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宣传大招!

  关于方言剧,江培安觉得还得再打磨打磨。
  这个发展方向可以说是新安民间艺术团接下来的事业转折点。
  不光是演员、拍摄技术这些作为支撑,更多的则是齐跃飞这些人思想上的转变。
  完成这些并不是一蹴而就,还需要点时间。
  好在现在还是2002年,民间小调的还有发展的空间。
  方言剧可以徐徐图之,可以先尝试着拍一两部……
  晚上,江培安做东请大家吃饭,齐跃飞、王星星。
  还有民间小调的几位知名艺人,纷纷到场。
  比如最早被江培安忽悠过来的拍民间小调的男主角。
  李瘸子李守国,以及他的老搭档王红。
  还有王红的老公,原镇梆剧团的团长赵福生。
  赵福生经过这几年的锻炼,逐渐在往民间小调制片人的方向发展。
  余下的还有一些生面孔,这是江培安离开后,齐跃飞从其他剧团请过来的演员。
  一共三十多号人,在镇子上的饭店里开了三桌酒席。
  酒过三巡,江培安举起酒杯,看着李守国问道:
  “李叔,我婶子身体还好吧?”
  “好、好,她还好。”
  李守国平时很少喝酒,不过江培安敬的酒他肯定是要喝的。
  如果没有江培安,早几年前的那个冬天他老伴就病死了。
  这几年李守国因为民间小调而爆火,有时候还会被邀请出去商演。
  瘸了的那条腿,如今也成为他的个人标识,再也没有人敢看不起他。
  去年他们家搬出了以前住的简陋棚子,盖了座二层平房。
  生活上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江培安。
  “培安,我敬你。”
  李守国头一仰,二两白酒直接下肚。
  “李叔,少喝点。”
  江培安关心道。
  李守国却是摆了摆手,他看着江培安道:
  “培安,谢谢!”
  说着,他眼眶有些红润道:
  “我们这些人啊,从小就开始学唱戏。
  走南闯北的苦没少吃,赚的也就是些辛苦钱。
  如果不是培安,我想我们大家此时还不知道在哪里讨生活……”
  在座的大多都是梆剧团的人,听到李守国有感而发的话,心里也颇为感慨。
  梆剧团的历史细数起来比京剧的历史还要悠久。
  但强如京剧不一样逐渐落寞,更别提地方戏种了。
  正如李守国说的那样,如果没有江培安搞出的民间小调,这些人大概都会外出打工。
  正值壮年的还好,但像一些年纪颇大,又类似于李守国这样的残疾人,恐怕打工都没有人要。
  于普通人而言,这些人唱了一辈子戏,到头来却是成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倒不是说农民不好,只是唱到老之后,却依旧难逃为生计发愁的命运。
  说起来倒也悲哀。
  “虽然出演这个民间小调,一开始的时候会有些风言风语。
  但风言风语比起能活下去,又算得了什么……”
  李守国这番话倒是让赵福生老脸一红,有些坐不住了。
  当初李守国和王红搭档拍摄民间小调,赵福生因为村里的风言风语以为自己被戴绿帽子,甚至上门阻止拍摄。
  如今回想,自己还是真是蠢啊。
  别的不说,光是江培安的民间小调就给整个小镇带了多大的经济效益?
  就像李守国说的那样,他给了在座的各位一条“生路”。
  想着,赵福生端起酒杯,朝江培安道:
  “培安,我敬你,当初那些事儿是叔做错了。”
  听到赵福生的话,王红的表情也有些忸怩,显然是想到了赵福生口中的“那些事”是什么意思。
  其他人却是一脸八卦。
  “啥事儿?”
  “有故事啊!”
  “老赵,你还得罪过培安啊?”
  江培安当然知道赵福生说的是什么意思,不过他笑着端起酒杯,笑着道:
  “当初哪些事儿?我都忘记了赵叔,来,喝酒。”
  “呵呵,没啥事儿,喝酒!”
