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凡是阉党想做的,我们东林党就反对!【新书求订阅】

  第166章
  把手里的鱼食随便一丢,杨涟就拉着魏宁,一路火急火燎的回到书房。
  “啪!”
  把书房门一关,还不等坐下,杨涟就有些急促的问道:“致远,是什么样的重大情报,你且说来给我听听。”
  魏宁稍微拱了拱手,然后把自己在半路上编好的那些话直接搬了出来。
  “回禀杨公,根据在下所探听到的消息,阉党似乎准备搞一个大动作。”
  “他们要在明日朝会时,怂恿天子发动收回盐业经营权的政令,将包括两淮一带在内的,所有天下盐业经营的权利重新收归朝廷所有。”
  “也就是说阉党准备动用手段,恢复盐业专营权。”
  魏宁话音落下。
  杨涟顿时有些愣住了。
  嗯?
  怎么和自己想的有些不太一样。
  他还以为魏忠贤那边,会是提拔同党打压异己,又或者是对自己这边江南大本营动手。
  结果不曾想到,居然对八竿子打不着的盐出手了。
  要知道两淮一带是大明王朝盐的主产区之一,而且直接供给的是大明王朝中部繁华地带。
  光这个产业,所产生的利润是相当巨大的。
  但东林党从来没有染指过这一行业,因为两淮一带的盐业默认是属于福王和潞王的。
  这二位王爷掌管了淮南淮北所有的盐引,想要贩盐卖盐,必须从他们两个人手里拿到盐引。
  而在这个硬性条件之下,东林党也就懒得去和两位比较牛逼的藩王争这点利益了,他们江南有的是钱有的是地。
  这一点魏忠贤不可能不知道。
  那就意味着,阉党推动重新启用盐业专营的法令,并不是冲他们东林党而来的,反倒是在对藩王下手。
  好家伙,魏忠贤准备干啥?
  这是要多线开战,两面操作?
  可是这样做有些什么好处呢?
  嗯……
  嘶!
  明白了!
  杨涟悟了!
  这绝对是阉党看上了盐这一块的利益,想要把他们从两位王爷手里夺回来。
  毕竟如果是阉党力主推动这件事情的话,那等到盐业收归朝廷所有之后,主管这件事情的人肯定也是魏忠贤的人。
  到时候阉党想要从中牟利,还不就是弹指之间?
  好你个魏忠贤,居然虚晃一枪,把主意打到了这上面。
  要不是有魏宁通风报信,从中泄露了重要情报,东林党到现在还啥也不知道呢。
  倘若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参加明日朝会,那绝对会被阉党这出其不意的一招给打蒙了头。
  到时候仓促之间,东林党几人彼此没有进行过商议,绝对拿不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那不论是招架还是不招架,其实都已经落了下风,这是在两党党争之间的大忌。
  还好有魏宁!
  幸甚幸甚!
  看来咱们东邻党把魏宁当做接班人,当做未来继承人来培养的战略,是无比正确且拥有智慧的。
  瞧见没?
  这无间计划才实施多久,已经先后两次搞定重要情报了。
  胜利不就是靠这些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来,只要魏宁能够探听的情报越多,那东林党就会对阉党越发地拥有优势。
  如此一来,东林党制霸大明王朝,彻底掀翻阉党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
  就在杨涟沉溺于自己的思考之中时,魏宁突然的发问,却把他给拉了回来。
  “杨公,您说在这件事情上,咱们应该怎么处理` 」?”
  “明日朝会上,阉党的人肯定要如期推动此事的,您认为是应该顺其自然还是怎么操作?”
  听了魏宁的询问,杨涟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
  “所谓两党之争,最重要的就是凡事对他们有好处的,咱们就坚决反对。”
  “虽然不确定阉党推动朝廷收回盐业经营权,究竟是不是为了从中获利,但如果没好处的事,他们会这么干吗?”
  “所以不管怎么样,咱们明日坚决反对就是了,务必要让魏忠贤的计划落空。”
  “再一个他们针对这件事情出手,那就是和福王等藩王杠上了。”
  “咱们举反对的态度,顺便还能联络一下和几位王爷之间的关系。”
  “々`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等到彻底对阉党动手的时候,藩王的力量也并非不能借助一二。”
  这就是明朝的党争。
  也是大明王朝之所以万历开始,国力就不断衰退,疯狂走下坡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党派内的大臣只认自己的组织,丝毫不顾朝廷和国家。
  只求党派兴旺,哪管朝廷死活。
  就以东林党为例,凡是违背东林党利益诉求的,甭管这件事情是对是错,是好还是坏,一律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日益壮大的只有党派,朝廷只会被如此党争给玩死。
  ……
  而魏宁在听了杨涟的态度之后,不仅没有点头赞同,反倒是稍稍摇头。
  “杨公,其实我有不同的看法,或许咱们能够换个方式来处理这件事,说不定有更好的结果。”
  (好钱赵) 东林党内部等级森严,能够反驳大佬话语的只有大佬。
  但魏宁是例外。
  经过好几件事情之后,杨涟早已经在心中确定了一个想法。
  那就是魏宁拥有着与生俱来,且无与伦比的政治天赋。
  有很多事情,自己这个在官场上沉浮了几十年的老油条都看不太清楚屿。
  而魏宁却能够一针见血,指出其中要害,甚至取得最优的结果。
  况且魏宁是日后的东林擎天柱,他的看法,杨阁老无论如何都是要听的,而且还要往心里听。
  因此杨涟拍了拍魏宁的肩膀。
  “致远,你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毕竟我也是刚刚一时的主意。”
  “要是你有更好的见解,那咱们就采用你的决断。”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