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野震动!必以重赏嘉奖魏宁!【新书求订阅】

  第178章
  从王府出来之后,魏宁的心情就变得愉悦了起来。
  原本因为在洛阳城等待的这两三日,导致有些焦躁的情绪,刹那间得到平缓。
  南北二王,只要解决了其中一个,另外一个就好对付的多了。
  虽然论实力而言,潞王的底蕴甚至比福王还要更胜~一筹。
  但只有这两位藩王连起手来,才-需要自己忌惮一下。
  如今各个击破,已经拿下了北边的福王,那潞王势单立孤,还能怎么-跳呢?
  况且潞王他傻吗?
  福王朱常洵这么快就举手投降,向朝廷表示全力配合,潞王朱常淓自然会思考其中缘由。
  只要不想和朝廷起正面冲突,那最好的选择就是配合自己,把盐业经营权割出来。
  要不然就是雷霆打击!
  ……
  在魏宁与福王达成共识协议的第二天,福王朱常洵就如约邀请魏宁,亲眼见证了他把所有的盐引烧毁。
  并且修书一封,让人快马加鞭奔赴淮河以北的大小盐场。
  所有淮河以北的盐场就地停工,等待朝廷的接手,并且在朝廷接手过程当中全权配合,不准有半点延误。
  但凡有违背命令的,将会遭到朝廷和福王府的全力打击。
  而魏宁也在见证了福王烧毁盐引之后,率领天火营启程赶往淮河。
  先把淮北的盐场收了再说。
  而整个过程无比顺畅,没有一丝一毫的波澜出现。
  以往这些地方上采盐卖盐的商人们,那是因为背后有倚仗,才敢对朝廷爱搭不理。
  如今连他们背后的主子都已经让他们别抵抗,全力配合了,这还有谁敢跳出来?
  更何况整个接收过程当中,都是大军随行,数千名武装到牙齿,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的正规士兵虎视眈眈。
  除非不想活了,要不然都是老老实实。
  而在接收了淮北盐场之后,魏宁这回连淮河都没渡过,直接手书一封发往那南边的潞王。
  这位大明王朝后期最牛逼的藩王,潞王殿下的封地本来是在河南卫辉,也就是比洛阳还要更北一点。
  只是在第一代潞王去世之后,才南迁渡过淮河的。
  在福王这边举手投降之后,潞王那边就没有必要亲自过去了。
  不费那事儿!
  只要朱常淓这家伙识时务,稍微有点脑子,就应该知道怎么办。
  在没有盟友的情况下,与朝廷抗衡只有死路一条。
  毕竟现在已经不是万历皇帝当朝的时候了,天启帝与他们又没什么感情。
  ……
  果然,潞王朱常淓在收到魏宁信件的第三天,也向自己名下所属的所有盐场发出了公告,全力配合朝廷接收。
  之所以屈服的这么快。
  除了有福王那边率先投降的因素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朱常淓派人从京城那边打探到了一些消息。
  让他无比震撼,很是骇然的消息。
  朝廷此次派来全权负责,担任淮北盐运使的魏宁,居然有如此通天背景。
  他派去京城说情,想要让朝廷放下此事,给条宽路的那些人。
  不论是去东林党还是阉党官员那儿疏通交情,人家只要一听到魏宁二字,立马闭门谢客,谈都不用谈。
  魏宁魏大人,就是两党如今最重要的政治明星。
  不论是杨阁老还是魏公公,都花费了巨大的代价,舍弃了很多东西,也要把魏宁送上高处。
  在这种情况下,谁要是敢和大计划作对,那就是在自绝于天下。
  不会有任何人敢收留他们!
  在这种情景之下,朱常淓他还敢反抗吗?
  那自然是风向转的比福王快多了。
  魏宁几乎没费什么力气,淮河以南的大小盐场也就全都收归朝廷所有。
  算上从京城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所耗费的时间,总共花费了不到半个月。
  ··· 0求鲜花0 ········
  什么叫高效率?
  这就是!
  而等消息传回京城之后,毫无疑问,各方人马都极其满意。
  东林党那可老高兴了,他们培养的未来接班人,日后撑起东林党旗帜的栋梁之材,如今又往上迈了一步。
  很快就能够正儿八经的进入六部担任高官,并且成为朝堂党派的核心力量了。
  而魏公公自然不必多说。
  没有什么比自己儿子前程顺风顺水,一片坦途,更能够让他这个当爹的感到高兴的了。
  自己儿子魏宁的人生越发坦荡,他魏忠贤就越感欣慰,越能够弥补之前十几年不曾陪在儿子身边的愧疚。
  ... ......... ...
  而且也只有魏宁上升的越快,他们父子二人之间的关系才会越发安全。
  将来有朝一日,他向儿子摊牌时,魏宁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一定会更强。
  而久在深宫之中的天启皇帝,在收到魏宁八百里加急信件时。
  把所有的太监宫女都赶了出去,自己一个人躲在后花园里狂笑了一刻钟。
  好啊!
  这实在是让他感到心情舒畅。
  自从有了魏宁这个忠心臣子、股肱之臣,他朱由校在面对朝中大臣和地方上的官员、藩王们时,就屡屡打出绝佳战绩的胜仗。
  你就是朕的叔叔又如何?
  我魏卿一出马,你们这些家伙还不都得乖乖的把手里的东西奉出来。
  不过也得亏有魏宁,要是没有如魏卿这般能力出众,手段超凡的帮手。
  他朱由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个翻身仗呢。
  ……
  各方势力都高兴,都相当满意。
  在这种情况下,那给魏宁添功加绩,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很快,在朝中各方势力的热议之下,一份对魏宁的嘉奖文书就出来了。
  ……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