  ……
  江培安一共在家待了三天。
  三天里,江培安家的门槛都快被踏平了。
  七大姑八大姨就不说了,这些都是正经亲戚。
  听说江培安回来还带个女朋友,纷纷都来看望。
  其他的就像一些邻居和镇上其他人也纷纷过来看热闹。
  一时间好不热闹。
  据江培建的不完全统计,他老哥回来的这三天,家里瓜子至少嗑了不下于三十斤。
  农村没啥好招待的,家里来人就是把瓜子放盘子里让客人抓。
  一群人噼里啪啦的边嗑瓜子边唠嗑。
  小老弟这三天就尽拿着扫把扫瓜子壳了。
  第三天,江培安带着高园园回京。
  奶奶和妈妈拉着高园园的手不放开。
  “园园啊,有空多回来看看奶奶。”
  奶奶一脸慈祥的说道。
  这可是长子长孙的女朋友啊,老人家早已经把高园园当做孙媳妇看待。
  “放心吧奶奶,我有空就回来的。”
  高园园恬静的说道。
  “园园,这是阿姨给你做的鞋垫,呵呵,平时垫在鞋里穿着舒服。”
  “谢谢阿姨。”
  高园园接过鞋垫子甜甜的说道。
  江培安待在一旁静静的等着,心里却是有些惆怅。
  看来妈妈和奶奶对高园园都非常满意,可是除了园园外,他还有个婧婧啊。
  下次要是把胡婧带回家……
  江培安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家里人一看不是高园园,恨不得把他皮扒了!
  “哥你咋了,想上厕所么?”
  小老弟见江培安打了个寒颤,问道。
  江培安拍着小老弟的肩膀道:
  “如果你有两个女朋友,你会带到家里跟你爸妈见面么?”
  江培建突然一愣,旋即瞅了眼不远处的大人们。
  见他们没有注意到这边,江培建才小声的问道:
  “哥,你都知道了?”
  “?”
  “不是,你小子交女朋友了?还是两个?”
  江培安惊讶的问道。
  “嘘,小声点……”
  江培建有些扭捏道:
  “也不是女朋友,就是……好朋友嘛,好朋友而已。”
  “我说你小子挺花心啊。”
  江培安面无表情的看着小老弟说道。
  呃……貌似自己好像也没资格说他吧。
  江培建却是满不在乎道:
  “反正我又不跟她们结婚,一个女朋友跟两个女朋友有什么区别么?”
  江培安被小老弟的话给惊到了。
  “这都是谁教你的啊,你上学就学到这些了?呸,渣男!”
  “哥,你能不能不要这么老封建啊,没结婚之前谁管你啊,反正又不犯法。”
  小老弟鄙夷道。
  “我封建?”
  江培安冷笑一声,看来小老弟现在翅膀硬了啊。
  “二叔、二婶,江培建在学校交女朋友了!”
  “哥!”
  “而且还是两个!”
  ……
  车子开远,但是小老弟的哭喊声却还在江培安耳边回荡。
  “培安,这……这红包怎么办啊?”
  高园园皱着眉头问道。
  她手里拿着两个厚厚的红包,是江培安奶奶和妈妈硬塞给高园园的。
  江培安瞅了眼红包,还挺厚。
  老太太这是下了血本啊。
  江培安笑着道:
  “收着呗,这是我们这儿的规矩。”
  “好吧,是不是有点多啊?”
  高园园为难道。
  “不多,你给她们买的礼物都不止这些了,你拿着她们才放心。”
  江培安笑着道。
  “哦,好,那我过完年可以来拜年么?”
  高园园问道。
  “当然可以了,就是我可能抽不出来空陪你回来。”
  江培安点头道。
  “你忙你的,我自己可以过来,奶奶和阿姨对我很好,我想来看看她们。”
  高园园小声的说道。
  “呵呵,看得出来她们非常喜欢你,你来之后,我这个儿子、孙子的地位直线下降。”
  江培安嘴上是这么说,心里却暗道糟糕。
  前两天胡婧打电话得知江培安回家后,也表示想过完年来江培安老家拜年。
  当时江培安拍着胸脯告诉她可以……
  这他妈要翻车啊!
