学识浅陋,粗鄙不堪,所作的打油诗哪能和你这个做出两首传世之作的大才子相比呢”
  就在这时,长孙皇后带着一批文武,也都走了过来,听着二人的对话,不觉笑了起来:“你们二人都是我大唐难得的奇才,就不要在这里互相恭维了吧.
  如今,在这中天门,我们还算有些体力和兴致,不如你二人一起赋诗一首如何”
  江夏王李道宗在一旁听了之后,也是鼓掌叫好:“是啊,两位的诗词,我们都有所耳闻,但在现场,,以当前的情景赋诗,还从未有过.
  难得今日东临泰山,各位若不赋诗几首,留下见证,未免太过遗憾.”
  李逸见此,知道推脱不得,不由笑道:“既然如此,不如趁这休息的片刻,大家都赋诗一首如何也给皇后这次的祭祀留下一段佳话.”
  飞卢提醒您:读书三件事收藏,推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