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九千岁驾临,手里的玉佩给我看看【新书求一切】

  出了当铺之后,几个人一路大摇大摆的往皇城方向而去。
  这几个家伙原本设想的,就是最好能够压低价格,花最少的钱,买最有价值的礼物。
  到时候送给千户大人,在千户那稍微留下点印象,日后有升官机会的时候也不至于完全白瞎。
  现在看来,他们的目标是完全实现了。
  一分钱没花,白赚一枚做工不错的玉佩,这还不得美滋滋?
  等到了皇城宫门前,旗官更是迎着一片亮堂堂的雪景,高举着手里的玉佩,仰头观赏了起来。
  “兄弟们,咱这回可算是捡着宝了,别看这玉佩玉料一般,但这做工是真不错。”
  “咱们千户大人也算是个不小的官了,一般的宝贝哪能入得了他的眼。”
  “这东西虽小,但是别致,等到时候以我们几个的名义一块儿送上去,必定能够得千户大人青眼。”
  说到这里,旗官背对着宫门,转过身来对其他几名锦衣卫拱了拱手。
  “今天这事儿麻烦哥几个了,别的不说,明天酒楼我请客。”
  “不过现在嘛,哥哥我得去皇宫里当值了。”
  换做往常,旗官说要在酒楼请客的时候,他这几个兄弟都会兴奋欢呼起来。
  然而这一次他却发现,在他话音落下的那一瞬间,大家伙脸上不是兴奋的神情,反倒是充斥着整张面目的惊恐。
  畏惧,恐慌,害怕,仿佛是看到了什么极度恐怖的存在。
  “唰!”
  还不等这旗官反应过来,这几名锦衣卫就一水的跪在了地上。
  靠前的俩人还一左一右的拉了旗官一把。
  “小人参见厂公!”
  刹那之间,旗官就反应了过来。
  这几个好兄弟的称呼,让他只感觉落入了冰窟之中,原本浑身上下的兴奋劲,瞬间化为一片彻骨的寒冷。
  整个大明王朝,能够当得起这个称呼的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督主魏忠贤。
  这位如日中天、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是足以令所有人感到战栗恐惧的存在。
  自从天子登基以来,魏公公就越发权势滔天。
  这几年和朝臣的斗争中,又接连办了几次大案,其行事之果决,手段之狠辣,朝野上下对其无不感到震撼骇然。
  一想到自己刚刚回头说话,没看见魏公公的车辇,导致把出入宫的道给挡了,旗官就感觉浑身冰凉。
  这要挡的是别人也就罢了,充其量挨一顿骂。
  可自己耽误的是魏公公的宝贵时间,这位主着实令他感到恐惧。
  厂公的一句话,杀他都有多!
  “噗通!”
  清醒过来的旗官,二话不说,一下子跪在了地上。
  然后磕头如捣蒜,声音中充满着哀求的连连说道。
  “厂公饶命,是小人瞎了眼睛,万万不知您大驾在侧,求厂公恕罪!”
  旗官连连叩首,大有一副不把脑袋磕破就不停下来的架势。
  而他的那几名兄弟,没有一个敢作声的,纷纷跪在后面浑身颤抖。
  在众人这般惊恐忐忑的情绪中,坐在车辇上的魏忠贤突然低声说道。
  “你方才高举着的那枚玉佩,拿来我看看。”
  呆愣了两秒钟,旗官如蒙大赦,动作迅速的将玉佩递呈了上去。
  ……
  从身旁太监的手里接过这枚玉佩,魏忠贤眉头微皱,有些疑惑的左右翻看了起来。
  方才不远处撇到一眼,他就觉得这玉佩有些眼熟,现在拿到手上一看,果然有些熟悉。
  摩梭了两下玉佩,魏忠贤不由得沉思起来。
  恍然之间,一道尘封了多年的记忆,突然在他脑海里闪过。
  刹那,魏忠贤如遭雷击一般,浑身上下猛的震了一下。
  他想起来了!
  这……这不是自己当年离家时所留下的那块玉佩吗?
  魏忠贤当即把玉佩倒转过来,然后瞪大眼睛,死死盯着底侧的一个小角。
  一到细微但可见的划痕,浮现在他的眼前。
  “嘶!”
  魏忠贤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整个人只觉得头皮发麻。
  惊骇、惊喜、兴奋。
  这些情绪一股脑的涌上来,甚至让他双手都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绝不会有错,这就是他当年留给尚未分娩妻子的玉佩,世上没有谁比他更熟悉此物。
  河间府闹大灾荒,肃宁县也同样是重灾区。
  为了能够让身怀六甲的妻子成功度过灾荒,有一口吃的。
  魏忠贤只能毅然决然的,选择跟着宫里前来招人手的太监去了京城。
  而为了安抚住妻子的心,只能说是跟着贵人北上去做工。
  自古常言,一入宫门深似海。
  寻常太监,每日里做这做那的,胆战心惊,如履薄冰,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根本传不出半点讯息。
  而等他成长起来,在宫里有点权柄,派人去肃宁县接人的时候,却发现母子皆已杳无音讯。
  这十多年来,魏忠贤无时无刻不在派人苦心寻找。
  时至今日,他早已经绝望了。
  或许上天注定了像他这样的太监,不配拥有子嗣。
  然而万万没想到,自己一时起意,居然能够让他再次重逢当年之物。
  邀天之幸,这是何等的邀天之幸!
  ……
  深呼吸了几下之后,魏忠贤强行平抑住自己无比激动的内心。
  然后沉声问道:“这玉佩你从哪得来的?”
  面对这位掌控了他生死的九千岁,旗官不敢有丝毫的隐瞒。
  一五一十的将自己如何把玉佩巧取豪夺的过程,讲述给了魏忠贤听。
  在听到典当玉佩之人是一名年轻书生的时候,魏忠贤的心猛的颤抖了一下。
  强烈的期许感油然而生。
  这名书生会不会就是……自己的儿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