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魏宁的开源之法,天子震惊!【新书求订阅】

  第158章
  魏宁也不耽误时间。
  他比划着对朱由校说道:“开源节流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开源。”
  “相比于那些大手大脚,奢侈无度的君王,陛下已经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勤俭的了。”
  “而且近些年来,我大明并没有大兴土木,也没有什么不必要的浪费开~支。”
  “况且不论是北方边关的战事,还是四处爆发的灾情,这些钱是必须要出的-,根本没处省。”
  “因此在节流方面肯定是无计可施,但是论到开源,臣却有个想-法。”
  魏宁话音刚落。
  天启皇帝脸上顿时爆发出惊喜的神色,他迫不及待的整个人往前凑了凑。
  然后有些激动的说道:“我就知道爱卿你肯定有办法!”
  “快说快说,朕听着呢!”
  朱由校又怎能不感到兴奋呢?
  他一接到这份户部送来的国库收支盈余情况,那是愁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自己闷着头思考了两天,也没想出个什么好法子。
  要么就是推行不了的政令,要么就是做不到的一些举措,又或者会引起朝中各种反对的想法。
  反正没办法。
  因此他才无奈的把魏宁给请来,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朝政敏感性和智慧这方面,说实话要比魏宁差一些。
  尽管他这个天子当了好几年。
  但架不住人家魏宁天纵奇才,秒杀一切常人啊。
  总之自己想不出来的,不见得会难住魏宁。
  当然,也只是抱有了一定的期望,毕竟这件事情真的很难。
  有些客观条件是无法绕过的,这不是靠言语就能够摆平的困难。
  因此天气皇帝其实已经做好了,魏宁也无能为力,最后君臣三人相互叹息的心理准备。
  可现在魏宁居然说他有办法。
  这简直让朱由校喜出望外。
  无比惊喜!
  尽管魏宁还没有把具体计划给说出来,但天启皇帝已经先信了三分。
  魏爱卿说能,那就一定能!
  原本一副沮丧垮着的脸,略微焕发出了一些光彩,重新振作了起来。
  ……
  而魏宁在让魏忠贤坐下之后,则独自一人负手于书房中来回踱步了几下。
  接着才缓缓开口道:“其实自古以来,中原王朝都掌握着两项非常重要的财税收入,这也是历代王朝能够在初期中期,保证国库充盈不枯竭的根本原因。”
  “而与这历代王朝相比,咱们大明王朝如今却取消了这两项东西,因此才会在有危急情况时显得捉襟见肘。”
  “臣的计策,就是想办法恢复这两项财税收入,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挽救国库危机。”
  魏宁说的没那么直接。
  但是天启皇帝和魏忠贤都听懂了。
  别的王朝有,而大明王朝没有。
  同时还是重要的财税收入,能够起到支撑朝廷开支的作用。
  只要有点从政经验的,稍微一想就知道是啥了。
  而天启皇帝也适时的开口问道:“爱卿说的,莫非是盐铁专营?”
  看皇帝悟到了,魏宁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然后给出了肯定的回应。
  “正如陛下所说,就是盐铁专营!”
  “其实陛下也应该感觉到了,自从盐和铁这两项取消了朝廷专营专卖之后,朝廷所能够产生的盈利就越来越少了。”
  “盐,万民百姓日常家用生活都需要的东西。”
  “铁,不论是农耕还是用作其他,同样重要。”
  “倘若能够把盐铁专营的权利重新收回到朝廷手里,那必定能够让国库危机顿解。”
  “不仅能够缓解现在的情况,甚至可以一举扭转入不敷出的趋势。”
  ……
  嘶!
  天启皇帝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和魏忠贤对视了一眼。
  他感到有些激动兴奋。
  倘若按照魏宁所描绘的这般,朝廷重新实施盐铁专营的话,那毫无疑问会收入暴增。
  这的确是个好法子。
  可是在感到有些激动兴奋的同时,朱由校又觉得头皮发麻。
  “咕噜……”
  ··· 0求鲜花0 ········
  略微紧张的咽了口唾沫,天启皇帝稍稍摇了摇头。
  “魏卿,其实你说的这个法子,朕不是没有想过,但恐怕很难实施啊!”
  “取消盐铁专营,这已经是实施了很长时间的朝廷策略了,为的就是不与民争利。”
  “把买卖盐和铁的权利,交给百姓们自己。”
  “倘若现在重新收归朝廷所有的话,那恐怕会与不与民争利的理念相冲突啊。”
  然而天启皇帝说完,魏宁却摆了摆手。
  “陛下此言差矣!”
  他一语否掉了天启皇帝的论述。
  “如果陛下认为朝廷把盐铁经营的权力,下放给那些商人和各地的地主,就是不与民争利,是给了老百姓安康的话,那就大错特错!”
  ... ........ ...
  “倘若在朝廷的强势期,能够对各地的商人和地主进行到严格监管,那这么做自然有利无害。”
  “不仅能够让百姓自由买卖,降低盐铁的价钱,朝廷从那些商人手里收的税也不会少半分。”
  “可您想想看,现在是朝廷的强势时期吗?”
  “朝廷能够顺利的从各地盐商盐贩,还有铁贩子手里,如期如数把税给收上来吗?”
  魏宁话语说的直接。
  而朱由校在听了之后,脸色也瞬间变得暗淡了起来。
  他连思考都不用思考,就默默的摇了摇头。
  这还想个锤子。
  别说强势期了,现在就是朝廷的弱势期。
  盐铁私营刚实施的时候,各地的盐商盐贩铁贩都老老实实的交税,朝廷收到的钱不仅不会少,还会因为自由流通而更多。
  可随着朝廷的掌控力度越弱,地方上的势力越来越强。
  那些盐贩子,铁贩子,都开始并不怎么理会朝廷。
  只要给地方上的势力上供上够了,那每年给朝廷报多少税,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各地的官员是养肥了,朝廷快饿死了。
  因此所谓的盐铁私营,和朝廷彻底失去了盐铁进项,简直没有两样。
  ……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