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文韬武略,世所罕见!众人震撼!【新书求订阅】

  第109章
  随着最后一名倭寇士兵倒下,宣告着南京城守军取得了全面胜利。
  仅一千五百名倭寇士兵或死或伤,已然全部在南京城下折损。
  甚至就连这只倭寇队伍的首领,他们的将军,也同样被大明军队活捉。
  看着倒了一地的倭寇,以及耳边时不时传来敌人痛苦的嚎叫声。
  城外的明军士兵们,显然陷入了极度的亢奋中。
  在这一瞬间,全军上下士气大震。
  他们打赢了!
  甚至全歼了敌军!
  这是自当年戚继光戚少保抗倭以来,大明王朝面对倭寇,难得又一次取得的巨大胜利。
  众人怎能不兴奋?
  尽管此战明军方面也有所损伤,但损失绝对要比倭寇小得多。
  而且用这点损失,换来敌军尽数覆灭于城下 。
  值!
  更何况这是主动出城迎战,而并非龟缩在城中固守待援。
  二者之间的意义无法等量。
  这对于近几十年来,面对倭寇在沿海侵袭时,只能一味缩头缩脑的大明军队而言,无疑是一场极为振奋人心的战争。
  这证明大明军队依旧是可战之师!
  他们并非只会守家,并非只能够一味的面对敌人来去自如,想走就走,想打就打。
  他们心中的热血涌上时,依旧能够让倭寇这般宵小之敌尽皆伏诛。
  这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荣誉感!
  而这份荣誉,完全是由那个骑在马背上,手持一杆长枪的魏大人赐予他们的。
  与数百步开外,一箭射杀敌人的小头目,振奋全军士气。
  鼓舞士气,让所有南京城头上的士兵,重新燃起胸中热血。
  力排众议,坚持打开城门,让两军于开阔地带正面交战。
  甚至不畏危险,亲自领兵作战,把敌人杀的丢盔弃甲,哭爹喊娘。
  凡此种种,才是南京守军能够取得这次全面胜利的根本因素。
  倘若没有作为朝廷特使来到南京的魏宁,恐怕倭寇一来,他们就只能像以往那般龟缩在城中,任由敌人嬉笑嘲讽。
  “哗!”
  几名士兵像是约好了,突然一起半跪了下去,然后口中高呼道。
  “大人威武!”
  “大人无敌!”
  在这几名士兵带头下,其他人恍然大悟,也纷纷有样学样。
  顿时所有还能动的明军士兵,在战场上单膝跪了一片。
  刹那之间。
  声音响彻整个战场。
  “大人威武!”
  于这一刻,魏宁的声望已然到达顶峰。
  这个看似清瘦,但实际上却拥有无穷力量的身影,将永远铭刻在这些士兵的心中。
  对于这些士兵们自发的行半跪礼,高声呼喊,魏宁也是充满感触。
  即便大明王朝已经腐朽不堪,如破烂筛子一般四面漏风。
  但底层的百姓,基层的士兵,依旧对他们的生活充满希望。
  或许大明王朝已经没有救了。
  但中原还有救,中原汉人还有救!
  ……
  在对着众人抬了抬手,连连示意大家起身之后。
  魏宁也不在战场上凹造型了,那士兵们打扫收拾战场,自己索性策马回到南京城。
  而从一开始就一直站在城头,密切关注着整场战争变化的三位南京城最高长官。
  看着如同绝世战神一般,策马提枪,缓缓向南京城而来的魏宁。
  仿佛在看一尊绝世凶神。
  凶焰滔天的绝世凶神!
  他们已经傻掉了!
  震惊!
  无比震惊!!!
  林正义,何文轩,刘虎。
  一个比一个眼睛瞪得大。
  这真的有些难以理解。
  若非亲眼所见,他们三个根本就没法相信这件事情。
  然后在今日之前,有人告诉他们,魏宁魏大人能够在战场上,以一己之力杀的敌人人仰马翻、丢盔弃甲。
  那估计他们几个只会感到荒谬。
  然而现在,他们傻眼了。
  事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承认,再怎么觉得荒谬,这也是真实发生的。
  先前魏宁要身披战甲,手持长枪,亲自去战场上与敌人厮杀时。
  刘虎等人只当是魏宁一时任性,想要体验一把战场上的感觉。
  毕竟擅长弓箭不等于会打仗。
  指不定到时候还要因为魏宁一人,拖累整个战场上的节奏,到时候还要士兵来保护他... 0
  然而现在他们知道,自己错了。
  错的相当离谱!
  这简直可以拿巴掌在脸上狠狠的抽,打脸打的也太狠了。
  这哪里是会打仗那么简单?
  简直就是在战场上一边倒的碾压,把那些倭寇按在地上摩擦。
  即便对武力再怎么不懂行的何文轩,也知道魏宁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到底有多恐怖。
  一挑一个,一扫一片。
  无人能挡,无可匹敌!
  恐怖!
  大明王朝还有这么厉害的人吗?
  遍数他们所熟悉的那些大明将领,恐怕挑几个扎一堆绑一起,都得被魏宁按在地上打。
  他们大脑都已经宕机了。
  最让三人感到离奇的,是魏宁的身份。
  魏大人不是文官吗?
  不是他们党派当中,具有相当潜力,被那些顶级大佬看中的核心人物吗?
  怎么如今又表现出了这般夸张的武艺!
  这莫非是重回汉唐。
  可就算儒家儒生文武兼修,也没有兼修到这么厉害的地步啊!
  上马打仗,下马治国?
  而且文武两面都相当牛逼,可不是半吊子的那种水平。
  太夸张了!
  就仿佛一夜之间,这位先前还温文尔雅,充满了和善气息的朝廷特使,已经变做了他们不认识的模样。
  若非他们知道魏宁此次是受朝廷命令,南下募集粮食,用以 赈济山东。
  那现在恐怕要怀疑,朝廷是派了一名武将下来。
  想到这里,三个人有些懂了。
  怪不得魏大人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党派中的核心人物。
  也怪不得那些朝中顶级人物会如此看重魏大人。
  文韬武略,文武兼修!
  能抗能打,还能处理朝政。
  这样的倾世之才,绝顶人物到哪学?
  错过了才叫可惜吧!
  别说那些朝中大佬对魏宁青眼有加,就他们几个亲眼目睹了魏宁到底有多牛逼的南京官员。
  只差没有倒头便拜了。
  天纵奇人,五百年一遇之贤才。
  可谓大明王朝之麒麟!
  心悦诚服!
  令人震撼!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