  “是么,我怎么感觉你有点不愿意我过来呢?”
  高园园歪着头看着江培安道。
  “怎么可能!别瞎想了,赶快把红包拆出来看看她们给了多少。”
  江培安不动声色的催促道……
  两人从西关机场起飞到京城。
  刚落地,江培安就接到了韩山平的电话。
  “韩董,这么着急叫我过来有什么事儿么?”
  中影集团,韩山平办公室。
  “培安,来,好事啊,天大的好事儿啊!”
  江培安刚进门,韩山平便高兴的招呼道。
  “呵呵,难道是《源代码》票房破亿了?”
  江培安坐在沙发上玩笑道。
  《源代码》已经上映大半个月,如今的票房定格在六千五百多万。
  破亿有着极大的可能。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电影也在逐渐上映,分润了一些市场。
  《源代码》的票房增长已经有些缓慢。
  可以预见的是《源代码》超越《飓风营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是能否破亿,这点谁也不能保证。
  只能说有机会。
  听到江培安的话,韩山平神秘道:
  “如果这件事儿完成,《源代码》真有可能破亿!”
  江培安也被韩山平的话勾起了兴趣。
  “哪件事儿?”
  韩山平笑了笑没有说话,指了指电视机。
  江培安朝电视机看去,只见里面有两位主持人正在播报新闻。
  “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晚上好。”
  “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
  江培安一头雾水,随后,他突然想到某种可能……
  “韩董,您的意思是……”
  “哈哈哈没错,你近期好好准备一下接受采访,你要上央视《新闻联播》了!”
  《新闻联播》在华夏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它被称为“华夏的风向标”,同时它也华夏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
  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军事、外交、文化、体育等所有方面。
  做一个假设:
  如果来了一场全球核战争,所有广播信号都消失。
  在信息荒漠里,如果国家为了重建秩序,必须通过广播来宣布一些重大的事情,那么哪个节目是必须要恢复的?
  对于华夏而言,这个答案不言而喻:
  新闻联播。
  在华夏,只要你能搜到信号的地方。
  无论电视还是广播,都会在晚上七点钟准时听到熟悉它的开场声音……
  江培安有些恍惚,难以置信道:
  “要采访我?”
  韩山平笑着道:
  “央视的角度是从《源代码》里的特效技术开始,随后会问你一些特效相关的问题。”
  闻言,江培安点头。
  这才对嘛。
  华夏影视特效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当时华夏电影的特效技术比较落后,主要依赖手工制作和机械特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华夏电影特效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进步。
  在90年代初期,华夏电影特效开始使用计算机生成的特效。
  1991年,电影《白鹿原》首次引进计算机特效技术。
  使用了虚拟镜头、数字合成等技术,取得了成功的效果。
  而此后,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尝试使用计算机特效技术。
  同时国家也开始相当重视这方面的发展,多次发布相关文件扶持该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华夏电影特效技术在2000年左右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些技术公司开始为电影制片公司提供特效制作服务。
  随着这些公司的出现,华夏电影特效制作开始逐渐实现专业化。
  《源代码》的特效部分虽然不算多,但无论是从精美程度还是真实感,在国内都算的上独树一帜。
  同时,特效也不只是运用在电影方面,它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几乎运用画面展示的地方都能用的上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促成了《新闻联播》这次的采访。
  “回去好好准备一下,把握住这次机会。”
  韩山平笑着拍了拍江培安的肩膀说道。
  江培安笑着道:
  “原来韩董您说的大招,就是这个啊。”
  韩山平点头道:
  “之前有听到那边有这样选题,所以我就申请了一下。
  呵呵,当时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成功,所以就没有提前透露。”
  “我明白了,麻烦韩董费心了。”
  江培安缓缓道。
  “你小子,现在跟我见外了……”
  韩山平笑骂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